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
慢 性盆 腔炎
了解:慢性盆腔炎的定义。
教 学 目 标
熟悉:慢性盆腔炎的病因 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 掌握:慢性盆腔炎的各证
型的辨证论治。
慢性盆腔炎
一、定义
女性盆腔生殖 器官及其周围结缔 组织、盆腔腹膜发 生慢性炎症性病变, 称为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二、病因病机:中医
Hale Waihona Puke (一)病机:湿热蕴阻胞宫胞络,冲任气血阻滞。
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证
五、治疗:中医
主证: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
经行或劳累加重,带下量多,色黄,大便秘 结,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银甲丸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 加减: 肿块形成:加贝母、桃仁。
痛甚者:加延胡索、香附。
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
湿热内侵 余邪未尽
湿热瘀结 冲任阻滞
湿热瘀内结 缠绵不愈
正气未复
慢性盆腔炎
2、气滞血瘀 七情内伤 外感湿热 3、寒湿凝滞 阳虚内寒 寒湿内侵
二、病因病机:中医
滞留冲
任胞宫
瘀血内停 胞脉不通
余血
浊液
凝结瘀滞 胞宫瘀阻
慢性盆腔炎
二、病因病机:西医
(二)西医病理 1.慢性输卵管炎 与输卵管积水
2、中药灌肠
红藤、败酱、乳香、没药、红花、三棱、益 母草, 100ml 保留灌肠 QD×10D
慢性盆腔炎
2、中药灌肠
慢性盆腔炎
五、治疗:中医
(二)其他疗法
3、中药外敷
(1)“坎离砂”敷腹痛处,每次用药前将药袋抖动 10分钟至发热为止,一包可反复使用5~7次。 (2)双柏散 4、肛门纳药 100g,外敷(清热解毒消痈)
五、治疗:中医
2.气滞血瘀 主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 ,经量多,有血块,带下量多,婚后多 年不孕,经前乳房胀痛。舌紫暗,有瘀 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见痛经) 加减:
有瘀块:加皂角刺、三棱、莪术。
慢性盆腔炎
3、寒湿凝滞证
五、治疗:中医
慢性盆腔炎
五、治疗:西医
(三)西医治疗:配合中医中药使用 1、物理疗法:
常用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青霉素、链霉 素等)、激光、微波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抗生素治疗:可用氧氟沙星、甲硝唑等。 性状组织营养状态, 促进炎症吸收消退。 3、其他药物治疗: a-糜蛋白酶 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肌注, 隔日一次,7-10
野菊花栓剂 1粒,每晚睡前纳入肛门内5~7cm, QD×7
慢性盆腔炎
五、治疗:中医
(二)其他疗法
5、针灸
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每次2~3穴
6、中成药
(1)盆炎康 (3)金刚藤胶囊 (4)大黄 虫胶囊 20ml 2包 4粒 4粒 Tid×5 Bid×5 Tid×5 Bid×5 (2)宝光妇乐冲剂
利于粘连分 解和炎症的
慢性盆腔炎
六、预防与调摄
1、卫生:注意个人卫生。 2、防治:急性盆腔炎应彻 底治愈。 3、锻炼:锻炼身体,增强 体质。 4、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保持心情舒畅。
谢 谢!
表面光滑 形似腊肠
慢性盆腔炎
二、病因病机:西医
2、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结缔组织增 厚变硬,子 宫固定。
慢性盆腔炎
二、病因病机:西医
3.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
炎性包 块 附件压
慢性盆腔炎
三、诊断 1、病史: 性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及妇科手 术感染史,或不洁性生活史 2.临床表现:
下腹部疼痛,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 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 经不调,不孕等。
四、鉴别诊断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1、子宫内膜异位症
B超、腹 腔镜、血 EMAb(+)
2、卵巢囊肿
妇科检查、 B超检查
慢性盆腔炎
五、治疗:中医
(一)、 辨证论治 注意事项:以慢性、持续性下腹痛为主症。
A、结合全身证候辨其寒热虚实 B、实证多,虚中夹实少 C、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D、治疗中注意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主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
喜热恶寒,得热痛减,月经错后,经量 少色黯,带下淋沥,腰骶冷痛,小便频 数,婚久不孕,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加减:
带下多者:加茯苓、苍术、椿根皮。
慢性盆腔炎
五、治疗:中医
(二)其他疗法
1、中药注射
(1)5 % G. S (2) 5 % G. S 250ml V.D QD×7 D V.D QD×7D 250ml 香丹注射液20 ml 鱼腥草注射液30ml
慢性盆腔炎
三、诊断
3、妇检:
子宫触压痛,活动受限,宫体一侧或 两侧附件增厚、压痛,或扪及炎症肿块。
慢 性 腊 肠 状 输 卵 管 炎
慢性盆腔炎
4、辅助检查:
三、诊断
(1)盆腔B超
(2)腹腔镜检查可见盆腔内炎性病变及粘连。
慢 性 盆 腔 结 缔 组 织 炎 慢 性 卵 巢 炎 卵 巢 囊 肿
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