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香教育教育理论基础模拟(二)

山香教育教育理论基础模拟(二)

山香教育教育理论基础模拟练习(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A.孔子B.柏拉图C.杜威D.卢梭2.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A.阶段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继承性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言行一致B.衣着整治C.个人魅力D.举止端庄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A.前提B.基础C.方法D.中心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A.课外活动B.各科教学C.政治课D.班主任工作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A.直接感知事物B.间接经验C.学生的实践活动D.交往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A.10、11~11、12岁B.11、12~14、15岁C.13、14~15、16岁D.7、8~9、10岁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A.封闭性B.垄断性C.等级性D.阶级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11.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

12.德育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______转化为受教育者的______。

13.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14.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____。

15.教学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1b.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______和______。

17.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1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______同受教育者已有的______之间的矛盾。

19.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0.班级授课制有什么意义?2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2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23.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2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规律。

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25.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标志是下列哪一项()A.1789 B.1689 C.1879 D.189726.下列哪—项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并且是思维的基本形式()A.语词B.概念C.分析D.抽象27.在巴甫洛夫所讲的两种信号系统中,第二信号系统属于()A.人类与动物共同具有的B.动物独有的C.人类特有的D.无条件反射28.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29.“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气质具有()A.可塑性B.稳定性C.天赋性D.动力特性30.爱国主义情感居于下列哪项情感()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责任感31.下列选项哪项不是心理咨询的原则()A.理解B.保密C.自然适度D.促进成长3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称做()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理解性33.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稳固的动作系统是()A.知识B.能力C.智力D.技能34.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注意B.观察C.感觉D.知觉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35.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______反映,能揭示事物______和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36.灵感是指______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功能达到高潮的心理状态,是由疑难而转化为______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37.联想的规律主要有对比律、______、______、因果律。

38.原始情绪可分为快乐、悲哀、______和______等四类。

39.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______ 、______三个方面。

40.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追求与爱恋三个阶段。

41.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即指注意品质的______特性,这种特性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______。

42.兴趣的品质主要包括______;兴趣的广博性;兴趣的稳定性和______。

43.练习初期,技能成绩提高较快,经过一个阶段以后,成绩就上升得______。

这就是说,技能发展的速度是______。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44.良好识记所依赖的条件有哪些?45.简述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4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47.有效练习的条件是什么?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48.怎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A 2.B 3.B 4.A 5.C 6.B 7.C 8.B 9.B 10.C二、填空题11.古代社会现代社会12.品德规范个体品德13.自我教育发展14.质量规格总要求15.教师学生16.学科课程标准教材17.主体示范18.道德要求品德基础19.全面总结专题总结三、简答题20.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知识,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又能促进学生互相启发,相互帮助,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3)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21.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

具体来说,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

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立场的人,集中反映在教育目的上。

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统治和地位,根据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制定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为了使教育按自己的意志施行,千方百计地把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在政治上颁布教育政策和规定办学方向;在经济上通过拨款等方式来控制学校;在思想方面,审定教科书,创办各种书刊杂志,以确保思想上的领导权。

(3)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反映在受教育权上,是否能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受教育权一般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或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所决定。

22.选择教学方法:(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

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

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

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

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23.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而是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父母与子女间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情感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运用,不但使子女易于接受,还能受到独有的熏陶和感染。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比较自由,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

四、论述题24.德育过程之所以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是因为:(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

—方面,德育内容和方法等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会不断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在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个人来说,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也要逐渐提高。

(2)青少年由于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或表现为思想进步缓慢,或表现为思想品德忽高忽低,甚至出现偶然的倒退,都属于正常现象,这说明了德育过程的反复性和渐进性。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需要长期反复的教育培养,才能逐步提高。

(4)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因素经常出现不平衡,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斗争,要求教育者长期抓,既要反复抓还要抓反复。

(5)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斗争的长期性、反复性,也决定了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25.C 26.B 27.C 28.C 29.B 30.B 31.C 32.D 33.D 34.A六、填空题35.间接的概括的本质特征36.创造性顿悟37.接近律相似律38.愤怒恐惧39.稳定性主导心境40.疏离与排斥关注与接近41.分配熟练的或非常熟练的42.兴趣的倾向性效能性43.缓慢了逐渐下降的七、简答题44.(1)识记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识记效果愈好。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

(3)不同分析器对识记的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4)主观心理条件,诸如知识经验、意识倾向、情绪、意志等因素也影响着识记效果。

(5)识记活动的性质,如技能学习与抽象知识的学习,由于活动性质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

45.(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的地位,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

(2)思维活动的组织性、灵活性与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

(3)思维品质还未完全成熟,还容易产生片面性与表面性。

4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十分紧密。

首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强调工作过程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其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遵循的理论、方法、原则是一致的。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有区别的:(1)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心理治疗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