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现象及其应用

离现象及其应用

A.v=kB.v≤
C.v≤D.v≤
4.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8所示,长为L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钢绳的重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ω与夹角θ的关系.
解析设座椅的质量为m,匀速转动时,座椅的运动半径为
R=r+Lsinθ①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合=mgtanθ②
F合=mω2R③
联立①②③得转盘的角速度ω与夹角θ的关系为:
ω=.
学生小组活动六:
六.课堂练习:/jty/tbkt/showDetail.action?parentId=001004004003002&articleId=1057174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物理科(3)学生特点:高一普通高中
(4)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案导学,以网路为平台的体验性学习
课题: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各种离心现象的应用实例。
(2)布置作业让学生讨论“离心力”是什么,这种说法科学与否。
2.自动脱水地拖(视频)
/programs/view/RazKB0I_-3k/
3.离心分离器原理(视频)
/show/Oom2ZIuy2-m0gBP5.html
4.棉花糖的制作
/u/vw/14696100
思考:水流星桶中的水在手突然松开后并不往下掉,而是往外面飞出去,说明什么?
学生小组活动三:
(1)独立完成受力分析
(2)小组讨论问题(2)和问题(3)(4),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完善回答的结果形成结论。
学生理解概念并注重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条件
学生在书本上独立记录,并理解离心的两种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四:
A、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时,将沿圆周半径方向离开圆心
B、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时,将沿圆周切线方向离开圆心
C、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自己会产生一个向心力,维持其作圆周运动
D、作离心运动的物体,是因为受到离心力作用的缘故
3.冰面对溜冰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安全速度为(B)
教学重点:离心现象产生的条件;离心现象的应用和危害的防止
教学难点:离心运动产生的条件
教学方法:
(1)演示实验法
(2)实例引入
(3)观察法
(4)讲授法
(5)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见下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1)播放汽车转弯漂移导致车祸(视频1)
/w/26Pv2iFVLS.html
1.下列哪些现象不是为了防止物体产生离心运动()
A.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
B.转速很高的砂轮半径不能做得太大
C.在修铁路时,转弯处轨道的内轨要低于外轨
D.离心水泵工作时
2.市内公共汽车在到达路口转弯前,车内广播中就要播放录音:“乘客们请注意,前面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这样可以()
A.提醒包括坐着和站着的全体乘客均拉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前倾倒
(3)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知道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
(2)结合生活实例,知道离心运动的应用和危害及其应用和危害及其防止
过程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在什么条件下物体做离心运动
(2)列举生活中的离心现象,认识离心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和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
5.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v_show/id_XMjU0ODMxMjIw.html
四.离心现象危害的防止
1.汽车转弯要限速(回到课前的引入问题)
2.转动砂轮不能做的太大
3.场地自行车赛赛道外高内低
/act/video.jsp?videoId=VIDE1219133651032437
设计问题,引入新课
2.演示实验二:水流星实验(突然脱手)
(1)实验器材:塑料小桶,长1M细线,水(2)实验过程:装水小桶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然后突然脱手,观察桶的运动
(3)实验图示:
要求:(1)画出上面两个情景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2)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力有什么特点?
(3)物体是否受到“离心力”?
/v_show/id_XMTY3MDU0NjY0.html趣味科学实验8奇妙的离心力(课后看)
课后作业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八.板书设计:
九.作业布置:略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通过视频和实验,借助互联网,让学生接受了大量的有关离心现象的应用,并且能够用学过的圆周运动的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本节课视频来自互联网,在上课前建议教师到相关网址下载到电脑上,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学案导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形成物理结论很自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且他们之间分享了成功,提高了观察、实验、表达、动手能力。
学生活动六:书本上P37
“讨论与交流”
设计实验一的目的两个:一是弄清楚乒乓球的运动与参考物的选择有关,二是知道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二可以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流星里的水在绳子脱离手后还不掉下,进一步理解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
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动得出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能起到较好理解离心产生的条件
受力分析图从理论上比较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做离心运动的受力特点
学生用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观看视频,让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离心现象广泛运用在生产和生活中。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离心的危害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去防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离心运动产生的条件
设计例题和课堂练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能升华学生对离心现象的理解
A.仍然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
B.向后方滑动
C.右转弯时货物从车的左后方滑下,左转弯时从车的右后方滑下
D.右转弯时货物从车的右后方滑下,左转弯时从车的左后方滑下
4.有关洗衣机脱水筒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衣服上的水太多,脱水筒就不能脱水
B.脱水筒工作时衣服上的水做离心运动,衣服并不做离心运动
(2)实验过程:把槽固定在转盘上,把乒乓球放在槽内靠近圆心的位置上,转动转盘,观察乒乓球的运动
(3)实验图示:
学生观看视频(1)
学生观看视频(2)
学生小组活动一:
学生思考并讨论回到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汽车转弯离心导致交通事故让学生产生震撼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节课的教学创建良好的氛围。
第二个视频的播放目的是增加趣味性,三个人手抓住转盘中间铁栏,当转盘转速加大时,其中一个人抓不住而身体后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五.例题:/jty/tbkt/showDetail.action?parentId=001004013002002&articleId=1010452
1、物体做离心运动时,运动轨迹(C)
A.一定是直线
B.一定是曲线
C.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D.可能是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衣物受重力、筒壁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B.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
C.筒壁的弹力随筒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D.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随筒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七:课后活动:
教师布置学生课后观看视频,对照日本和中国教学的异同/v_show/id_XMTY3MDU0NjY0.html趣味科学实验8奇妙的离心力(课后看)
(4)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受力有什么特点
板书:离心运动及离心现象: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会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离心现象
板书:离心现象的模型图示及受力分析
三.离心现象的应用
提问:生活中你见过最常见的离心运动有哪些?
1.投影洗衣机的脱水桶原理
C.脱水筒工作时筒内的衣服也会做离心运动,所以脱水筒停止工作时衣服紧贴在筒上
D.脱水筒停止工作后,衣服缠绕在一起是因为离心运动
5.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5所示,b处比d处平缓,由于轮胎太旧,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图5
A.a处B.b处C.c处D.d处
6.(双选)洗衣机的脱水筒在工作时,有一衣物附着在竖直的筒壁上,则此时()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举例.(估计学生可以得到以下实例,注意控制学生讨论的时间)
转动的雨伞
链球
学生观察实验视频,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很多有用的东西都运用到物理原理制作出来。
学生通过观察,明白离心现象有不利的一面,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明白其中的道理
学生小组活动五:
学生分组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各组派人陈述,教师加分
B.提醒包括坐着和站着的全体乘客均拉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后倾倒
C.主要是提醒站着的乘客拉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转弯的外侧倾倒
D.主要是提醒站着的乘客拉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转弯的内侧倾倒
3.汽车车厢地板上放一货物,货物与车厢地板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值是货物重力的0.2
倍.当汽车以5m/s的速率匀速转过半径8m的弯道时,从司机看来,货物将()
(2)播放公园趣味离心转盘(视频2)
/show/v1J-79u8QcAaGT6Q.html?loc=youce_tuijian
提问:上面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呢?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