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传质学PDF课件
o o o
的空气在风扇作用下冷却芯片。芯片最高允许温度为 85 C ,芯片与冷却气流间的平均表面 传热系数为 175 W m ⋅ K 。芯片顶面高出底板的高度为 1mm。
2
o
(
)
求:在不考虑辐射时芯片的最大允许功率是多少? 辐射 1-14、已知:宇宙空间 T0 ≅ 0K ,航天器的 Tw = 250K , ε = 0.7 。 求: q = ? 1-16、已知:太空中飞行的球状航天器 r = 0.5m , ε = 0.8 ,散热 Φ = 175W ,航天 器未接受任何宇宙辐射能。 求: Tw = ? 热阻分析 1-17、已知:一气体冷却器传热壁可看作平壁, δ = 2.5mm , λ = 46.5 W ( m ⋅ K ) , 气侧 h1 = 95 W
h = 29.1W (m 2 ⋅ K) 。
求:使曲轴冷却到与空气相差 10 C 时所需的时间。 3 - 15 、已知:一报警系统导线熔断报警,熔点为 500 C , λ = 210 W (m ⋅ K) ,
o o
ρ = 7200 kg m3 , c = 420 J (kg ⋅ K) ,初始温度为 25 o C , h = 12 W (m 2 ⋅ K) 。
多维导热 2-56、已知:矩形区域内的常物性、二维无内热源的导热问题。 求:分析在下列四种边界条件的组合下,导热物体为铜或钢时,物体中温度分布是否 一样: (1)四边均为给定温度;
(2)四边中有一个边绝热,其余三个边均为给定温度; (3)四边中有一个边为给定热流(不等于零) ,其余三个边中至少 有一个边为给定温度; 热阻分析 2-60、已知:如图,两块不同材料的平板组成的大平板。 求: Φ = ? 综合分析 2 - 64 、已知:苹 果如图放置,每天的发热量为 4000 J kg ,
求:当它突然受到 650 C 烟气加热后,为在 1min 内发出报警讯号,导线直径应限在 多大以下? 一维非稳态导热 (a)无限大平壁 3-21、已知:板 A、B 材料相同,厚度 A 是 B 的两倍。初温相同,冷流体与各表面的 h 为无限大。B 板中心的过余温度下降到初值的一半需 20min。 求:A 板达到同样温度工况需多少时间? 3-25 、已知:一航天器,壳体表面初温为 1000 C ,落入温度为 5 C 的海洋中,
1-5、已知:热水瓶瓶胆剖面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瓶胆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 真空,内胆外壁及外胆内壁涂了发射率很低的(约 0.05)的银。 求:试分析热水瓶具有保温作用的原因。如果不小心破坏了瓶胆上抽气口处 的密封性,这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导热 1-6 、已知:一砖墙的表面积为 12 m ,厚为 260mm ,平均导热系数为 1.5W/(m ⋅ K)。设面向室内表面温度为 25 C ,而外表面温度为-5 C 。
t f 1 = 20 o C , t f 2 = −20 o C
,
h1 = 10 W ( m 2 ⋅ K ) , h2 = 50 W ( m 2 ⋅ K ) ,
λ = 0.78 W ( m ⋅ K ) 。
求: Φ = ?
第二章
平板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2-2、已知:一冷藏室墙有三层构成,钢皮 δ = 0.794mm , λ = 45W/(m ⋅ K) ;矿渣 棉 δ = 152mm , λ = 0.07W/(m ⋅ K) ; 石 棉 板 δ = 9.5mm , λ = 0.1W/(m ⋅ K) 。
ρ = 840 kg m3 , d = 80mm , λ = 0.5 W (m ⋅ K) , 5 o C 的空气以
0.6 m s 的流速吹过, h = 6 W (m 2 ⋅ K) 。
求:计算稳态下苹果表面及中心的温度。
= 5650 W m3 , 2 - 66 、已知:长圆柱体 r = 2cm ,内热源 Φ
o o o
h = 1135 W (m 2 ⋅ K) 。壳体 δ = 50mm , λ = 56.8 W (m ⋅ K) , a = 4.13 × 10−6 m 2 s ,内
侧绝热。 求:落入海洋后 5min 时表面温度为多少?壳体壁面中最高温度为多少? (b)无限长圆柱 3-34 、 已 知 : 一 长 轴 , d = 170mm , 初 温 为 17 C ,
o
h = 10 W (m 2 ⋅ K) 。
求:饮料到达 10 C 所需的时间。 半无限大物体
3 3-54、已知:有一块厚材料,初温为 30 C , ρ = 2200 kg m , c = 700 J (kg ⋅ K) , o o
3
c = 2550 J (kg ⋅ K) ,初温为 25 o C 。 t∞ = 425 o C , h = 6.5 W (m 2 ⋅ K) ,经过 4 小时 50
分 24 秒后,木块局部地区开始着火。 求:此种材料的着火温度。 3-49、已知:一易拉罐饮料,初温为 30 C ,物性可按水处理,罐的直径为 50mm,高 为 120mm , 罐 壳 的 热 阻 可 以 忽 略 。 罐 中 饮 料 的 自 然 对 流 可 以 忽 略 , t∞ = 5 o C ,
o o
