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1折形状 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1折形状 教案

《1.折形状》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心。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心。

2、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A4纸、胶水、蛋壳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照片,我们大家先来欣赏一下。

教师播放幻灯片。

(照片包括不同形状的电杆、房子的柱子、桌子腿、椅子腿等)
看后教师提问:这些物体虽然各不相同,但在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一个共同的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吗?(支撑重量)
教师谈话:这些物体在日常生活中都起到支撑总量的作用,那么,它们所能支撑的重物的重量相同吗?你觉得它们的支撑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四种基本形状。

(二)分析一些物体的形状以及这种形状的优势。

(出示幻灯片)它们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有什么好处?
(三)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大小关系。

1、谈话:纸是我们常见的材料,看看这张纸能承受自己的重力吗?显然不行,但我稍微改变一下它的形状,不但能承受它自己的重力,而且还能承受它自己两倍的重力。

说明了什么?这张纸改变了它的形状也就改变了它的承受力。

(边讲述边演示)
2、想一想:你能用一张A4的纸托起一块红砖吗?而且要保证离桌面有15厘米以上。

3、试一试:
(1)各人将纸折不同的形状。

(2)下面我们就先来预测一下相同的纸折成不同的形状,各种形状能承受几本书的重力。

(小组讨论,并填写在记录表中)
(3)怎样验证我们的预测呢?
(4)在我们折的不同形状的纸上一本一本的放上书本(一定要细心哟)直到支撑不了为止。

看每一种形状最大承受几本书的重力(并填写在记录表上)。

(5)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

(四)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

(五)教师演示。

(蛋壳的承受力)
三、拓展应用
谈话:留心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分析它们的原理,改进它们的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