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业1.铁路运输行业2021年,中国铁路全年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000亿元,新线铺轨4415公里,复线铺轨3405公里。
2021年全国铁路运输经营的主要预期值是:旅客发送量14.18亿人,货物发送量33.1亿吨,运输总收3610亿元。
2021年,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继续推进多元化投资格局形成,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数量持续增加;铁道部职能进一步转变,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21年,中国铁路到到将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阶段性目标:到2021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9万公里以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达到7000公里,快速客运网达到*****公里以上。
建成一批大能力运输通道,铁路主要干线货运列车全面实现5000-6000吨牵引系列,各大区域之间大能力通道网络基本形成。
建成18个现代化物流中心,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达到1万公里以上,快速货运网络初步形成。
全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45%以上。
京广线以东主要干线全面实现电气化和客货分线,机车车辆装备完成更新换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21年,700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投入运营;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空调客车达到*****余辆,占客车保有量的54.5%;68.6万辆货车达到时速120公里技术标准,占货车保有量的91.5%;2300台单机牵引5000吨、时速120公里的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投入运用,占机车保有量的12%。
到2021年,全国铁路年客运量达到16.53亿人,货运量达到37.1亿吨,换算周转量达到3.72万亿吨公里,运输总收达到4600亿元以上。
每百万换算吨公里运输能耗下降到5.2吨标准煤。
多元经营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以上。
国铁及国铁控股公司实现持续盈利。
2.航空运输行业过去10年,中国民航运输总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2.4%,是全球民航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而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国民航业未来5年增长速度将维持在14%左右。
“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130架飞机。
预计到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190多个,旅客运输量达到5.4亿人次;到2021年民航运输机场达到220个,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140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将达到7.7亿人次,货物运输量将达到1600万吨。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拉动航空运输需求。
航空运输与GDP、旅游及国内外贸易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在新一轮消费升级过程中,乘飞机出行成为一大消费增长点;中国的出境旅游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航空细分市场;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货源生成国,航空货邮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市场状态。
预计2021年人民币继续加速升值,各航空公司将持续享受巨额汇兑收益。
3.水上运输行业“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150亿加快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长江航运秩序整顿,船型标准化逐步推行,定线制航法实施,为长江航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的前景可望实现;国资委明确航运业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行业,并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企业发展空间增大。
“十一”期间,预计长江运输保持5-6%的年增长速度。
从目前国内、国际干散货运市场发展形势以及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预测,包括煤炭、矿石、钢材、建材在内的干散货运输市场将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发展趋势。
中国出口增速的放缓态势可能会持续,但进口仍将继续较快增长,内需增长也在加快,因此,预计出口增速减缓对港口和航运业影响不大。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仍是推动航运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2021年航运市场总体上前景依然较好。
从长期来年,油价上涨将增加运输业的成本。
而目前航运业正处于需求旺盛时期,航运业的景气局面在相当大程度上消化了燃油价格上涨。
因此,短期内,油价上涨对航运业影响不会太大。
4.公路运输行业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公路运输需求稳步增长的保证。
公路运输量和周转量的增长与GDP高度相关。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GDP 的持续稳定增长将继续推动公路车流量的增长。
预计到2021年全国公路客货周转量将分别达到*****亿人公里和9800亿吨公里;2021年分别达到*****亿人公司和*****亿吨公里,公路客货运输增长空间巨大。
路网效应的不断完善也推动了公路运输的持续发展。
到2021年底,中国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到2021年,将建成5.5万公里,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
国家高速公路网将总体上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
近年来,部分上市公路运输企业车流量的迅速增长得益于目前已基本建成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发展规划的强大路网效应。
未来几年高速公路的网络化效应,将带来车流量的稳定增长。
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也将拉动公路运输需求的增长。
据统计,中国城镇居民的年均出行次数是农村居民的8-9倍,城镇人口的增加将持续显著的提升交通运输量。
根据交通部的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实现年均20%以上的增长,这也预示着中国的公路运输需求将持续一个快速稳定的增长趋势。
多年来,中国客运市场一直处于“弱、小、散、差、乱”的局面,公路客运行业正加快推进规模化和集约化;入世之后,中国公路运输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国外运输企业进入,市场竞争必将更为激烈;客运企业改制后,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构成拓展市场的根本动力。
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并购与行业整合仍将是未来几年公路运输发展的主题。
IT产业2021年,中国的数字消费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个性、时尚数字消费品的追求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日益普及的宽带和即将到来3G,让人们对数字消费充满无尽幻想。
这些都证明,产业竞合成为必然趋势,计算技术终将主导数字消费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十一五”的政策环境下,2021年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消费的拉动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都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及其工国能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计算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
电子计算机已经不是办公专用品,更加确切地说,它已经成为了家用电器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品。
国家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未来两年将会是电子计算机行业的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
其中,台式机的产量虽然会增加,但由于受到笔记本的冲击,幅度不会太大,其主要市场依然是初学者和农村市场。
价格上,由于技术革新导致的成本降低,台式机的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
联系到PC 的配置等硬件和软件设施,总体上,进入2021年后,4000元以下机型关注度将会逐渐下降,4000~6000元机型开始升温,而6000~8000元机型在笔记本的压力下继续萎缩,这也是未来PC市场的必然消费趋势。
笔记本电脑依然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一降再降,挑战台式机的能力大大加强,加上其灵活方便的特性、小巧漂亮的外型和功能的越来越齐全,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未来两年将是笔记本电脑大发展的一年。
数码相机市场厂商数量较多,但从上年和今年数据看,行业集中度有提高的趋势,前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其他品牌势必受到排挤,数码相机市场的厂商数量可能会比今年有所下降。
价格方面,和计算机市场一样,数码相机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也是必然的趋势,预计2021年占主流地位的将会是价格在2000~3000元之间的中档机型。
品牌上,日韩品牌将依旧主导中国的数码相机市场,索尼、佳能和三星还会是市场分额最高的品牌。
地位上,数码相机在华北、华南和华东地区的关注度将持续增加,西北、西南南等地区随经济发展,对数码相机的关注度也将扩大。
主流产品将是消费类数码相机,与去年相比,千万像素级别产品将会得到大踏步的发展,单反类产品将持续发展,且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
另外,防抖功能传统仍然是消费者购买数码相机时关注的焦点,点多倍焦距的需求也会上升,对数码相机产品性能的要求将会是2021年消费者购机时关注的重点。
旅游产业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居民消费已经处于升级临界点,居民消费的升级换代将带动旅游产业的长期增长,从而为旅行社的持续发展带来机遇。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大、增长快、潜力强,形成了中国传统春节、“十一”中国国庆节2个黄金周、3个传统节日。
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
国内旅行社加快了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步伐,显示了中国旅行社为提升自身竞争力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
近年来,宏观调控及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了目前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上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也使得一些旅行社的经营受到一些影响。
另外随着WTO条款的实施、国外旅行社的进入加剧了国内的行业竞争为此中国的旅行社面临着如何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国内的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旅游业入境旅客人数将达2亿人次,外汇收入在580亿美元左右;国内旅游人数达1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8900亿元。
2021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这一切也使得行业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网络旅游公司的发展,开始进入实体旅游;而传统旅行社纷纷上线,不止是单纯的旅行社网络版,还开始介入酒店、机票预订业务,两者的界限开始模糊。
同时二者也在考虑利用双方的优势进行合作的事宜。
旅行社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