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

5000t/d 回转窑中控(窑头)工操作手册回转窑中控操作和窑头工现场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稳定系统的热工制度这一重点来开展,在确保质量稳定和窑长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按回转窑操作原则和操作细节要求,加强系统工艺操作及调整管理,稳步提高产量。

一、回转窑操作原则1、系统的五稳保一稳:A、生料化学成分稳定;B、生料投料量稳定;C、煤粉化学成分稳定;D、煤粉喂料量稳定;E、机械设备运行稳定;确保烧成系统工况稳定。

2、操作中的五稳保一稳:A、生料投料量稳定;B、头煤喂料量稳定;C、尾煤喂料量稳定;D、系统用风稳定;E、窑速稳定;确保热工制度稳定。

3、需处理好的五个关系:A、处理好窑与分解炉用风的关系(三次风阀的调节);B、处理好窑与煤磨的关系;C、处理好窑与生料磨的关系;D、处理好余热发电与窑用风的关系(篦冷机用风);E、处理好生料入库与回灰入库的关系;4、稳定窑温,前后兼顾,先动风煤,后动窑速。

5、风煤需合理配合,合理使用,控制火焰长度、力度、位置。

6、均匀喂料,稳定窑速,保持物料负荷稳定。

7、注意维护窑皮,实现长期安全运行。

8、先提窑速后提产量9、禁止漏风现象。

8、三个班操作统一,也就是三班保一窑。

二、中控操作注意重点1 、分解炉出口温度。

2、窑电流。

3、生料喂料量及输料系统。

4、头、尾煤喂料量及输送系统。

5、窑前温度,熟料结粒。

6、C1 出口压力、温度、O2、CO、NO x 含量。

7、生料、熟料成分变化情况。

8、胴体温度及变化情况。

9、篦冷机冷却情况、料层厚度、篦板温度等。

10、窑头、窑尾收尘器入口温度、压力参数等。

11、各台套设备电机电流情况。

12、各处温度、压力情况。

三、窑头岗位工作重点1、看窑前火焰形状、力度、温度;2、看窑前熟料温度、带料高度、结粒情况,窑皮温度、平整度情况;3、看窑头罩内飞砂情况(篦冷机一段用风);4、看链斗机内熟料结粒、煅烧结晶、温度情况,窑皮掉落情况;5、看烟室缩口温度,结皮颜色。

6、检查窑胴体温度(窑此及耐火砖)、预热器下料和温度情况;7、检查各岗位工作情况和各台套设备运行情况。

四、回转窑各系统操作细节要求1、回灰系统A、回灰系统在点火后即将投料前开启,并入库。

B、增湿塔喷水系统的开停根据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而定,1 #窑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达180C时中控自动给定30HZ启动,到200C时中控自动给定50HZ (要注意使喷水系统处于备妥自动控制状态),2 #窑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达185 C时中控自动给定30HZ 启动,至U 195C时中控自动给定40HZ 200C中控自动给定50HZ 若温度不降可适当开启窑尾收尘入口冷风阀,必须保证收尘入口温度小于220 C o 喷水系统一般只在投、止料时,或正常投料生料磨一台未开时才开启。

C、为避免因喷水系统运行导致增湿塔底部湿底,造成回灰螺旋堵塞,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超高开始喷水时,要保证54.11 阀门开度大于30%以上。

2、生料均化及入窑系统A、止料操作:先将入窑提升机下52.18旁路阀门打开、52.17阀门关闭即可,然后利用空余时间停止均化库底及入窑设备。

B、当预热器出口无负压时,入窑分格轮和气动插板必须关闭,保护空气斜槽滤布和提升机钢丝胶带。

C、注意仓重变化,保持仓重在75吨左右。

D、生料均化库PLC工作顺序10秒3、窑设备A 、转窑或连续转窑,并适时开启液压挡轮系统。

当接中控通知脱辅传后,现场停辅传电机,脱辅传连轴器并及时通知中控工。

2)正常停窑操作:接中控通知挂辅传,在主传完全停止后,合上辅传连轴器,开启辅传电机,连续转窑。

300S ) )300S )(120S 、180S 、300S )在PLC 外部,工作时间分别为外区:4区、8区 内区:22区:24区120秒、180秒或300秒;两个区的过渡时间为 (10S ) (10S ) (10S) (120S 、180S 、300S )(120S 、180S 、300S )重新开始)B、窑胴体温度在》350C时开启冷却风机,<300C时停止冷却风机,并随窑的开停而开停(注意指挥现场岗位工)。

