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8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10.尹青松(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5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项目简介
血液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苯及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职业有害因素对造血系统的损伤是其重要发病因素之一。我国已明确将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列为法定职业性肿瘤。尽管对部分血液肿瘤的诊治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复发耐药仍是治疗的难题。由于血液肿瘤患者体内往往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与血液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鉴定血液肿瘤病人免疫缺陷相关标志物和寻找逆转的治疗方式是亟待发展有效的诊治新策略。我们首先对血液肿瘤患者在不同疾病状态下T细胞克隆的改变特点、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T细胞受体(TCR)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抗白血病T细胞克隆,深入了解血液肿瘤患者T细胞免疫缺陷和TCR信号通路异常的分子机制,对获得抗血液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新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2.吴秀丽(研究员、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二、三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3、5、7、9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是国家发明专利1的发明人之一。)
3.翁建宇(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二、四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2、3、8篇代表性论文的作者。)
6.徐玲(博士后、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二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6、8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7.金真伊(博士后、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二、三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8.王亮(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9.耿素霞(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二、四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2、3、8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之一。)
3首次发现一种与AML难治复发相关的新型的PD-1+ FoxP3+ γδ T细胞亚群(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4首先发现血液肿瘤患者T细胞活化存在缺陷,明确了T细胞缺陷中TCRζ调控的分子机制;率先在国内外提供通过TCRζ基因转导和多种细胞因子组合两种途径上调AML病人T细胞信号通路TCRζ链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分析T细胞的功能活化和恢复情况。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论文1:Jin Z#, Luo Q#, Lu S, Wang X, He Z, Lai J, Chen S, Yang L, Wu X*, Li Y*. Oligoclonal expansion of TCR Vδ T cells may be a potential immune biomarker for clinical outcome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J Hematol Oncol, 2016, 9-126
主要创新性贡献如下:
1通过TCR亚家族基因谱系分析明确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克隆谱,首次报道了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外周血T细胞克隆增殖的变化特点,首次发现了CML相关的T细胞新克隆;
2首先分析了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TCR γδ亚家族的谱系分布、谱系表达模式及T细胞克隆性增殖情况;首次发现可用于AML预后预测的TCR γδ T细胞克隆(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首次发现供者TCR Vδ4克隆与维持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缓解状态相关;
5首先报道CML相关Vβ21+ T细胞克隆的结构特点,构建了TCR Vα13:ζ-IRES-Vβ21:ζ重组质粒,并证实其效应(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210214549.1);同时还构建了多种特异性TCR基因重组质粒,并转入CML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调T细胞活化功能和特异性抗CML杀伤活性。
该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3篇(总IF:106.169,总引用量314次,SCI引用量223次),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1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多次并做专题报告,促进了血液肿瘤相关T细胞免疫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所建立的系列分析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鉴定并构建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克隆的方法和技术平台,可用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T细胞免疫评估以及对免疫治疗效应的判断,也可用于发现新的免疫标志物或免疫治疗靶点以及获得新的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治疗策略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已在国内多个临床单位和科研机构应用,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
4.陈少华(高级实验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五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之一,是国家发明专利1的发明人之一。)
5.查显丰(副主任技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四、五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3~6、9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是国家发明专利1的发明人之一。)
2018
(科技进步奖)
项目名称
抗白血病T细胞克隆的鉴定及其在血液肿瘤诊治和预后中的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单位1暨南大学
单位2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李扬秋(研究员、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五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是国家发明专利1的第一发明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