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整工艺原理试题库(新)

染整工艺原理试题库(新)

1. 浓色染样的日晒牢度往往比淡色染样的要(),而水洗牢度要()。

2. 溶液中电解质如食盐浓度增加会()染料的聚集。

3. 加热溶解配制的染液在放置过程中其吸收光谱曲线上会出现一个新的波峰,这是由于染料()所引起的。

4. 染色时最常用的助溶剂为()。

5. 直接染料染色后用阳离子固色剂后处理其目的是提高(),但往往会使()牢度有所降低。

6. 还原染料隐色体电位负值越大,还原倾向越()。

7. 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的利用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染色过程中()。

8. 1∶2型酸性含媒染料中的比例关系是指()的比。

9. 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时,等电点以下电解质起()作用,等电点以上电解质起()作用。

10. 两只染料拼混时,若要获得最佳配伍效果,其配伍性比值K 应()。

11. 染料能平均地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则此染料是(),全部吸收可见光波则是()。

12. 轧染中为防止染料泳移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防泳移剂等。

13. 一个水分子生成有四个氢键的结构,称为()结构,此时分子的能级()。

14. 在直接染料对纤维的染色中,半染时间差异很大,扩散速率高的,半染时间(),上染比较(),要达到同样的上染速率,扩散速率低的染料便需要()上染温度。

15. 还原速率低的染料可以()还原,还原速率高的染料可以()还原。

16. 和羊毛染色相比,酸性染料对聚酰胺纤维上染的pH相应较(),这说明酸性染料对聚酰胺纤维的亲和力比染羊毛的(),因此染料在聚酰胺纤维上更易发生()。

17. 暂溶性还原染料显色的必要条件为()和()。

18. 上染时,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到达(),再通过染料自身的分子运动,()到纤维表面。

19. 上染过程中,分散染料与涤纶纤维的分子间作用力为()、()。

20. 一般认为,染色熵成正值的现象是上染过程中,水分子混乱度(),类冰结构()而引起的。

21. 在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中,扩散速率()的染料,移染性能(),水洗牢度(),属于A类染料。

22. 还原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需用()在()溶液中将它们还原成隐色体才能对纤维上染。

23. 强酸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分子量(),含—SO3H(),对羊毛亲和力(),匀染性(),湿牢度()。

24. 在上染过程中,△H()O,所以升高温度会()平衡上染百分率。

25. 孔道扩散模型主要用于说明染料在()中的扩散特点,而自由体积模型主要用于说明染料在()中的扩散特点。

26. 保险粉之所以能使染料还原是因为其还原电位比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

27. 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分子量(),含–SO3H(),亲和力(),匀染性(),湿牢度()。

28. 腈纶纤维中的酸性基团含量不但直接关系到纤维的(),而且还影响染料在纤维中的()。

29. 染色过程中尿素是常用的()剂。

30. 暂溶性还原染料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时,染料上染后转化成原来的还原染料母体的过程叫()。

31. 分散染料采用高温高压染色工艺时,作为溶胀剂的是()。

32. 还原染料悬浮液轧染法汽蒸过程中要防止与()接触,其目的为()。

33. 在上染过程中,染料主要是以()状态在()进行扩散。

34. 上染过程中,染料与纤维间的分子间力为:直接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主要分子间力为()和();强酸性染料上染羊毛,主要分子间力为()。

35. 分散染料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和()三种36. 使用直接染料染纤维素纤维时,中性电解质起()作用。

