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17.5目录一、背景介绍 (4)(一)调查目的 (4)(二)调查内容 (4)(三)调查对象 (4)(四)调查范围 (4)(五)组织方式 (4)(六)回收情况 (5)二、调查结果 (5)(一)全国公共实训基地概况 (5)1.总体发展状况 (5)2.各地发展状况 (6)3.建设级别 (7)4.经费来源 (8)5.建设规模 (8)6.建设模式 (9)7.服务和运维模式 (10)8.专业设置 (10)9.服务成果 (11)10.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 (11)11.培养等级 (12)(二)独立编制公共实训基地概况 (12)1.发展状况 (12)2.基地性质 (13)3.服务能力 (13)三、主要特点及问题 (14)(一)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增长 (14)(二)加强公共实训基地规划管理 (14)(三)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15)(四)进一步明确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定位 (15)附件1: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名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正在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名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全国公共实训基地通讯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一)调查目的通过对我国现有公共实训基地的调查,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现状,为公共实训基地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对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基本情况、基地性质、建设规模、经费来源、建设模式、运维模式、服务能力以及专业设置等项目进行调查。

(三)调查对象经人社部门批准,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性实训服务的机构。

(四)调查范围全国已建成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公共实训基地;正在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已正式申报立项,正在筹建的公共实训基地。

(五)组织方式本次调查由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和中心共同组织,并联合下发《关于填报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表的函》(中就培函﹝2016﹞53号),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统一征集、审核并汇总,上报我中心进行统计分析。

(六)回收情况本次调查除甘肃、宁夏、海南、青海、湖北5省暂未开展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外,共收到全国26省(市、自治区)578份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表。

其中,广东、新疆、西藏、吉林、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安徽9个省(自治区)上报了县级公共实训基地信息。

因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小、形式多样等原因,未将县级公共实训基地信息列入调查分析中。

本报告以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作为调查分析数据,筛选出26个省(市、自治区)有效问卷222份。

二、调查结果(一)全国公共实训基地概况1.总体发展状况图2.1.1 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发展状况据调查统计显示,自2007年各地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数量开始加快,并以年均47%的速度增长。

截止2016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完成并投入使用162家,2017至2020年公共实训基地将新增60家, 2020年我国公共实训基地总量将达到222家。

如图2.1.1所示。

2.各地发展状况图2.2.1 各地公共实训基地发展状况总览据调查统计显示,广东(34家)、浙江(33家)、吉林(25家)、安徽(15家)、云南(16家)、北京(15家)、江苏(15家)等7个省(市)基地建设总数均超过15家,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吉林等4省每个地市均建立1个以上公共实训基地。

如图2.2.1所示。

1 广东34 14 四川 43 吉林25 16 湖南 44 云南16 17 河北 35 江苏15 18 贵州 36 北京15 19 上海 27 安徽15 20 广西 28 河南11 21 重庆 19 辽宁7 22 天津 110 新疆 6 23 陕西 111 西藏 6 24 山东 112 福建 6 25 内蒙古 113 黑龙江 5 26 江西 1合计222表2.2.2各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数量统计3.建设级别3.福建0 3 3 64.广东 1 14 19 345.广西0 2 0 26.贵州0 1 2 37.河北0 1 2 38.黑龙江0 1 4 59.吉林0 3 22 2510.江苏 1 3 11 1511.江西0 1 0 112.辽宁0 1 6 713.内蒙古0 1 0 114.山西0 4 0 415.上海 2 0 0 216.天津 1 0 0 117.西藏0 0 6 618.新疆0 2 4 619.浙江0 2 31 3320.重庆 1 0 0 121.四川0 0 4 422.云南0 16 0 1623.河南0 8 3 1124.山东0 1 0 125.陕西0 0 1 1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将建有国家级6家、省级70家、地市级146家,所占全国基地总数分别为2.7%、31.53%和65.76%。

4.经费来源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经费主要来源于就业专项经费、失业保险经费、教育费附加等三类。

独立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经费主要有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经费;与院校合作共建的公共实训基地经费有就业专项经费和事业保险经费等,不足经费由院校自筹。

