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文化、有思想、有智慧的校长
办有特色、有品位的理想学校
——参加校长研修班学习
我有幸参加校长研修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近段时间的听课学习,外出考察,自学反思,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管理理论素养,提高了对学校管理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反思了自己的管理实践,提升了管理的品位。
虽然要成为一位好校长,不是读两本书,听几个讲座就行的,但是通过这次培训,引导我们再去读一些书,再去作一些思考,启发我们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
那么,这次培训对我们的校长生涯影响将是深远的。
一、丰富了管理理论素养
加强学校管理是提高办学效益的枢纽。
要把握好“管理”这个枢纽,我们校长除了要有学科知识之外,更要懂得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教育规律,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这次研修培训为我们丰富管理理论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听专家讲课,自学管理理论,学校管理的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
通过研修培训,较系统地了解了管理和学校管理的理论,以及学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新时期校长管理素养及其培养等管理理论知识。
特别是关于管理理念与办学特色方面的内容,对于自己更新观念,把学校办出特色启发很大。
认识到,把学校办出特色,既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的客观要求。
认识到办出学校特色也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
要把学校办成优秀学校必须朝特色学校努力。
认识到办学特色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形成的,它是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它需要我们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
以局部带整体,实行整体优化而形成的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办学风貌。
通过对学校的程序和方法方面的内容的学习,对于我们校长进行规范管理,科学管理,讲究管理艺术,提高管理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
专家的讲课用大量的案例来提醒我们对涉及教师利益的事,要慎之有慎;又通过例举当前教师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来告诫我们校长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对教师足够的理解,宽容和关爱;专家还对很多的学校管理的弊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我们认清一些管理的误区,要我们实施科学管理,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这次研修培训,还较系统地听了教育法律法规讲座,对于提高我们校长依法治校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学习了先进管理经验
这次外出考察学习,考察了教育发展较好地区的两所有办学特色的小学,学到不少可借鉴的经验,这里主要谈两点。
1、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思路。
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激发学生长期保持高昂的奋发进取精神,促进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这几年,我校也一直思考和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也做了一些工作。
这学年,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提升品位,形成体系,急需直观模式。
这次外出考察的一所地市级实验小学,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式。
这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点高,打造得细致,校园处处呈现儒雅的气息,使人一走进校园就感觉到这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这所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注意了各个区域板块的系统性,也注意了内容
贴近学生,还注意了学生的参与。
既有共同活动场所的区域、走廊、通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板块,又有在一楼低年级的走廊、过道区域听大自然的声音的科普知识板块;在不同的楼层还分别布置了中国的四大发明板块、文房四室有关知识板块、文明礼仪知识板块,以及当地名胜古迹知识板块等。
还布置了学生的书画作品,及设计的温馨提示语。
整个校园的显性文化布置内容丰富,虽然觉得多,但是不觉得乱,感觉有新意、有品位,体现出这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
直观感受这所学校校园文化的魅力,强烈意识到完善自己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性,认识到要做好校园显性文化建设,要注意它的规范化、个性化、完整性。
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的成功范例,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借鉴,拓宽了思路。
2、为做好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经验。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
校本课程的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了我们农村学校的一个难题。
新课标实施这么多年了,但是怎样来开发校本课程,对于我们仍然是个未知数。
这次到北京市的一所小学考察学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
他们在介绍学校管理经验时,着重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经验。
他们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开发内容的选择,资料的利用,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效果,取得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成果,都作很详细的介绍,还很诚恳地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使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有了初步认识,感觉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难,只要我们充分地发掘周边课程资源,用心去做,是可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三、反思了自己管理实践
利用这次研修培训的机会,听了些课,看了些学校,对当前教育
问题教育现象作了些思考,特别是以这次研修培训为契机,多看了点儿学校管理方面的书,对自己的管理实践作了较深刻反思,觉得到对怎样来凸现学校办学特色,怎样提升学校的品位,怎样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管理风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因此,可以说这次研修培训,促进了自己的读书学习和实践反思。
第一,反思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
观念决定行动,要提升学校品位,就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系统的、正确的办学思想作支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要善于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并灵活运用概括出来的结论,这是对学校实施教育理想的实质所在。
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的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实行教育思想。
”这句话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概括得非常精碎。
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就要对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教育大师的的理念的领会、学习和掌握。
并在系统地接受教育理念熏陶的基础上,去思考,在工作去探索、去运用、去反思、去交流。
这就是要多花点儿时间读书,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积淀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反思几年的管理实践,感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得到不断完善发展,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更加成熟。
第二,反思了自己的学校管理实践。
回顾几年来的学校管理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管理的失误,但总得说来所管理的学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
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对照刚学的管理理论,觉得自己较好践行了以下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
关注了学校的人——教师和学生。
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教师和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和学生一切都是美的。
用
感激的心理去看待教师和学生,就会觉得师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多数都是值得感激的。
多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要善待教师、善待学生,设法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成全教师就是成全我们校长自己。
(2)求真务实的观念。
用求真务实的理念去处理学校事务性的工作,就提高了管理的效能。
比如教师会、行政会都控制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务实高效。
(3)团队合作的观念。
学校的所有人员的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着力打造和谐校园。
此外还较好的践行了依法行政观念、民主科学的观念,系统管理的观念,特色定位观念等,使学校管理规范科学。
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就是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做有文化有思想有智慧的校长,努力办一所朱永新教授在《走近最理想的教育》一书中所倡导的“我心中理想的学校”。
总之,这段时间的研修培训我收获很大,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结合本校实际,运用学到管理理论,借鉴这些学校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拼搏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切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