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整理复习。

例3通过小组讨论、实际事例、人物对话等形式呈现了“说一说、议一议、填一填、算一算”等活动,帮助学生对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例4第(1)题呈现了一组图形的设计流程,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案的设计过程。

在此基础上第(2)题则是让学生选图形设计图案,并交流设计方法。

在教学时,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堂活动”是对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第1题用数对表示座位,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略性,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第2题复习平移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

第3题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是进一步巩固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认识方向、确定位置的位置、描述线路图、用数对表示位置等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习图形与变换、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和图形的缩放等,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空间与图形这个领域的内容中,不但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知识,还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图形的变换等内容。

议一议:怎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你知道平面图形可以做哪些运动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全班交流。

(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先知道物体所在位置的方向和它与观测点的距离;图形的运动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和图形的缩放等。


二、知识梳理:
(一)图形与位置
课件出示第92页例3:
1、同学们,这是幸福村的平面示意图:一般地图是按怎样的方法绘制的?你能指出幸福村的四面八方吗?(指名上前指一指)
2、制作方向板,让学生填写完整。

组织学生核对,齐读。

3、 解决问题(1):说一说
学校、工厂、村长家、种植园分别在村委会的哪个方向?村委会分别在学校、工厂、村长家、种植园的哪个方向?(独立观察,指名回答)
两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主要取决于参照点的不同。

4、 解决问题(2):议一议
(1) 出示问题:从村委会到种植园怎么走呢?(指名回答)
(2) 请你任选一个地方为起点,说说从起点到另一个地方应该怎样走。

(同桌一问一答,指名上台边指边描述行走路线。


小结:确定参照点后,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5、 解决问题(3):填一填
先指名说一说:怎样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在表示第几行。

列数和行数应写在括号里,并用逗号隔开。

)接着让学生填空。

(反馈交流,集
体订正。


6、解决问题(4):算一算
学校到养殖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比例尺:
0 500 1000m
500×6=3000(m) 3000m=3km
(二)图形的运动
1、出示例4(1)
说一说下图图案的设计过程。

2、按要求画图形
(1)、轴对称
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生在方格纸上独立完成)画图形的另一半时应注意什么?(画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再找各对称点的位置,最后连线。

)(2)、平移
将得到的图形向右平移7格。

怎样确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先确定几个关键点,把这几个点按要求平移到指定位置后,再连线。


(3)、旋转
以A点为中心,将原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图形旋转时应注意什么?(旋转时要关注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平移与旋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4)、图形的缩放
把左图的正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之间什么有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5)、图案欣赏。

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4页“课堂活动”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确定列、行的标准,然后模拟书上的对话形式,根据数对猜好朋友。

老师可以用数对(a,5)和数对(5,a)加入游戏。

2、路线图
右面是从公园到商店的路线图。

(1)从公园到商店怎么走?
(2)说说从商店到桃园的路线。

3、完成教材第94页“课堂活动”第3题。

4、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确定位置:方向距离
轴对称
平移
图形的运动旋转
图形的缩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