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卷及答案.doc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数学课程试卷
一、单选题
1.( A )主要是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儿何图形,根据儿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为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A.空间观念
B.几何直观
C.符号意识
D.模型思想
2.对于圆来说:(A )
A.面积与周长的平方成正比
B.面积与周长成正比
C.面积与周长成反比
D.面积与周长的平方成反比
3.“数学家用抽象的方法对事物进行研究,去掉感性的东西剩下的
只有数量和关系;对于数学研究而言,线、角或者其他的量,不是作为存在而是作为关系疽'这段话是(B )说的。

A.阿基米德
B.亚里士多德
C.高斯
D.菲尔茨
4.钢体变换属于(B )的内容
A.欧式儿何
B.变换儿何
C.综合儿何
5.课程标准修订之后,图形和几何的主线是(D )
A.图形的性质
B.图形的变化
C.图形与坐标
D.以上皆有
6.课标修订稿中方程与不等式部分,哪部分内容没有删除(B )
A.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B.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C.由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可以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
D.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7.方程与不等式的主要的作用是(D )
A.有助于学生形成建模思想
B.对形成化归的思想非常有帮助
C.方程不等式同样也是后面学习高等数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
D.以上皆有
8 .新的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图形与几何〃部分四条主线变成三条主线, 下列哪一条不是这三条主线中的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C )
A.图形的性质
B.图形的变化
C.图形的认识
D.图形与坐标
9.函数与方程思想属于(A )
A.过程性知识
B.方•法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缄默知识
10.学习“字母表示数”,主要是发展学生的(B)
A.数感
B.符号感
C.估算能力
D.直觉思维能力
11.“等腰三角形"这一概念的外延是(D )
A.有两边相等R.等边三角形
C.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D.所有等腰三角形组成的集合
12.最早采用十进制位置制记数法的是下列哪个民族(A )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希腊
13.以下选项不是简单超越式的项是(D )
A.指数式
B.对数式
C.三角函数式
D.不等式
14.初中几何的课程教学中,直观几何、实验几何与演绎几何之间的关系是(A )
A.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B.前者对后者的学习其到干扰
C.后者可以替代前者
D.二者没有必然的关联
15.〃实践与综合应用在不同阶段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的:第一学段以“①〃为主题,第二学段以“②”为主题,第三学段(即初中阶段)以“③”为主题。

①②③的正确顺序是(A )
A.实践活动一综合应用一课题学习
B.实践活动一课题学习一综合应用
C.综合应用一实践活动一课题学习
D.综合应用一课题学习一实践活动
二、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错选、多选或者未选均不给分)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A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D.人人都能学数学
2.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主要包括的内容有(ABD )
A.教学内容的衔接
B.教学方法的衔接
C.学习内容的衔接
D.学习方法的衔接
3.标准里在讲述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强调了( ABC )
A.过程和结果
B.直观和抽象
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D.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4.图形的变化,第三学段(初中阶段)数学中包含了( ABC )
A.图形的合同变换
B.图形的相似(或者位似)变换
C.图形的投影变换
D.图形的平移变化
5.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从哪儿个方面来阐述的(A B C D )
A.数学教育
B.课程内容
C.教学方式
D.评价和新技术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X")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个定理的证明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叉)
2.数学教学中,引出抽象的两个层次是直观描述与符号表达。

(勾)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共分为5条进行论述。

(勾)
4.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是演绎推理(又)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第一个大的变化,是从过去以双基为目标,发展到现在,以四基为目标,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一个变化。

(勾)
四、简答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浮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木技能、基木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答案
—、1. A2. A 3. B 4. B5. D 6. B 7. D 8. C9. A
10. B 11. D 12. A 13. D 14. A 15. A
二、1.ABC2. ABD 3. ABC 4. ABC 5. ABCD
三、l.X 2. J 3. V 4.X 5. V
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木技能、基本思想、基木活动经验。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