2
求:此砖墙向外界散失的热量。 1-7、已知:一炉子的炉墙厚 13cm,总面积为 20 m 2 ,平均导热系数为 1.04W/(m ⋅ K),内 外壁温分别为 520 C 及 50 C 。 求:通过炉墙的热损失。如果所燃用的煤的发热值为 2.09 × 10 kJ/kg,问每天因热量损
4 o o
第一章
绪论
热传递方式辨析 1-1、已知:如附图所示的两种水平夹层。 求:试分析冷、热表面间热量交换的方式有何不同?如果要通过实验 来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哪一种布置? 1-2、已知:一个内部发热的圆球悬挂于室内,如附图所示三种情况。 求:分析 1)圆球表面热量散失的方式;2)圆球表面与空气之间的热 交换方式。
失要用掉多少千克煤? 对流 1-9、已知: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 壁平均温度 tw =69 C ,空气温度 t f =20 C ,管子外径 d =14mm,加热段长 80mm,输入加 热段的功率为 8.5W。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 求: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多大? 1-11、已知:一长、宽各为 10mm 等温集成电路芯片安装在一块底板上,温度为 20 C
λ = 1.15 W ( m ⋅ K ) 。其它条件不变。
求: k = ? 传热过程及综合分析 1-27、已知:黑体表面 1、2 组成的空腔厚度远小于高度与宽 度 , 平 板 δ = 0.1m ,
λ = 17.5 W (m ⋅ K) 。 tw1 = 27 o C ,
tw 2 = 127 o C 。
求:稳态工况的 t w3 = ? 1-28 、 已 知 : 玻 璃 窗 尺 寸 为 60cm × 30cm , δ = 4mm ,
tw = 40 D C ,保温层外 h = 30W/(m 2 ⋅ K) 10 个球罐所必须配备的制冷设备的容量。 变截面、变导热系数问题 2-27、已知:某平板厚 25mm,两侧面分别维持在 40 C 及 85 C ,Φ = 1.82kW ,导
o o
热面积为 0.2m 。 求: (1) λ = ? (2) 设 λ = λo (1 + bt ) 变化 (其中 t 为局部温度) 。 为了确定上述温度范围内的 λ0 及 b 值,还需要补充什么量?给出此时确定 λ0 及 b 值的计算式。
−4 厚 30mm 的隔热材料,其 λ = 1.8 × 10 W/(m ⋅ K) 。
ti=-195.6 ℃ , to=25 ℃ 。 液 氮 的 气 化 潜 热 为
199.6kJ/kg。 求:液氮每天的蒸发量。 2-18、已知:一批液化石油气储罐,ti=-40℃, d=2m。罐外厚 1mm 的夹层中流经制冷剂。夹层外是 厚 为 30mm 的 保 温 层 , λ = 0.1W/(m ⋅ K) 。 习题 2-18 题解示意图
A = 37.2m 2 , t f 1 = −2 D C , t f 2 = 30 D C , h1 = 1.5W/(m 2 ⋅ K) , h2 = 2.5W/(m 2 ⋅ K) 。
求:每小时的Φ=? , t1 = 180 C , t2 = 30 C ,空 2-8、已知:如图,δ远小于 d。
D D
气隙的导热系数可分别按 t1、t2 查取。忽略辐射。 求:空气隙的存在给导热系数的测定带来的误差。 圆筒体 2-10、已知:外径 d=50mm 的蒸气管道, tw1 = 400 C ,包覆有
(m
2
⋅ K ) ,水侧 h2 = 5800 W ( m 2 ⋅ K ) 。
求:各环节的单位面积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 k 。且指出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 程,应首先从哪一环节入手? 1-18 、已知:上题中,若气侧结灰 2mm , λ = 0.116 W ( m ⋅ K ) ;水侧结垢 1mm ,
o
δ = 40mm 、 λ = 0.11W/(m ⋅ K) 的矿渣棉,其外为 δ = 45mm 、 λ = 0.12W/(m ⋅ K) 的煤灰泡沫砖,外壁温 tw 2 = 50 o C 。
求:检查矿渣棉与煤灰泡沫砖交界处的温度是否超过允许值?增加煤灰泡沫砖的厚度 对热损失及交界面处的温度有什么影响? 2-13、已知:外径 d=100mm 的管外包两层绝热材料,其内外表面总温差不变,每层δ =75mm, λ A = 0.06W/(m ⋅ K) , λB = 0.12W/(m ⋅ K) 。 求:A 在内层和 B 在内层两种方法对保温效果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平壁的情形是否存 在? 球壳 2-17、已知:一储液氮的圆球 r=300mm,包有
tw = 37 o C , λ = 0.42 W (m ⋅ K) ,过程处于稳态。
求:最大温差。
第三章
集总参数法分析
非稳态导热
A = 870cm , c = 418.7 J (kg ⋅ K) , 3-14、 已知: 一含碳 0.5%的曲轴, 质量为 7.84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