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儿童屈光的特点与屈光不正的处理
儿童屈光的特点与屈光不正的处理
– 假性近视的发生率2.4%
• 药物
– 尚在探索中,距临床应用尚有距离,但人们仍 寄予厚望
– M1受体抑制剂:哌仑西平,消旋山莨宕碱,阿托品 – 降眼压药
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远期多中心临床观察 证实
控制近视发展的综合措施
– 改善读写姿势:桌椅高度可调节,眼睛距离书本一尺 – 全光谱:照明选用40~60瓦白炽灯,光线柔和,台灯放置于左
裸眼 正视
0.6 化
0.8
1.0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屈光不正分类
儿童远视的特点
• 轻度远视如果调节功能良好,则可与正视眼大致相同地进 行调节, 裸眼条件下远近均可明视。属生理状态,一般 不产生弱视。
• 中度远视如果调节功能强,为保障明视必使用较多调节, 伴随过多调节性集合, 若双眼单视功能不良,则可能发 生内斜视;如果调节功能弱,不能保障明视,则有可能产 生弱视。
• 高度远视者调节功能多数不良,若不经光学矫正,则在相 当范围内不能明视,容易产生弱视
•
远视的处理
• 儿童青少年远视者均须在睫状肌麻痹下 进行检影验光
– 6岁以下:阿托品 – 6~14岁复方托比卡胺/环戊酮
远视的矫正
• 配镜指征:
– 度数高>+3.00D – 视力不正常 – 调节疲劳 – 伴内斜视(初配全矫)
6%
9% 44%
4% 11%
14%
2%
62%
中国
81%
7% 1%
58% 香港 4%
9%
新加坡 31%
近视眼患病率
小学为21.0%,初中为43.6%,高中则达到 70.5%
近视的成因
?
遗传因素 对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影响
•亚裔的近视眼患病率高于其他种族。 •父母均近视的孩子近视的发生率比父
母一方近视或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近 视眼的发生率高6.4倍。 •目前已经定位出5个与高度近视相关 的致病基因。
关注亚洲
4% Lebano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 (5→18)
9%
18%
Jordan
8%
3% 4%
近视患病率
0% to 10% 10% to 20% 20% to 30%
30% to 40% 40% to 50% 50% to 60% 60% to 70%
70% to 80% 80% to 100% No data
一般认为,一些严重的近视是以常
染色体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进行遗传,而 大多数中度近视更倾向于遗传因素与环 境因素的共同结果。
环境因素(1)
视觉=光觉+形觉+色觉
• 形觉剥夺性近视 – 通过缝合猴子眼睑,从而使眼轴延长,产生高 度近视 – 用不同透明度的遮挡物遮挡于动物眼前,也诱 发出近视眼。并且遮挡物透明度越差,产生的 近视程度越深,二者呈负相关
• 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前房深度也增加 • 晶体厚度: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但是幅度较小,
4岁左右发育稳定。 • 屈光介质的屈光指数:目前研究没发现儿童各屈
光介质的屈光指数有什么变化
儿童屈光生理值
年龄 视力
3~5岁 5~8岁 8~12岁
屈光度
+1.75~+2.00D +1.25~+1.50D +0.75~+1.00D
有家族遗传史的应严格控制 – 视功能训练:反转拍(±2.00D/±1.50D),集合卡,Block氏线。。。
中华眼科杂志2010年10月刊
• 验光不良是造成光学离焦性近视和形觉 剥夺性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 选镜和配镜不良也是青少年近视发生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
• 推行科学规范的医学验光至关重要
• 高度远视不能适应远视镜者,可用阿托品帮助放松调节 • 内斜视患儿第一副眼镜应全矫,以后根据眼位变化酌情增
减 • 外斜视患儿,在保障良好视力的前提下欠矫
远视矫正方式
• 光学镜片
– 凸透镜 – 帽子镜:高度远视
• 压贴膜:+12.00~+16.00D
– 无晶体眼
• 角膜接触镜
– RGP:婴幼儿无晶体眼
• 光照
– 频闪是导致现代人近视激增的重要原因;开夜灯睡眠 可导致儿童发病率增高
– 稳定光源(500lux)色温(4500k) – 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性因素,因户外是全光谱
• 近视的发生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水 平调控的结果
• 光(像)---光化学反应----调节 眼球生长发育
近视的处理
• 真假近视的鉴别:14岁以下首诊需散瞳
• 出生3岁;眼轴16.5mm22.5mm – 慢性发育期
• 3岁18岁;眼轴22.5mm23.5mm
近视
正视
远远视视
屈光要素发育特点
• 眼轴长度:从出生时16mm到发育成熟8岁,眼球前 后轴约增长6~8mm
• 角膜曲率:指角膜中央3mm直径区域的光学表面弯 曲度。从出生51.20D到3~4岁的44.1D。
– 后极部的白内障可导致近视的产生
环境因素(2)
• 光学离焦性近视
– 局部视网膜模糊导致局部眼球增长 – 模糊是由周边视网膜对模糊像的反应而不是取
决于中央部视力的清晰度 , 周边部视网膜的 远视性离焦在近距离工作时加重,在户外望远 时减轻
环境因素(3)
• 近距离用眼,调节迟缓及功能紊乱
– 近视眼调节相对滞后,AC/A降低
儿童屈光的特点与屈光不正的 处理
儿童屈光在小儿眼科中的重要性
•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视觉系统的解剖、 生理、病理变化规律与成人有所不同
• 视觉发育敏感期,屈光不正可影响视力、 眼位、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与小儿斜视 弱视关系密切
• 小儿屈光问题的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非常 重要
眼球发育概况
– 快速发育期
前方,不遮挡视线 – 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建议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运动,如乒乓球、
跳绳等
控制近视发展的综合措施
– 均衡饮食:不挑食、少吃甜食;建议多吃坚果、深绿色蔬菜、胡萝 卜、干馍片等
– 保证睡眠时间:儿童应保证8小时睡眠 –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每次时间不超过40分
钟,低龄儿童不超过20分钟 – 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读书、作业、弹琴、画画时间尽量减少,
• 原则:最高正镜度数之 最佳矫正视力
轻度远视
• 生理性者,一般不需戴镜 • 如果矫正视力确有提高,可减少1/4--1/3量给镜; • 若矫正视力不佳,疑有弱视,可接近全矫,同时
查找影响视力的其他原因 • 内斜视患儿第一副眼镜全矫,外斜视欠矫或不给
镜 • 证实为假性近视者不给镜
中高度远视
• 弱视患儿应接近全矫,以提供视网膜清晰成像的基本治疗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