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名词解释:非国家行为体有别于主权国家的国际关系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两大类。

进入20世纪后,非国家行为体的数量和类型急剧增长,他们的活动及影响也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国际事务发挥日益重大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们与国家行为体相比,具有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对外行为的跨国性、职能作用的协调性。

其影响是: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往往能够起到一单一国家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在国际事务能够发挥不同于主权国家的独特作用。

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可被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狭义:指在三个以上国家活动、拥有两个以上国家成员、在两个以上国家筹资的非政府组织。

广义:指除了狭义上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外,还包括了具有国际性的所有非政府组织。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各种活动主要表现为:①从事信息咨询活动;②游说各国政府和国际政府间组织,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③在全球问题和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对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等。

但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既难以拥有政府间国际组织那样程度的政治权利和权威,也缺乏大型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物质力量,其拥有的影响力更多来自其所具有的到的权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许多意愿和目标只有借助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力量才能实现。

思考题: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和类型1.基本特征:①拥有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它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超国家的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国际组织、政党和宗教组织,但必须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②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

(国际社会中的各个行为体都具有自己的、与其他的行为体相区别的特殊利益。

特殊利益决定了不同行为体在国际社会追求的目标各自不同,制约着个行为体之间的冲突、矛盾、妥协与合作)③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

(对外行为能力主要指具有对外行为的资格)#上述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他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是国际关系行为体存在于国际社会的标志,也是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外进行活动的物质、制度与文化的载体,是国际关系运行的基础;独特的利益为国际关系行为体提供了在国际社会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内在驱动力,是构成国际社会纷繁复杂现象的根本原因;对外行为能力是国际关系行为体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确立自身国际地位、发挥国际作用的必要条件)2.基本类型:①政府间国际组织。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指若干主权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创立的国家之间的组织)②国际非政府组织。

(是指不依据政府协议所建议的国际民间组织,由于关注的问题不同,因此组织的形式、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③跨国公司。

(是指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实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国家行为体的一般特征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1.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特征①有定居的居民:国家是有一定数量的定居的人民组成的,没有居民便不能构成国家。

②拥有固定的领土:领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没有领土,人民因无物质基础而无法生存,国家因无管辖空间而无法统治。

③有一定的政权组织机构:如政府,政府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对内实行管辖,对外进行交往,这是国家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体现,也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

④拥有主权:主权是一国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2.地位与作用:①国家行为体是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最活跃的行为主体。

主权国家是现代国际关系得以形成的历史起点,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②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③主权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兴起背景、活动方式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1.兴起背景2.活动方式:①从事信息咨询活动②游说各国政府和国际政府间组织,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③在全球性问题和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主权国际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对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④非政府组织还通过举办国际性论坛和平峰会,为国际事务确定议事日程,将平日被国际社会所忽视的问题纳入国际议事日程,以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关注,从而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⑤在国际和平和安全领域,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和平倡议、国际协调与救助、预防冲突和战后重建等活动。

3.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①催生了国际关系的新空间(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关系关系领域的活动为国家对外活动增添了新的外交空间,出现了所谓的新“外交”现象)②影响议事日程的设定(非政府组织表达的是民间力量的意愿,在一些国家缺乏行为意愿的国际议事日程的设定上,通过信息传播、游说、抗议和各种多边活动将所关切的议题引入到国际关系议程之中,从而影响了议事日程的设定)③为国际政治增添了新的合法性因素。

一是以民众意愿为其合法性来源之一;二是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体系的参与增强了国际多边决策的合法性。

④强化了国家形象和声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国际形象”和“国家声誉”都涉及国际社会对某一国家行为特征的评价和判断。

第三章:国家利益分析名词解释:核心利益核心利益即一国的安全利益,集中体现在保护国家有形本体的存在上,包括维护本国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人民的生存、不受外来势力的控制和破坏,以及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等方面。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一个国家的安全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保障。

这也就决定了一个国家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不能不把本国的安全利益作为核心利益、思考题: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内涵是什么1.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公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动因。

可界定为有利于国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诸因素的总和。

①国内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利益:指的是政府利益或政府所代表的全国性利益,与之相对立的概念是地方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②指国际政治范畴中的国家利益,指的是一个民族国际的利益,与之相对立的概念是集团利益、国际利益、世界利益。

2.内涵:从不同角度可对国家利益的内涵作不同的划分①从国家利益内容的角度划分:国家安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②摩根索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角度:六种国家利益(根本利益和次要利益;永久利益和可变利益;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三种国际利益(认同利益;互补利益;冲突利益)③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的划分:根本利益(美国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如防止核、生化武器对美国的威胁);极端重要的利益(会严重影响到美国在世界维护自由、安全和幸福的目的的问题,如防止任何地区核、生化武器、运载工具的扩散及威胁使用);重要利益(对美国政府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的能力差生消极影响的问题,如反对国外出现大规模侵犯人权行为等);次要利益(不会对美国的根本利益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如平衡双边贸易赤字)如何认识国家利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阶级性与全民性1.国家利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国家利益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同时,它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用于描述、解释和评价国家对外政策的本源或适当性,也具有浓厚的主管色彩。

但两者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

2.国家利益的阶级性与全民性:国家利益中的阶级性是存在的,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支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维护自身确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解释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利益。

其次,国家利益还反映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本国整体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结合体。

试析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1.国家利益历来是理解一国政府如何制定对外政策的关键,在指导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方面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2.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动因。

(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对内政策的最高目标,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也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核心因素。

同时,国家利益是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点。

)3.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

(随着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国家利益取代了国家最高统治者个人或最高统治层少数人的利益,成为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基础。

)4.国家利益决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5.国家利益是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合理性的重要工具。

(随着人们对国家利益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从国家利益出发,越来越成为人们判断、检验、评价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重要依据和有效的分析工具)第四章:国家权力分析名词解释:软权力国家权力从类别上分,可以分为软权力与硬权力,他们是一个问题的相辅相成的两方面。

软权力指的是通过和平的方式,以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影响力实现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领导。

这一概念最高与1990年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

软权力一般被界定为包括三方面的要素:①价值标准,如民主、自由、人权等;②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及其运行机制;③西方文明,包括文化、宗教等影响。

巧实力巧实力最早由美国学者苏珊尼在《外交》杂志上提出。

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

而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是力量的基地,实现美国目标的工具箱。

它既强调大的军事力量的必要性,同时也极大地关注联盟、伙伴关系和各个层次的机制,目的就是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和建立美国行为的合法性。

向全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就是这一战略的核心,因为这能使美国压倒一切的实力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利益和价值观达成一致。

思考题:试析权力的本质、构成及其特点1.权利的本质: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行动自由以及影响、控制和支配他国的能力。

2.权利的构成:①有形权利:人口(数量、质量);地理环境(面积、气候、资源、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经济实力(工业能力、农业能力、资源拥有状况与生产能力);科技实力(科技人员数量与质量、科研开发经费、科研体制);军事实力(常规军事力量、核军事力量、高技术武器)②无形权利:文化影响力(特指一个国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政府机构的效率(一个能落实本国政策的、有效的政府机构是国家权力正常行使的重要保证);领导人与领导集团(领导人或领导集团能力的超长或无能、才智聪颖或不明情理、办事有效或无效。

都会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拥有的实力);民心与社会凝聚力;对外交往能力与声誉等3.权利的特点:①支配性: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利,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从而社会利益和价值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②强制性: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③扩张性:政治权利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④排他性:政治权利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