使用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纤维时,中性电解质起()作用。

使用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纤维时,中性电解质起()作用。

37. 还原染料染色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是()、()、()、()。

38. 直接染料上染纤维素时,平衡吸附量随温度()、随染液浓度()和随电解质的加入()。

39. 阳离子染料腈纶浸染时,根据对染色温度的不同控制,常分为()染色法和()染色法。

40. 阳离子染料腈纶染色时,pH值对含强酸性基团腈纶染色影响(),而对弱酸性基团腈纶染色影响()。

41. 染料印花的工艺过程中,印花后需要进行()、()和()。

42. 颜料印花的色浆组分一般为()、()、()和()。

43. 按印花设备划分,印花方法有()、()、()和()。

44. 以印花工艺划分的印花方法有()、()、()等。

45. 糊料对染料的亲和力越大,上染率会();印花轮廓的清晰性与原糊的()有关。

46. 淀粉糊的表观给色量(),渗透性()。

47. 海藻酸钠成糊率(),给色量(),特别适合于()染料的印花。

48. 乳化糊色浆含固率(),主要用于()。

49. 合成糊料成糊能力很强,但()较差,需要与()拼混使用。

50. 色浆黏度指数越(),结构黏度指数越(),流体假塑流性越大。

51. 手工印花色浆的黏度指数往往比圆网印花的(),黏度要()。

52. 印制线条、小花纹等精致花纹时,应选用PVI值(),触变性较()和黏度较()的色浆。

53. 颜料印花的粘着剂主要决定产品的()和()等性能。

54. 评价颜料的一般性能有()、()、()和()。

55. 颜料印花时,交联剂的用量一般为色浆质量的()。

交联剂用量太高容易产生()现象。

56. 颜料印花所用的糊料要求()。

57. 活性染料的直接印花可以分为()和()两种形式。

58. 尿素在印花过程起()、()和()三种作用。

59. 防染盐S的化学名称是(),它是()剂,其作用是()。

60. 活性染料印花后水洗时先需要(),然后用热水洗和皂洗,防止()。

61. 还原染料印花工艺有()和()两种方法。

62. 还原染料全料法印花时所采用的原糊需要具有()和(),一般采用的原糊为()。

63. 活性染料防印印花工艺中,防印浆中可加入()或()阻止地色活性染料的固色。

64. 拔染印花中常用的拔染剂有()、()、()和()。

65. 拔染印花中常用色拔的主要是()和()印花浆。

66. 涤纶织物用分散染料印花,可采用的三种蒸化方法有()、()和()。

67.涤/棉混纺织物除了涂料印花外,可采用()与()两种同浆印花工艺。

68.氯化亚锡作为拔染剂时,一般需要加入(),防止氢氧化亚锡沉淀的产生,适合于()纤维织物和()的拔染印花。

69.分散染料的分子量大,则其升华牢度(),适合于()方法染色。

70.低能型分散染料,其分子量(),升华牢度()。

71.活性染料染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分别为()、()和()。

72.阳离子染料染色可采用的缓染剂种类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

73.缓染剂按作用机理可分()型和()两种。

74.还原染料染色方法有()和()。

75.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法容易产生()现象,原因之一是染色温度(),主要是防止还原染料发生()现象。

76.直接染料固色剂常用的有()、()和()。

77.强酸性染料吸附羊毛,其吸附等温线属于();而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其吸附等温线属于()。

78.染色温度越高,上染速率(),平衡上染百分率()。

79.分散染料染浓色产品时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去除浮色。

第三题简答题1. 试述提高浸染染色匀染性的基本措施。

2. 简述影响连续轧染染色均匀性的主要因素。

3. 影响染料溶液中染料聚集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4. 什么叫泳移?并指出其克服办法。

5. 染料对纤维的吸附等温线主要有哪三种类型,它们分别适合描述哪种纤维对哪种染料的吸附?6. 试述上染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决定上染速率的主要阶段是哪一步?7. 试分析影响染料扩散的因素,扩散速率与染色效果之间的关系。

8. 直接染料染色时,如何控制盐的用量及加入方式?9. 直接染料染色时,如何进行温度的调控?10. 还原染料上染过程包括哪些步骤?11. 元明粉在直接染料染棉纤维、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中各起什么作用,分析其作用原理。

12. 试分析温度对阳离子染料染腈纶上染速率的影响,实际工艺过程中如何控制其上染速率?13. 试比较1∶1型和1∶2型酸性含媒染料染色性能的异同点。

14. 画出弱酸性染料染蚕丝的[ D ] f ~ pH图,并分析其成因(用化学式表示)。

15. 说明暂溶性还原染料染棉织物卷染的工艺流程及作用。

什么是暂溶性还原染料?其显色条件如何?16. 什么叫固色率?分析影响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因素。

17. 简述直接染料阳离子固色剂固色的工作原理,常用固色剂有哪几类?18. 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法有几类上染方法?与染料的结构有何关联?19. 试分析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容易产生白芯现象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20. 什么叫阳离子染料染色饱和值、腈纶纤维染色饱和值和饱和系数?并指出它们对实际生产有何指导意义?21. 影响还原染料还原速率的因素有那些?过度还原有那些现象?22. 试分析影响分散染料溶解度的因素。

23. 分析涤纶分散染料碱性染色的优缺点。

24. 简述涤纶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25. 载体在涤纶分散染料染色中具有那些作用,并简述涤纶分散染料载体染色原理。

26. 试分析强酸性染料和弱酸性染料在结构与染色性能上有何不同?27. 试分析酸性染料与直接染料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异同?28. 弱酸性染料对锦纶染色时,影响染色速度和竭染率的主要工艺参数是什么?为什么?29. 试从羊毛和蚕丝的结构出发,分析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时如何控制温度?30. 试画出活性染料上染、固色速率曲线图,并简述染色特征值。

31. 简述印花后蒸化目的、原理及主要工艺因素。

32. 印花制版时如何根据加工产品花型要求选择丝网规格和控制刮刀因素?33. 活性染料印花应选择何种糊料?为什么?34. 颜料与染料在结构和应用性能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各有哪些优缺点?35. 颜料印花色浆的基本组成如何?各组成对产品的质量有何影响?36. 颜料的遮盖力的作用是什么?与哪些因素有关?37. 简述涤纶还原剂拔染印花、碱拔染印花的机理,举例说明印花工艺流程。

38. 还原染料印花时应选用什么糊料?为什么?第四题问答题1. 已知某一分散染料在90℃和120℃达到染色平衡时涤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水溶液中的染料浓度,试求90℃和120℃时的分配系数和亲和力(涤纶纤维的有效容积为0.2 l/kg)以及染色热和染色熵,分析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2. 叙述酸性媒染染料的染色原理,母体为偶氮结构的酸性媒染染料在分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写出化学结构式)3. 活性染料用浸染法对纤维素纤维染色时,影响固色率的因素有哪些?作简要说明。

试述碱剂用量对活性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固色率的影响情况?4. 已知腈纶纤维的S f = 1.2,试问下列处方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设染色饱和度为90%)5. 比较常用K、X、KN型活性染料对碱、酸稳定性的优劣,并解释之,指出最稳定的pH范围6. 设计涤/棉混纺机织物采用分散/还原连续轧染的工艺,要求双组分纤维同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