窑轮带与胴体垫块和挡块之间,每五天(定为每个班组第一个早班)加注一次润滑油,每次3您左右,三个轮挡均分。

C、窑头出现正压时,应立即退出看火电视。

D窑头燃烧器的调整,一般确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特殊情况需调整时必须向管理人员汇报。

止煤后,可将燃烧器尽量退出(-200伽),并用一次风机或冷却风机进行冷却,保护煤管头部。

E、窑头负压控制在-50〜-80Pa之间。

4、冷却及输送设备A、篦冷机的操作首先要注意产量与篦速、篦速与料层厚度、料层厚度与用风量之间的关系。

B、为较好地冷却熟料,防止“红河”现象的出现,篦冷机的操作宜采取厚料层、大风量方式(注意篦下压力和篦床推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风量以不长时间吹穿为准。

相应的各段篦速应根据料层厚度来进行调整,因此要求窑中控与窑中岗位加强联系,及时对应现场进行调整。

各段料层厚度:一段600〜700伽,二段500〜600mm,三段400〜500mm。

2室风压4500〜5000P Q5室风压3500〜4000Pa, 8室风压3000〜3500PQC、余热发电投入后,在尽量稳定二次风温(1100C )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一段篦速(10〜13次/每分),让熟料在二段冷却,提高余热发电中温区温度。

D窑产量与篦速要匹配。

因窑有出料不稳定的因素,在篦速控制上应保有适当富余能力,特别是在窑有冲料预兆时(如投料初期)和推篦冷机前部雪人时,应提前加快篦速,增加篦冷机用风量,加大窑头排风机风量。

E、为保证熟料急冷和二次风温,一般一段各室风机应开至70〜90%F、篦冷机前部的推雪人装置,一般每班应动作一次,防止堆雪人,在窑内结粒较差或掉窑皮时应增加频次。

督促窑中岗位加强篦冷机灰斗放料工作,杜绝灰斗积料过多造成篦冷机设备事故,或放料时因料过多造成链斗机负荷过大(也易造成设备事故)。

在链斗机负荷过大时,应及时调整篦冷机二、三段篦速进行控制。

G注意破碎机电流,防止大块物料过多卡死。

H、窑头收尘要注意入口温度的控制,在收尘入口温度达150 C时按进风顺续启动2〜3台冷却风机,并根据温度逐步增加风机数量(要注意使各风机处于备妥状态),必须保证收尘入口温度小于180C。

5、窑系统操作A 、点火的操作①长时间停窑后,在点火之前整个烧成系统都应联动试车,以免在投料时出现设备小故障而推迟投料,造成预热器系统温度偏高、旋风筒和下料管堵塞等不良工况的出现。

