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背景或原因经过签订的条约影响鸦片战争(1840。
6----18 42。
8)英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1、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战争开始2、1841年1月,英军占领香港岛,并北上。
3、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
1、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2、中美《望厦条约》3、中法《黄埔条约》1、政治上:主权领土开始遭受破坏。
2、经济上:工业品的输入,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3、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0----1鸦片战争后,英法美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他们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开始2、1858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强订《天津条约》3、1860攻陷北京,火1、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2、中英法俄《北京条约》3、中俄《爱珲条约》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旧民主主义860。
10)烧圆明园,强订《北京条约》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革命时期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3、1888年,英国侵略西藏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法战争(1883---1885)法国企图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1、1885年,法国进攻驻越清军,战争爆发2、1885年,镇南关大捷。
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旧民主主义革命期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帝国主义为吞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1、1894年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发2、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侵略方式占租借地划势力范围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瓜分狂潮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英:新界、威海卫。
法:广州湾。
德:胶州湾。
俄:旅顺、大连。
英:长江流域。
法:广东、广西、云南。
德:山东。
俄:长城以北及新疆。
日本:福建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1900年,英美法德意奥日俄等国侵略军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政变为了实现其称霸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而欲征服整个中国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2、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3、1937年的“七七”事变4、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1、《淞沪停战协定》2、《何美协定》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美国支美帝国主义企图把美向蒋出钱出枪新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阶级(阶层)运动名称领导人经过作用失败或胜利的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九十年代)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3、筹建了三支海军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
洪秀全1、金田起义2、永安建制3、定都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先1----1864。
7 京4、湖口大捷5、天京事变6、青浦大捷7、天京陷落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赵三多、曹福田、张德成1、1898年竖起“扶清灭洋”的大旗2、廊坊狙击战3、天津保卫战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1898。
6。
11----9。
21)康有为、梁启超前奏:1、公车上书2、组织强学会3、组织保国会。
实施:1898。
6。
1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失败:戊戌政变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了基础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准备:著书立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组织团体,建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充分依靠和立政党。
前奏:保路运动。
开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胜利果实观念深入人心发动广大群众。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二次革命(1913年)孙中山、李烈钧、黄兴1913年夏湖口誓师讨袁同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护国运动(1915—1916)孙中山、蔡锷、李烈钧、等1915年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同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护法运动(1917—1918)孙中山等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大旗同上民族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1、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开始。
2、内容:十月革命前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无产阶级五四运动青年学生发起的,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6.3前主力军是青年学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
6。
3后主力军是无产阶级,运动的中心在上海。
并取得了初步胜利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无产阶级(共产党参与或领导的革命运动或战争)国民革命运动以国共两党基础包括各革命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1、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工农运动的高涨3、1926年的北伐4、国民党右派反动反革命政变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对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建立了一个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包括各革命阶级在内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共产党参与或领导的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2、五次反围剿3、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党的正确领导或战争)长征4、1935年瓦窑堡会议4、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据)无产阶级(共产党参与或领导的革命运动或战争)抗日战争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防御阶段:三大会战。
2、相持阶段:百团大战。
3、反攻阶段:日本投降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共产党参与或领导的革命运动或战争)解放战争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1、重庆谈判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重点进攻3、挺进中原,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4、三大战役5、渡江战役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7、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对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党的正确领导议8、新中国的成立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史阶段时间经过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如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发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展短暂发展辛亥革命后,特别是1914——1918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1914——1918年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火并,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