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 ,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 。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
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测质量。
在4°C时1厘米
3的纯水的质量是_______。
2、测量长度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_______决定的,所需达到的准确程度跟
_______有关系。
4、用最小分度值是毫米的直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用米作单位,那么
小数点后面有_______位数。
5、测量方法不正确,会产生_______。
如果测量方法正确,测量值与真实
值之间
还有差异,这个差异叫_______,它的产生跟_______和_______有关。
6、某同学用最小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一个物体的长度,
读数分别是15.12厘米、15.14厘米、15.13厘米、15.12厘米,那
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_______厘米。
7、调节托盘天平的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
(2)把游
码情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点上。
(3)旋动横梁上的_______,使指针
对准刻度盘中央。
8、移动天平标尺上的游码作用是相当于向天平_______盘里加_______。
二、判断题
1、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越小,表示被测的量越小。
()
2、对任何物理量的测定,都是越准确越好。
()
3、水结成冰,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
4、只要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
5、测量中的估计值是估计的,但能反映准确程度的,所以记录时不能少。
()
三、选择题
1、在配窗玻璃时,需要测量玻璃的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是()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D、米
2、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
说明:()
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
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
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3、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甲的记录是23.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063厘米。
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
A、甲
B、乙
C、都符合
D、都不符合
4、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钢球,要较正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应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A、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
B、厘米刻度尺和三角板
C、毫米刻度尺和卷尺
D、厘米刻度尺和卷尺
6、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是()
A、采用正确测量方法
B、只要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C、只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D、既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又多次求其平均值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物体无论放在赤道还是北极,它的质量是不变的。
但若放到月球上,它的质量就要改变
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质量就越大
C、只有放在法国巴黎时,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才是1千克
D、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木块,无论放在任何地主,它们的质量都相等
8、把长、宽、高分别为1分米的铁块冷压成长1米、宽0.3米的薄板,则()
A、铁块的形状和质量变了,体积不变
B、铁块的形状和体积变了,质量不变
C、铁块的体积和质量不变,形状变了
D、铁块的体积、质量和形状都变了
9、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四、问答题
一架天平的砝码不够用了,是否可以借用另一架天平的砝码?称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是否只是为了方便?与天平上的游码的作用是否有关?
27只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有一只因质量偏小不合格。
用无砝码的天平测量找出不合格钢珠。
想想看,用什么方法,至少要几次才一定能找出这只不合格的钢珠。
五、计算题
1、铁块长6.5厘米,宽0.2分米,厚25毫米,质量为260克,问:
这块铁的体积是多少千米3?
1米3的铁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答案]
一、
1、米,千克,刻度尺,天平,1千克
2、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测量要求
3、2.3,23.0
4、4
5、错误,误差,测量工具,测量的人
6、15.13
7、水平,0,调节螺母
8、右,小砝码
二、
1、×
2、×
3、√
4、×
5、√三、
1、A
2、C
3、A
4、A
5、D
6、D
7、D
8、B
9、C 10、D
四、省略
五、
1、3.25×10-5米3,8×103千克
2、0.05厘米,94.2厘米,1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