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上文学常识、文言文

七上文学常识、文言文

七年级(上)文学常识填空第1课散步《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

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第2课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著。

选自第3《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人》选自,作者,美国。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第 8 课《论语》十则1.孔子,名,字,时期伟大、。

2一部书,共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第 11 课春《春》的作者是,字,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等。

第 12 课济南的冬天本文的作者是,原名舒庆春,字,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第 15 课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选自《》,作者,字,东汉末年(朝代)的、、。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次北固山下》选自《》,作者是朝诗人。

3.《钱塘湖春行》选自《》作者,字,号,唐朝大诗人。

5.《天净沙·秋思》选自《》,是曲牌名,是题目。

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第 16 课紫藤萝瀑布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的散文,作者是当代女作家。

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和,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

第 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国作家第20课虽有佳肴本文节选自(《礼记集解》)。

《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教育学专著。

第 21课化石吟《化石吟》是一首诗,作者是。

第 22 课看云识天气1.《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是朱泳根据有关2.常见说明方法有、、、、、。

3.说明顺序有三种即顺序、顺序、顺序。

第25课河中石兽1.本文选自《》。

作者,字,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

2.《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小说,题材以为主,但于人事异闻、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小圣施威降大圣》的作者是,字,别号,明代小说家。

代表作《西游记》,又名,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第 27 课皇帝的新装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写了 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竟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第30课寓言四则(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

作者:。

古希腊寓言作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塞翁失马》选自》。

作者,末期著名思想家。

(3)《智子疑邻》选自》。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作者。

《智子疑邻》说明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情感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

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对人不能持偏见。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______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_______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__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设想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⑴与友期约________⑵去后乃至________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⑷俄而雪骤________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2)友人便怒(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3.译句。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课文默写。

(1)公欣然曰:“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

”兄女曰:“________。

”公大笑乐。

(2)元方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

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温故.而知新20 《虽有佳肴》过关检测一、基础巩固(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8分1、虽.有佳肴()2、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5、教然后知困.()6、然后能自反.也()7、然后能自强..也( 8、学.学半()9、教学相长.也()(二)翻译下列句子。

15分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填空。

34分1、《礼记》,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朝代)(人名)编撰。

2、“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3、《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系统性的论文。

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因材施教”“”等。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分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4分文言文阅读(12分)河中石兽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⑶阅.十余岁()⑷但.知其一()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4分)⑴如是.再啮古义:()今义:()⑵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寓言四则·综合能力测试题一、为加粗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一)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强。

6.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

A.对话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E.心理描写7.在文中最后一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论语》十二章研讨与练习说明《论语》十二章专项强化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每空1分,共50分)(1)时.习说.乎有朋.不愠.君子..(2)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不信.传.不习乎?(3)十有.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4)温故.而知新.可以..(5)罔.殆.(6)人不堪.其忧(7)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8)饭.疏食..饮水.曲肱.不义..于.我(9)三.人焉.善者..而从.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11)夺.帅匹夫..(12)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二、填空。

(每空1分,共45分)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