截止2016年底,有45家公共实训基地申请了发改委专项资金用于地基改扩建和新建,其中4家单位申请了发改委PPP项目,41家单位申请发改委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5.建设规模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投入总额达392.5亿元,设备投资与总投资额占比约为51%,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平均投入约为1.83亿元。

上海、天津、江苏三省(市)等4家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投资总额均超10亿元,广东、广西、重庆、内蒙古、河北、辽宁6省(市、自治区)8家公共实训基地投资总额均超5亿元用于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正在筹建的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投资总额达20亿元,是全国投入最多的公共实训基地。

6.建设模式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分与院校合作共建和独立建设两种建设模式。

与院校合作共建模式共180家占比84%;独立建设模式共42家占比16%。

7.服务和运维模式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21家独立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服务模式中,合作模式占比64%、独立模式占比20%、委托模式占比16%;运维模式中委托模式占比55%、独立模式占比40%、其他模式占比5%。

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141家与院校合作共建的公共实训基地服务和运维主要模式均已独立模式(即自我服务)为主,独立模式占比69%、合作模式占比23%、委托模式占比8%;运维模式中独立模式占比79%、委托模式占比16%、其他模式占比5%。

8.专业设置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所设专业设置数量平均为11.6个,主要集中开展机械、服务、交通、信息和电工电子五大专业类。

其中,与院校合作共建为主的公共实训基地所涉专业名称按照《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设立,独立建制的公共实训基地所涉专业基本按照行业名称设立。

如图2.8.1所示。

公共实训基地当前拟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新兴专业。

图2.8.1专业设置9.服务成果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上年度为社会提供实训和鉴定服务人数共计277.3万人次,实训服务202万人次,鉴定服务75.3万人次。

如图2.9.1所示。

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中国(无锡)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杭州市公共实训指导中心上年度实训和鉴定服务人数均超10万人次,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上年度实训和鉴定服务总人数超过39万人次。

图2.9.1 服务成果国家级79.51% 66.72%地市级67.08% 69.93%10.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了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服务各类院校学生、企业在职职工、社会失业人员、军队转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五类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师资培训、技术研发、创业培训、就业服务、教研研究等八类服务。

11.培养等级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主要开展中级工和高级工两个等级的培训,其中122家单位开展初级工培训占比75.3%、149家单位开展中级工培训占比91.9%、151家单位开展高级工培训占比93.2%、115家单位技师培训占比70.9%、77家单位高级技师培训占比47.5%、61家单位新技术占比37.6%和21家单位其他培训占比12.9%。

(二)独立编制公共实训基地概况1.发展状况图3.1.1 独立编制的基地发展状况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10个省(市、自治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4家、在建和筹建6家, 2018年独立编制公共实训总数将达到20家。

如图3.1.1所示。

2.基地性质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独立编制类公共实训基地均经编办批准,20家基地编制人数共计421人,每个基地编制人数平均为21人。

独立编制类公共实训基地工作经费由事业经费和基地运维经费两部分组成。

其中,事业经费11家为全额拨款,5家为差额拨款,4家为预算外资金收入(即自收自支);运维经费主要有就业专项经费和失业保险经费。

其中有1家申请发改委PPP项目,1家申请发改委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3.服务能力据调查统计显示,已建成独立编制类公共实训基地上年度实训和鉴定服务总人数135.5万人次,占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和鉴定服务总人数的48.9%。

其中,上年度实训服务人数约112.5万人次,实训完成率约为78.8%,占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实训服务总人数的55.7%;上年度鉴定约23.1万人次,鉴定完成率约为55.5%,占全国公共实训基地鉴定服务总人数的30.7%。

三、主要特点及问题期间,通过电话沟通、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归纳总结如下:(一)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增长自2000年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2007年,原劳动部出台“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厅发[2007]1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之后,全国各地积极相应,公共实训基地数量以年均47%的速度增长。

截止2016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建设并投入使用公共实训基地162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51家和地市级106家。

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60家,公共实训基地总量将达到222家。

(二)加强公共实训基地规划管理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建设规划应遵循“全面规划、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