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年北京大学英语翻译基础考研真题,复试经验
2016年北京大学英语翻译基础考研真题,复试经验
在 1846 年 5 月夏洛蒂与艾米莉、 安妮联合出版了一本诗集,并且为了回避当时对女作家的偏见而使用笔名。虽然这本诗 集后来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仅仅只售出两本而已),不过她们仍然决定继续写作,并且开始第一本小说的创作。夏洛 蒂后来使用笔名库瑞尔·贝尔(Currer Bell)来出版前两部小说。关于这件事,夏洛蒂后来写道:
因为不愿意暴露身分,所以我们用库瑞尔、艾利斯、阿克顿贝尔这些笔名来隐藏本名。这个因为良心不 安而做出的暧昧抉择,是假设基督徒对于名为男性的思考是正面的。我们并不喜欢宣布我们是女人,因 为——毫无疑问的,我们的著作和思想是不会被称为“女性的”——我们有了模糊的印象:女作家是应 该对偏见袖手旁观的。我们注意到评论家有时是如何因为个性而抨击,有时则是用谄媚当作鼓励,这些 并不是真正的评价。
育明教育解析:翻译硕士考研大纲 考试科目:除去全国统考的政治外,备战 MTI 的同学们还有三门专业课需要复习:150 分的百科 知识与中文写作,100 分的基础英语,以及 150 分的英汉互译。
1.百科写作大纲 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 语答题。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 复试的考生。 性质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大纲规定的 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基本要求 ①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②对作为母语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③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百科写作书目 卢晓江,《自然科学史十二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叶朗,《中国文化读本》,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育明教育规划复习全程
第一轮:零基础复习阶段(-2015 年 6 月) 本阶段主要是对翻译理论的流派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形成一 个总体的印象。对各本参考书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1) 学习目标 目标 1:了解参考书目中基本的翻译流派和翻译理论 目标 2: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基本了解改专业的知识框架和理念,为下一阶段的复 习夯实基础;平时多关注北京周报、China Daily 等了解社会热点和动向,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社会问题。 2)学习任务 ①泛读书目,建构翻译的理论框架。 ②学习每本教材,需在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知识理论框架图构,建知识体系。 ③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上报教务老师,并与教务教师沟通请教。 ④扩展知识面所需时政新闻。 ⑤综合练习:检测前一阶段学习效果配有参考答案自测。 ⑥不要求记忆只要求理解。 3)注意事项 ①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 能彻底理解通过。 ②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 ③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 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④看进度,卡时间。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 第二轮:一阶-基础阶段(2015 年 7 月-2015 年 9 月) 本阶段主要用进一步深入了解翻译理论,对参考书完成第一次的阅读,并开始找出重点和考点, 形成知识系统。同时每周练习一篇老师提供的翻译材料,了解翻译评分的要求。加强对时政的关注 和了解。 1)学习目标 具体指定或非指定相关参考书目(据所报考院校为准) 2)学习任务 对参考书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总结,列出考点和重点,同时多练习相关翻译材料,了解翻译评分 的要求,提高翻译技能。加强对时政的关注和了解。同时阅读有关英汉对照。 3)注意事项 ①注意理解记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 ②将书中可能考到的问答、论述等内容做笔头整理。 ③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系统性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及对知识更加系统的理解。
4
英语写作部分类似于专八,但有的学校可能更突出时效性,会出一些与时事文题。对于写作的 建议就是,多写多练多积累,最好有老师的批改,不可一味地求数量而忽视每一篇的质量。
3. 英汉互译大纲 考试目的 英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 生的外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 MIT 学习阶段的水平。 性质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翻译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 MTI 考生 入学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外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 基本要求 ①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② 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 ③ 具备较强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 英汉互译书目 庄绎传,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王恩冕,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杨士焯, 《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连淑能, 《英译汉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 》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冯庆华,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专家解读:翻译基础,也可以称为翻译实务,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词语翻译和篇章翻译。 词语翻译这一部分因校而异。同学们在备考时,要好好研究自己目标院校的历年试题,抓住每 个学校考试的侧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在 150 分的翻译基础卷中,篇章翻译起码要占到 100 分,可能包括一到两篇的汉译英,以及 一到两篇的汉英。翻译的类型有散文、时文、经贸及外交类等,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翻译素质。
