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命题人:李小明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算法扮演急先锋的角色。
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今天,海量的信息与海量的用户之间要实现高效精准的对接,就离不开算法;就长期趋势来看,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算法必将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新闻推荐方式。
主流价值导向是算法的“方向盘”,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我们在享受算法红利的同时就会遭遇算法黑箱、隐私泄露、低俗内容野蛮生长等问题,甚至陷入算法依赖和算法焦虑之中。
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是传播迭代的必然要求。
大众媒体时代,职业的把关人和健全的把关机制确保了到达受众的新闻的主流价值导向;互联网时代,算法新闻可以直接分发用户生产的内容和机器算法自动生成的新闻,这就使得到达受众的新闻可能没有经过传统的主流价值把关流程,从而与主流价值出现大的偏差,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如微软在推特上推出的聊天机器人Tay,上线几个小时后就因宣扬歧视、仇恨和偏见而被迫下线。
应当认识到,算法不是在脱离人类社会的真空中产生和运行的。
对算法进行价值观引导的仍然是人;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使算法的运行不偏离轨道,最终就能实现用主流价值规范人的行为。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行动。
应让算法恪守基本伦理规则和主流价值导向。
算法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算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已有的伦理规则、法律规范仍然有效,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仍然应当得到坚持。
另外, 基于数据和机器学习等的算法有着与人类思维不一样的特征,在算法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保持人类的主导和对算法影响到的具体的人的保护应该作为算法最基本的伦理规则。
如欧盟的人工智能准则明确“可信赖的人 "智能”应保证“人的能动性和监督能力”,新闻本质上是公益的和社会价值优先的,因此,在新闻算法的设计和运用中,除了算法伦理逻辑,新闻伦理的原则也应该得到贯彻。
这就要求对相关的算法科学家、工程师和设计、使用算法的机构和个人进行算法伦理和新闻伦理的教育,促使其具备基本的新闻和算法伦理意识,真正做到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明确算法把关人职责。
在传统媒体“,从选题策划、采访、编辑到信息发布,都有职业的把关人和健全的审核把关机制,以确保到达受众的新闻符合主流价值导向。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科学家、工程师和新闻算法的设计与使用者就处于把关人的位置,他们可以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防止或减少新闻)法偏差。
但是,如果只有伦理的束缚,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动力去以主流价值和社会公益来设计和运作算法。
例如,目前商业的新闻聚合平台和新闻搜索网站大都以流量驱动来分发新闻。
因此,算法把关人在设计、运行算法的过程中至少应当承担两方面的把关责任:一是追踪评估算法的影响,明确新闻主流价值的导向作用,不以片面满足用户需求和追求流量最大化为终极目的。
二是当算法出现偏差时的及时纠偏和阻断责任。
新闻)法和机器审核等机制并不完善,一旦知道或被告知算法出现偏差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纠偏甚至阻断瑕疵算法。
只有这样,才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实行一个标准、一体管理。
(摘编自陈晓彦《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众媒体时代,能确保到达受众的新闻的主流价值导向,这是互联网时代所不能做到的。
B.互联网时代到达受众的新闻,必然会出现Z主流价值很大的偏差,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
C.算法是基于数据和机器学习等的先锋角色,注重了算法伦理逻辑就能遵从主流价值导向。
D.欧盟的人工智能准则强调只有保证了人的能动性和监督能力的人工智能才是可以信赖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段从反面论证了用正确的值导向驾驭“算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
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推进的。
C.文章举机器人Tay的事例,论证算法若出现偏差,就应及时阻止使其被迫下线的观点。
D.文章多处举例论证,还把价值导向比成算法的方向盘,增强了说服力,有力支撑了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必将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新闻推荐方式。
这就更需掌握好主流价值导向这个算法的“方向盘”。
B.要发挥主流价值的引导作用,用主流价值规范人的行为,就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使算法的运行不偏离轨道。
C.要真正做到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需要相关的算法人员具备基本的新闻和算法伦理意识,明确各方面的职责。
D.不能仅仅靠伦理束缚,要给予相关的算法人员足够的动力,才能使他们去以主流价值和社会公益来设计和运作算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大量实践表明,生活垃圾分类是典型的知易行难。
当下,不少居民为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感到茫然失措,处于死记硬背的尴尬局面。
其实,对于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个垃圾桶的内容处理,可区别对待:厨余垃圾或者湿垃圾其实就是日常饮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具有水分和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变臭等特点,需要粉碎后,再通过成熟的处理技术将其资源化;其他垃圾则一般用于焚烧发电——这是消纳能力最强的垃圾处理技术,居民识别不清的垃圾一般都可丟进这个类别的垃圾桶。
居民想要提高生活垃圾的分类效果,应当重点关注干湿分开,防止湿垃圾玷污其他垃圾,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垃圾分拣。
厨余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
对于厨余垃圾,则需强调不要丟进不易破碎的大骨头等硬物,否则将影响垃圾处理效果。
至于瓜子壳等垃圾,既可视同厨余垃圾,也可当作其他垃圾来进行焚烧发电。
