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中学考试数学新课标命题规律归纳.doc

高级中学考试数学新课标命题规律归纳.doc

高考数学新课标命题规律归纳高考数学新课标命题规律总结1、广泛覆盖基础知识,重点考查主干知识(1) 知识模块全面考查:本套试卷注重从学科结构上设计试题,全面覆盖中学数学教材中的理科21个知识模块和文科20个知识模块,知识点的覆盖面在60%左右。

除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外,已广泛涉及复数、集合、三视图、程序框图、逻辑与推理,几何概型,随机数,模拟方法等(新课程的新增加内容有意识考查),特别地,还注重了数学的现实情景和历史文化(如理科第5, 8,12, 18题,文科第8,9, 16,18题)。

这就有利于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

(2) 主干内容重点考查:试卷在全面覆盖知识模块的同时,突出了学科的主干内容: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概率与统计、导数的应用以及不等式、三角函数、向量等摸块在试卷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整体结构合理,同时也达到了必要的考查深度。

对促进中学课程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其中,三角函数虽然没有出现在必做解答题,但理科第7, 9, 13题以及第11,19, 23题(文科第3,11, 15,23题)等,已广泛涉及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同角关系公式、诱导公式、正弦定理等,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主干内容的考查以模块内综合为主,也有知识模块之间的交汇、渗透与综合,如文、理科第17题有数列与取整函数的交叉,理科第19题有平面图形、简单几何体与空间向量的交叉等。

2、注重思想方法,凸显能力素养(1)注重思想方法的考查:试卷在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七个基本数学思想在试卷中都有所涉及,其中,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如理科第3,4, 7, 9,12,13, 20, 21, 23,24等题),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如理科1, 2, 3,4, 5, 6,7, 10, 11, 12,13,14, 16,19, 20, 21, 22,23, 24等题),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如理科第5, 10, 12, 18, 19, 21等题)体现较多。

此外,理科第5,6, 17,21题,文科第7, 17, 20题,涉及分类与整合的数学思想;理科第10,18题,文科第8, 18题涉及或然与必然的基本数学思想;理科第10, 21题,文科第20题涉及有限与无限的基本数学思想。

解题方法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代入法、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反证法等。

(2)凸显能力素养的考查当今的数学教学已经发展到数学素养、并与立德树人沟通的阶段,作为提供导向的高考,注重了能力的考查,继续强化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突出了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从而体现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

①数学运算核心素养在绝大多数题目中都有体现,其中,理科第5,10,12,17, 19, 20, 21题,文科第12, 17, 19,20,21题等还有运算与推理的结合,一方面,推理提出运算的需要,另一方面运算的结果提供推理的论据。

②逻辑推理核心素养在很多题目中都有鲜明体现,特别突出的是理科第12, 14,15,19, 21, 22题,文科第12, 16, 19, 20,21, 22题等。

③数学抽象核心素养除了体现在大批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的数学题目之外,还表现在经历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如理科第5, 18题,文科第8, 18题等。

④直观想象核心素养体现在用到数形结合的题目中,特别突出的是理科4, 5,12,19, 20,22题,文科3,7, 14,19, 21, 22题等。

⑤数学建模核心素养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理科第5, 17等题,文科第8,18等题。

⑥数据分析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概率统计题中,如理科第10,17题,文科第18题等。

在考察数学能力素养的过程中,还很自然的考到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也关注到了数学应用,还有利于呈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比如理科第5题的类似情景(还有理科第15题、文科第16题的推理问题),初中、甚至小学课外读物都能找到,虽然背景是不尽相异元素的排列问题(可以化为相异元素的排列来解决)但并不考不尽相异元素的排列,它的求解可以体现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数学素养。

3、体现两个有利,合理平衡高校选拔需要与中学教学导向本套试卷既突出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目标,强调思维量,保证区分度,又能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为中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减负松绑的环境。

(1)在贴近教材中提高,继续为中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为高考复习提供抓基础、重素养的导向①试卷的知识构成、题型构成严格按照考试说明命制,试卷有近80%的题目体现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选择题的多数题目直接来自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运算或只作简单的变形,起点不高、坡度不陡,大多只涉及二三个知识点、仅进行二三步演算,切合多数学生的实际。

填空题加大了思维量和运算量,但控制在中档难度以内。

多数解答题也是形式不陌生、难度中等,这就可以对中学数学教学提供加强基础的有力导向,为高考复习提供抓基础、重素养的导向。

(2)在深刻背景下立意,强调思维量和运算量,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试题在体现选拔性上有新的努力:①选择题中,思维量较强的有:理科第5,10,12题,文科第8,12题等。