②冷窑点火,先准备好几个火把,再喷柴油点火。

此时煤管操作:一次风机先不开,直接喷油点燃后,煤管轴流风阀、中心风阀全开,旋流风阀关小(50%),适当放风,再开一次风机(电流控制在155A 左右)。

待火焰稳定后,适当、逐步加煤(以窑内尽量不出现暴燃现象,温度逐渐升高为准),并根据窑内温度,逐步关小轴流风、中心风,开大旋流风,稳定火焰。

至投料前头煤应在9〜12T/H,料入窑时头煤加至13〜14T/H。

点火前全开三次风阀,点火后启动尾排风机、窑尾收尘系统等设备,使窑头呈微负压状态,并防止预热器冒灰。

在喷入煤粉时应尽量保证煤粉的燃尽率,不能喷入过多,同时控制拉风,避免拉风过大而不易点燃。

根据烟室温度间隔转窑,每次转窑I/4,以免筒体弯曲变形。

当烟室温度达到400C时,启动入窑提升机生料均化系统设备,让生料循环。

当烟室温度达到750 C时,应用辅传连续转窑(如窑内物料过多,可采取转窑5 分钟、停止5 分钟的办法)。

如采用快速升温, 头煤在5T/H 以上,火焰燃烧稳定时,窑内10 米左右的火焰泛白,可采用辅传连转,加快升温。

当分解炉温度达到750〜800C,尾煤可点燃时,就可以用主传转窑,并根据温度逐步提高窑速(如新窑点火则不宜提得过高)。

如用柴油点火应不忙全部关闭油泵,但可适当调小阀门开度,待投料后基本正常才可停止供油(约0.5小时二次风温800C)。

③热窑点火时,如窑内温度较高(辅传转窑,熟料红中带白),可直接喷煤点火;如窑内温度较低(熟料暗红以下) ,直接喷煤点火燃烧不好,可少量喷油促进燃烧。

此时煤管可不调整或适当把旋流风开大,轴流风适当关小,待窑前温度升起来后,逐步恢复到正常阀位。

B、投料操作投料应根据窑尾温度(950〜1050C)和分解炉温度(800〜850C )窑皮发白来确定,注意炉温在投料前不得超过900 C。

在窑尾和分解炉达到要求,并且窑前窑皮(或耐火砖)有一点泛白、温度较高时,启动高温风机(应提前检查好)准备投料。

其它应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①各台设备已开启并运行良好(包括预热器顶设备);②预热器已检查清吹完毕;③生料喂料系统已按计划投料量带料运行(回库):④各岗位人员已就位。

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先关闭C1 出口冷风阀,开大尾排风机、高温风机,将C1出口负压调至2500〜3000Pa左右,即可投料:供尾煤一开入窑插板一关闭回库插板。

窑开始投料量应相对较高,一般不应低于设计产量的70%(300T/H 左右),防止预热器堵料。

当第一波料入窑后(2〜3 分钟),投料量迅速降至50〜60%(250T/H 左右),并适当降低窑速,将三次风阀关至正常阀位。

待窑况和分解炉状态稳住之后小幅增加拉风、提窑速、加喂料量,每次调整后应稳定一段时间(窑况好5 分钟左右,窑况差适当延长)再进行下一次调整,直到正常时的喂料量,在此基础上应尽量缩短在低喂料量的运行时间,因为在此期间极易发生塌料造成预热器系统的堵塞。

投料初期,头煤应比正常时高0.5〜1T/H,根据窑况逐步减少至正常喂煤量(一般1 小时内)。

煤管在投料前可逐步开大轴流风,并在投料后逐步将各风道恢复正常阀位。

篦冷机在熟料出窑后,也应保持较低篦速,并将5704、5705风机开大,以利于控制料层厚度提高二次风温、防止结块。

C 、换砖后的点火、投料、挂窑皮的操作新窑挂窑皮时(换砖30M 以上),一般采用正常生产时的生料粉较好,这样有利于形成窑皮。

因为在煅烧过程中,窑皮是一个动态平衡,即使有小部分垮落也易于及时补挂,但在挂窑皮期间切忌出现跑生料、烧流和欠烧等现象。

在换砖后要适当地进行烘窑操作,采取慢升温(50〜80C /h ),时间控制在12 小时以上,切忌温度激升造成耐火砖、浇注料爆裂。

在升温过程中,全开三次风阀,先用油烘1〜2 小时(注意控制油量),再加入煤粉采用油煤混烧,在烟室温度达600C 左右时可放约50 t生料入窑进行蓄热(放料时不需拉风)。

在升温后期,容易出现“烧流现象”,主要是因为窑内物料少、煤粉沉降造成的物料成分低引起,因此特别要注意观察窑前情况,在出现物料发粘、火焰处温度偏高等征兆时及时采取措施。

当窑尾温度达到750C时,开启液压挡轮用辅传连转,之后注意调节系统拉风(适当加大),加快烟室和分解炉升温,并防止窑内局部温度过高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