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PPT幻灯片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PPT幻灯片
(1)马灿德(D.A.Marchand)和克雷斯莱因(J.c.Kresslein) 马灿德与克雷斯莱因从政府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政府机
构所面临的信息环境、技术环境的因素而提出了信息管理思想发展 的“四阶段说”: 第一阶段(1900—1950年左右):物理控制; 第二阶段(1960~1970年代中期):自动化技术管理; 第三阶段(1970~198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 第四阶段(1980~1990年代):知识管理。
都呈指数增长。 凯尼格的历史分期完全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将信息
管理理解一种完全的信息技术应用。这种理解是有失 偏颇的。
5
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希望在管理中引入信息管理技术, 希望借助于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能力、动作 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这方面的信息管理主要针 对企业信息技术的投入与产出的比重、效益。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在变化莫测的企业 生存环境中,直接操作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资源、人 力资源、资金资源越来越困难,而管理与生产运作中到处存 在的信息资源尤其显得重要。如何从信息资源这个角度来重 新规划企业经营模式,从信息战略的高度来重新定位企业的 经营战略,从信息流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 等问题,成为企业领导人员的新的思想范式。企业信息战略 已经成为信息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理念基础与出发点。
3
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信息管理”这个名称在中国内地首先被采 用的学科是“图书馆学情报学”。1993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 报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系”的带领下,全国该学科领域的教育机 构纷纷改名为与信息管理相关的院系名称。1983年,国际知名的 “专业图书馆协会”(Aslib)更名为:“信息管理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从创建之日起。它所发明的独特方法是 信息管理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其他学 科所不能替代的。图书情报学的文摘法、索引法、分类法、主题法、 综述法、计量法、引文分析法等,都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的重要 方法而被广为采用。图书馆学情报学所研究的信息采集、加工、整 理、传递、服务、利用、反馈等环节工作,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 整的信息管理过程,只是要继续深化与完善它。
7
首先从美国开始,美国政府于1980年颁布了 《文书削减法令》开始了削减政府文书的工作, 加强了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明确提出了信息 资源管理的概念。这个法令的通过,为政府机构 的信息管理工作开创了新的篇章,也成为现代信 息管理时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精神成为现代 信息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8
2.国外学者对信息管理思想发展历史的分期
4
(2)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企业经营出现 了以下几个特征。 . 第一,全球化、跨国化经营。 第二,多元化经营。 第三,组织结构扁平化。 第四,经营手段变化。 第五,企业竞争加剧。
新时期对企业组织的新要求与信息量巨大泛滥形成了一组难于解 决的矛盾,于是只有求助于信息技术,这样就促成了信息管理的出现。
马灿德和克雷斯莱因的“四阶段说”,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主 线,直接吸收了社会、信息技术、管理思想等因素对组织信息管理 工作的影响而提出的。
9
(2)史密斯(A.N.Smith)和梅德利(D.B.Medley) 史密斯与梅德利从企业组织的角度出发,结合信息
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信息管理的“五阶段说”: 第一阶段:数据处理 第二阶段:信息系统 第三阶段: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阶段:终端用户及战略影响 第五阶段:信息资源管理
11
(4)凯尼格(Koenig) 凯尼格分析了信息的运算、存储和传递这三方面增
长的情况后提出了信息管理的三阶段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1971年以前):计算能力呈莫尔定律指数
增长,而存储和传递则相对停滞的阶段; 第二阶段(1971—1989年前后):计算与存储呈指数
增长,传递则相对停滞的阶段; 第三阶段(1989年前后):计算、存储和传递三方面
史密斯和梅德利更加重视技术的发展。
10
(3)罗卡特(Rockart) 罗卡特的“三阶段说”受到了安东尼管理分类的影响
(安东尼将管理分为三个层面: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 控制),他的这种阶段划分方法没有突破安东尼管理分类的 思想,基本是以此为标准套用到信息管理思想发展阶段的划 分。
第一阶段:办公室工作和会计学的阶段 第二阶段:操作的阶段 第三阶段:管理的阶段
另一方面,社会信息的爆炸,逼迫它必须应对比以前多得多 的信息资源,它必须转变管理理念,提升自己的管理核心对 象的品质,改变与完善自己的管理性质,用更大的概念来扩 大与强化自己的管理特色。
于是,信息管理的概念被引入图书馆工作,它具有比图书 情报档案学更大的涵盖能力与水平。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也相 应地转入到信息管理研究之中。图书情报学的特点也成为信 息管理的一大特色。
6
(3)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政府机构越来越庞大,
同时机构职能不断健全,所产生的政务类信息也就越来 越多。大量政务信息的产生,一方面对政府工作的开展 产生了障碍,扩大了政府行政办公的费用,造成了文牍 的泛滥;另一方面,政务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变得越 来越不易,直接给公民对国家政府信息的获取带来了麻 烦,妨碍了公民参与国家管理,为公民了解国家政府信 息设置了障碍。
2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
2.1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1.信息管理的起源 从信息管理发生源的角度来看,有三个领域
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2
(1)图书馆领域 背景:随着技术的发展、服务理念的变化、信息媒体类型的
多样化,图书馆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要管理传统的馆内信息资源,也要处理馆外的虚拟信 息资源,它争取在新的时期与环境下,继续履行自己在社会 信息系统中的职能,巩固社会信息的管理与传递角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