【育明教育注释】
夏洛蒂:(Charlotte Brontë)夏洛蒂像她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简·爱一样,个子矮小,其貌不扬,充满智慧和独立 的精神。她虽外表古板沉默,却有着一颗女性和婉敏感的心。作为家中的长女,她从小就有一种关心他人的神圣责任感, 以她娇弱的身躯承担了全家对外联络发展的重任。自强不息、奋斗进取成为她一生的主旋律。她的气质是浪漫和严谨的奇 特结合,这就使她既热情奔放,耽于幻想,富于挑战精神;又保守稳重,约束自我,恪守传统的道德标准。她既是一个好 女儿,好姐姐,好妻子,好朋友,具有温柔热情的一面,同时又是一个蔑视虚伪的上流社会,对丑恶的世态进行了犀利的 讥讽的勇士。她性格的两方面构成了她波澜不宁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使她的作品更富于激情和新意,具有震 撼人心的艺 术魅力。夏洛蒂的不卑不亢,纯真热情, 谦逊质朴,无不从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身上体现出来。她的作品可以说是她智 慧的头脑和赤热的心灵的自然流露。萨克雷在纪念夏洛蒂的文章《最后一幅素描》中说 :“凡是读过她的书的人,谁不钦 佩这位妇 女对真理的炽热的爱,她的勇敢,她的纯真,她对邪恶的义愤,她热切的同情心,她虔诚的爱和信仰,她激越的 荣誉感。一种急切的诚实是这位妇女的性格特征。”这段话可以说是夏洛蒂的真实写照。
3
白延庆,《公文写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 专家解读:50 分的百科知识,大家不必一味地纠结于百科知识的“广” ,而应该“有针对性 地”复习。关于中文写作,是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可循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修改、再 练习,努力精益求精,即可面面俱到。 2.基础英语大纲 考试目的 翻译硕士英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 是否具备进行 MTI 学习所要求的外语水平。 性质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 MTI 考 生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外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基本要求 ① 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 10,000 以上,掌握 6000 个以上(以英语为例)的 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② 能熟练掌握正确的外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③ 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外语写作能力。 基础英语书目 姜桂华,《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张汉熙,《高级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蒋显璟,《英美散文选读》,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7)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专家解读:基础英语分为三个部分,词汇语法 30 分,阅读 40 分,写作 30 分。词汇语法部 分出题灵活,难度约在专八的程度。 因此,同学们从备考的开始阶段起就要多背单词,在此基础 上,大量地做单词语法题和专八系列的改错题,反复记忆,总结技巧。 至于阅读部分,传统选择题的难度大致为专八水平,但也可能出现 GRE 水平的理解题,而对 于一些非传统的阅读题型,比 如 paraphrase, answer questions 等,考察的不仅是同学们的阅读 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考生的表达能力。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做阅读理解题的过 程中, 要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语言 “输出”功力,不可辞不达意。
二、十个中文术语中译英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拜占庭帝国 在餐馆干杂活的小工 谋杀未遂 核裁军 减免学杂费 经济指标
1
三、汉译英 【育明教育注:文言文翻译】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 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征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马后纪》:夫人见大练以为异物; 晋惠帝问饥民何不食肉糜,细思之,皆一理也,聊为好事者一笑。永叔常言:“孟郊诗:‘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 纵使堪织,能得多少?” (选自苏轼《论贫士》) 【育明教育注解】 相传有一个书生进入官府的钱库,看见了钱竟不认识了。有人认为奇怪便问他,书生说:“我本来知道那是钱,但奇怪于 它不在纸的包裹中罢了。”我偶然读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上面说:“儿童满屋子,瓶里面没有储存的粮食。”才知道 传说中贫士入官库一一确实可信。即使瓶中有储存的粮食,也是很少的了。难道这老头平生只在瓶中见过粮食吗?《马后 纪》上说:诸嫔妃见到马后穿的粗帛衣服,反以为是特别的东西。晋惠帝问饥民为什么不吃肉粥。细细思考,都是同一种 道理啊。说这些只是让喜欢多事的人一笑罢了。欧阳修常说:“孟郊诗‘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即使能织,又能织 多少呢?” 四、英译汉 不是很长,三段,夏洛蒂·勃朗特写她们三姐妹是如何产生将自己的创作整理出版的过程及对他们笔名选取的缘由的文章, 有若干生词,及一两个比较难翻难组织语言的长句,整体难度不大,但文学性较强,估计对翻译的文笔优美度有较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