②填空题中,理科第14,15题有思维量,第13, 16题有运算量;文科第15题有运算量,第16题有思维量。

③解答题的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等内容上突出深刻背景下立意,可以考查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其中理科解析几何、函数的第二问思维量和运算量都要求较高。

数列题加了高斯函数,立体几何题加了图形折叠的动态情景和不变性,都增大了思维量,立体几何题算两个方向向量也提高了运算量。

4、体现目标要求层次,注意文理科的差异与互补(1)注意知识要求的目标层次性试题和答案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既注意了不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又在考查要求上注意到了知识要求的目标层次性。

①在每种题型中,既编拟了一定数量的容易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使大部分考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基本分,又编拟有一定难度的中高档题,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以实现选拔的目的。

总体上,以容易题、中档题为主体(达到80%,结构合理;预计,每道试题的设计难度都在0.2-0.9之间(实际难度会有出入),多数题目难度都在0.4-0.7之间,应该会有较好的区分度。

②题目有两个从易到难的编排,一方面每类题型内部从易到难,另一方面三类题型之间从易到难。

(2)注重文理科的差异与互补在新课程中,文科的内容比理科内容少一些,有些相同的内容文科比理科要求也低一些,在教学实践中文科的学生水平比理科低,今年的试题依然尊重文科与理科的差异,努力体现文科学习数学的特点。

①有些文科题与理科题是相同的,有些是由理科改编过来的的姊妹题。

实现文、理科差异的技术措施主要采取了:撤换文科不考的内容、降低题目的难度(姊妹题)、以及调换前后位置三种方式。

②本套试题在知识内容上还有文理科的互补性,比如,理科没有考抛物线文科考抛物线,理科没有考线性规划文科考线性规划。

当然,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互补,也不能所有知识点年年都考到(如二项式定理、定积分、数学归纳法等)。

5、关于稳中求新今年试题在保持题型结构、难度结构、层次结构稳定的同时,又突出能力素养,努力呈现探索创新的元素。

我们既肯定这些工作,同时又希望更上一层楼.(1)在增大思维量的同时,希望控制计算量,理科试题从填空题开始计算量不轻,到20,21题达到高潮,这会造成解答题的位置难度增大,甚至出现难度系数低于0.2的危险。

(2)增加试题背景的新鲜度。

许多教师谈稳中求新时都提到理科第5,10,12,15题,而第10题与陕西2012年理科第10题背景类似(第24题也与1993年理科第29题背景类似),至于第5, 12, 15题则竞赛资料中有类似背景,可能对参加竞赛培训的选手有利一些。

(3)希望进一步加强知识模块之间的交汇,完成从知识模块单一型到综合型的过渡。

(4)希望进一步加强开放探索题、情景应用题、归纳概括题等。

(5)加强三道选做题平衡性的研究。

高考数学选择题10种解题技巧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例:△ABC的三个顶点在椭圆4x2+5y2=6上,其中A、B 两点关于原点O对称,设直线AC的斜率k1,直线BC的斜率k2,则k1k2的值为A.-5/4B.-4/5C.4/5D.2 5/5解析:因为要求k1k2的值,由题干暗示可知道k1k2的值为定值。

题中没有给定A、B、C三点的具体位置,因为是选择题,我们没有必要去求解,通过简单的画图,就可取最容易计算的值,不妨令A、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上的两个顶点,C为椭圆的短轴上的一个顶点,这样直接确认交点,可将问题简单化,由此可得,故选B。

2.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3.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4.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5.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6.顺推破解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例:银行计划将某资金给项目M和N投资一年,其中40%的资金给项目M,60%的资金给项目N,项目M能获得10%的年利润,项目N能获得35%的年利润,年终银行必须回笼资金,同时按一定的回扣率支付给储户.为了使银行年利润不小于给M、N总投资的10%而不大于总投资的15%,则给储户回扣率最小值为()A.5%B.10%C.15%D.20%解析:设共有资金为,储户回扣率,由题意得解出0.1 0.1 0.4 +0.35 0.6-0.15解出0.10.15,故应选B.7.逆推验证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择支而得出正确选择支的方法。

例:设集合M和N都是正整数集合N*,映射f:M把集合M中的元素n映射到集合N中的元素2n+n,则在映射f下,象37的原象是()A.3B.4C.5D.68.正难则反法: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择支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