当前,我国相应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基础设施缺口仍较大,导致分好的生活垃圾有时找不到出口,迫切需要加大投资,建设一批配套企业,真正使生活垃圾的分类能够产生价值,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提升。
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可分为分类投放和收集、转运、安全处置两个大的环节,其中,垃圾是否分得开要(居民动手,是基础;工作;有序收集、转运和安全处置则有赖于公共服务体系和配套建设,最终的目标是确保各类生活垃圾有合适的归宿。
两个环节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特别是应该依据各种生活垃圾的利用方式来确定如何开展前端分类,两者对接顺畅,才能实现源头分得开、末端用得好的理想状态。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7月27日05版)(摘编自《科学世界》和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 -2023年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材料三:垃圾不会消失,垃圾处理和利用也将是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议题。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未来将会怎样处理和管理垃圾?我们不妨畅想一下。
生活垃圾的产生虽然不会消失.但产量可能会逐渐减少,这也依赖于全社会对减少浪费和降低物质消耗真正能有所行动。
如智能化的冷链物流、家庭智能冰箱等,减少食物过期、变质导致的浪费;在商品用材、包装设计上更节省材料,或使用可重复利用、可降解的材料;消费方式从追求拥有更多的物品变为享有更多的服务等等。
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垃圾处理领域。
目前已经有一此新技术逐步从实验室走出来,开展了些小尺度的应用。
垃圾处理车间可能活跃着一批机器人,它们快速、智能地识别垃圾的种类,用机械手臂对其进行清理和分类。
生活垃圾将走向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
每一年可能变成垃圾的商品,在商品设计阶段就融入垃圾减量化& 资源化、无毒害物质的理念,少废弃甚至零废弃的商品可能会受到消费者青睐。
生活垃圾在家庭被准确无误地分类投放,标识不同类型垃圾符号的车辆在城市中穿行,把垃圾运输到相应的处理厂,它们的收运路线被更智能地设计、更精确地监管。
垃圾处理设施被设计得非常时尚、友好,这些花园式的垃圾处理设施没有臭味、没有苍蝇,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样一个“无废”的未来!(摘编自《科学世界》《垃圾处理与利用的未来》2019年7月)4.下列不属于我国垃圾分类现状的一项是(3分)A.目前生活垃圾的分类还没有真正产生价值。
B.厨余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成为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
C.不少居民还没有真正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D.利用机器人快速、智能地识别垃圾的种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常饮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就是厨余垃圾,必须通过粉碎后,再通过成熟的处理技术将其资源化,绝不能焚烧。
B.随着城市居民人口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提升,1980—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
C.从2016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分布示意图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还是以填埋为主。
D .未来生活垃圾将走向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垃圾处理的理想状态将实现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垃圾处理设施的存在。
6.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垃圾和有效处理垃圾?(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
这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是个生产队,属几架山外的一个大队管辖。
全村没一个党员,也没一个团员;生产队长轮着当,一年换一个,每个男劳力几乎都当过了。
田福军被现在的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
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
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
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
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壊崂里惊恐地看他。
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
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
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着些黑东西。
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掲开锅盖。
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
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
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
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
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
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
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
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
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 ”田福军慌得一把扌贯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 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
$就是的……”“口粮哩?”$ 扣了!”$为什么扣了?”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①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