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一、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苏人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11课第三框题的教学内容。
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
在饱受战争创伤之后,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认识到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更应该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
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时代,没有经过战争的硝烟,也体会不到和平对人类的宝贵,因此有必要通过这课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热爱和平的情感。
逻辑结构诉说战争的灾难---和平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维护世界和平对我国发展有重要意义瞭望祖国发展 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的国际环境 世界和平仍然面临威胁应该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相辅相成二、 学情分析:(一)针对的问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只有了解国际形势,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
帮助学生体会和平与发展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形成国际意识,自觉投身于保和平、求稳定、促发展的行列中,认清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使学生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能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心忧天下向往和平能力以及归纳知识、表达观点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是进行基本国情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的需要九年级学生对国内外时政消息比较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参与教学,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资料和信息的能力,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理解:和平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维护世界和平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和谐世界理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认识和平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珍惜今天相对和平环境,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学习,打好基础。
四、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体验战争的痛苦与和平的幸福,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维护和平的人文精神与情感。
教学难点: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五、总体设计理念和基本思路:新课标明确指出:“时事政策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
思想品德课紧密结合时事内容进行教学,注意切合思想品德课程特点及九年级学生实际,运用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问题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展开学习过程。
而此课《心忧天下向往和平》内容比较抽象,如何将思维中的抽象还原为思维中的具体,使之从直接经验中真正掌握知识?只有将课本的知识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或学生的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把课本的抽象内容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为此本节课结合时政热点,设计五个教学个环节:1.欣赏歌曲 2.历史再现;3.自由辩论;4.现实探究;5.漫画欣赏。
总之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受、体验战争的痛苦与和平的幸福,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维护和平的人文精神与情感是本课的基本思路。
六、基本教学过程:【导入】:1.欣赏歌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世界和平》,请大家注意听,并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和情感,给你怎样的感觉?迷人的春光融化冷战的冰霜对话的笑声淹没对抗的炮声欢乐的篝火熄灭昔日的烽火和平的绿装覆盖大地的洪荒严密的封锁绽开心灵的门窗战争的血红渴望和平的绿装亲人的团聚胜过万金的家书飞翔的鸽子衔来友好的阳光和平的鸽子衔来绿色的橄榄枝和谐的家园谱写友谊的交响诗和平之歌唱响五洲四海和平之花开遍海角天涯【学生回答】:(略)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帮助学生分析:①歌曲的每一处用词造句都是那么凝练、精致,迅速进入美的意境,让人听后如醉如痴。
其实仔细品味,歌词中的“冷战”、“对抗”都是我们中学课本中的词汇,词作家将它们在歌词中赋予了新的内涵,“春光”、“笑声”和“冰霜”、“炮声”巧妙对比,让人很容易体验到一颗颗心灵在热切呼唤。
这是全世界六十亿人民的共同期盼。
②词作家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歌词的联想颇有深度。
“烽火”让人想起两千多年前的烽火狼烟、“烽燧戏诸侯”;听到此,脑海中很容易就浮现出古代山峰之上一个个烽火墩台的景象,甚至一下子就想到烽火点燃、一呼百应的壮观场景。
③“洪荒”两字让人由古及今,除了惊叹用语大气外,还油然而生贴切的敬意,“覆盖洪荒”,多么宏大的气魄,而《世界和平》恰能具有如此巨大的覆盖力。
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的诗句不觉让人想到战争下的亲情,时至今日仍令人感到身临其境。
然而,即使是万金的家书,也不抵亲人之间真正的团聚更富有和谐的意境,正是透过通俗的语句表达出这个祈愿,对和平充满了畅想和希冀。
⑤鸽子在传说中曾口衔橄榄枝为战火中的人们带来和平的信息,基于此,它被赋予和平使者的美誉。
词作者巧用这一典故,让鸽子仿佛有了灵性,橄榄枝也在这里被突出,显得意味深长。
最后总结:“和平”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词汇在世界人眼中永远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它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正是因为一直都没有完全达到,也没有真正的得到过,更因为它的美好,才有人们不停的向往,需要不断地追求。
出示课题——心忧天下向往和平(板书)【转承】2.历史再现:为了呼吁和平,艺术家们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他们热爱和平的心愿和情感。
和平是他们的心声,也是我们全人类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声,人们渴望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
然而,战争的烟火时常都在世界各地蔓延,那冰冷的武器和无情的战火随时都让和平鸽在哭泣。
这不禁要让我们开始反思:战争到底给人类自己带来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的历史图片来探寻问题的答案。
展示图片2-4:提问1:中国在百年近代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战乱蒙受了怎样的巨大损失?【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师: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
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主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当然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损失,而是给全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
展示图片5-6:〖说明〗:在我们读图之前,向大家推荐四个关键词来帮助我们全面地理解图片。
1.(图片或历史)背景;2.(抓住画面)细节(图片之所以能给人以震撼,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细节);3.(人物主观)感受;4.(图片之间)对比;如图片6:这张画面的内容:背景:日本广岛的一位妇女在喂养受伤的婴儿。
细节:婴儿双眼紧闭,口含母乳;母亲神情呆滞,右颊有一块核辐射留下的创伤。
对比:前面几幅图片反映的是被侵略国家(我国)的情况,而这幅图片中受害的是侵略国家的人。
感受:战争,不仅给受害国带来无尽的苦难,也给战争发起国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另外,从这些图中我们还能读到更多的内容,如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等。
所以张伯伦有句话说得好:战争中只有输家,没有赢家,尽管双方不论哪一方均可能自称为胜利者。
——英国首相张伯伦展示图7:(参考教材内容具体数字)师:两次世界大战,我们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惨!”这些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图片是瞬间的永恒,我们透过一幅幅画面可以想象到发生在昨天的故事。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深重的灾难和仇恨,人们都厌恶战争,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的世界依旧战争不断呢?你认为爆发战争的因素会有哪些?【转承】3.自由辩论甲:当今世界很太平,世界大战不会爆发。
乙: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到处都有战争的危机。
展示图片9-17:注意观察并思考:提问2:图片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师:除了9.11美国是被害者,其余的都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可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民族、种族矛盾;领土、资源纷争;还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的危机。
因而在世界上至今仍有战争不断:伊拉克战争、恐怖主义、巴以冲突、聚集伊朗核问题、朝鲜核试验引爆世界焦点。
总而言之: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
展示图片20-22:提问3: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师:战后50多年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经济全球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之所以在总体上能较为迅速而平稳,就是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板书】一、和平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展示图片20-22:正因为如此,我国为了国家的利益、全球的发展,一贯坚持和平共处。
同样为了国家利益,我们必须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
【板书】二、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接下来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观察下列图片:展示图片23-25:提问4:双方有了矛盾,除了互相发动战争外,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解决争端呢?【学生回答】略师:坐下来和谈、磋商、谈判……应坚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平等协商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共同反对侵略别国主权的行径,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多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1)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2)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加快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只有在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中,才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从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用图片(六方会谈)说明:①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与努力。
②中国是第三世界利益的捍卫者。
③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