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

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在图1-1中,各断路器处均装有继电保护装置P1~P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当k1点短路时,根据选择性要求应由哪个保护动作并跳开哪个断路器?如果6QF 因失灵而拒动,保护又将如何动作?(2) 当k2点短路时,根据选择性要求应由哪些保护动作并跳开哪几个断路器?如果此时保护3拒动或3QF 拒跳,但保护P1动作并跳开1QF ,问此种动作是否有选择性?如果拒动的断路器为2QF ,对保护P1的动作又应该如何评价?图1-1网络图答:(1)当k1点短路时,根据选择性要求保护P6动作应跳开6QF ,如果6QF 拒动,由近后备保护P3、P5动作跳开3QF 、5QF ,或由远后备保护P2、P4的动作跳开2QF 、4QF 。

(2)当k2点短路时,根据选择性要求应由保护P2、P3动作跳开2QF 、3QF ,如3QF 拒动,保护1动作并跳开1QF ,则保护P1为无选择性动作,此时应由保护P5或保护P4动作,跳开5QF 或4QF 。

如果是2QF 拒动,则保护P1动作跳开1QF 具有选择性。

第二章:1. 1.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是如何确定的?常用的接线方式有哪几种?答:(1)电流互感器TA 采用减极性标示方法,其一次绕组L1-L2和二次绕组K1-K2引出端子极性标注如图2-1(a )所示,其中L1和K1,L2和K2分别为同极性端。

如果TA 的端子标志不清楚,可用图2-1(b )所示接线测定判定出同极性端,如果用图2-1(b )中实线接法U =1U -2U ,则电压表U 所接测定判断出同极性端,如虚线接法,则U =1U +2U ,电压表U 所接两个端子为异极性端。

(2)电流互感器TA 常用的接线方式有完全星形接线、不完全星形(两相V 形)接线、两相电流差接线和一相式接线。

2.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有何用途?怎样进行10%误差校验?答:电流互感器额定变比TA K 为常数,其一次电流1I 与二次电流2I ,在铁芯不饱和时有2I =TA K I 1的线性关系,如图2-2(a )中直线1所示。

但当铁芯饱和时,2I 与1I 不再保持线性关系,如图2-2(a )中曲线2表示。

继电保护要求在TA 一次电流1I 等于最大短路电流时,其变化误差要小于或等于10%,因此可在图2-2(a )中找到一个电流)(101m I b ⋅自b I ⋅1点做垂线与直线1和曲线2分别交于B 、A 点,且BA =0.1)(111TA K I I I =''。

如果TA 一次电流b I I ⋅≤11,则TA 变比误差就不会超过10%。

由于TA 变比误差与其二次负荷阻抗有关,为便于计算,制造厂对每种TA 都提供了在10m 下允许的二次负荷al Z ,曲线)(m 10al Z f =就称为TA 的10%误差曲线,用10%误差曲线也可方便的求出TA 在满足误差不超过10%的最大允许负荷阻抗。

如图2-2(b )所示,已知1-10m 后,可以从曲线上查出允许负荷阻抗1al Z ⋅大于实际负荷阻抗L Z 则误差满足要求。

3.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有几级?和二次负荷有什么关系?答: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级有0.2、1.0、3.0、10、B 级,由于TA 误差与二次负荷有关,故同一台TA 在使用不同准确度级时有不同的额定容量,或者说带负荷越大,其准确度级越低。

4.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为什么要严防二次侧开路?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为什么要严防二次侧短路?答:(1)TA 正常运行时,二次电流产生的磁通势起去磁作用,励磁电流很小,铁芯中总磁通很小,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不超过几十伏,如果二次侧开路,二次电流的去磁作用消失,其一次电流完全转变为励磁电流,引起铁芯内磁通剧增,铁芯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加之二次绕组匝数很多,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二次绕组两端产生很高电压,可达数千伏。

不但要损坏二次绕组绝缘,而且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再者由于铁芯中磁通密度剧增,使铁芯损耗加大,严重发热,甚至烧坏绝缘。

因此TA 二次绕组不允许开路,故在TA 二次回路中不能装设熔断器,二次回路一般不进行切换,若要切换应先将二次绕组短接。

(2)电压互感器是一个内阻极小的电压源,正常时负荷阻抗很大,相当于开路状态,二次侧仅有很小负荷电流,当二次侧短路时,负荷阻抗为零,将产生很大短路电流,将电压互感器烧坏,因此,TV 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5.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线有哪几种方式?答:TA 二次绕组接线方式有:①完全星形接线;②不完全星形接线;③两相电流差接线;④三角形接线;⑤一相用两只电流互感器串联或并联接线。

6.某一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600/5。

其一次侧通过三相短路电流5160A ,如测得该电流互感器某一点的伏安特性为2U =150V ,N I =3A ,试问二次接入3Ω负荷阻抗(包括电流互感器二次漏抗及电缆电阻)时,变比误差能否超过10%?答:TA 等值电路如图2-3所示,已知TA 励磁电流N I =3A ,2U =150V ,故障电流折算到TA 二次侧为A K I TA 431205160I 11===' 又 Ω=3Z L ,V Z I I L N 1203)343()(U 12=⨯-=-'=',而实际伏安特性V 150U 2=,N I =3A ,现在V 120U 2='﹤V 150U 2=,N I '﹤3A 。

现在N I '按3A 计算则A I I I N 4034312=-='-'=。

此时变比误差%98.6%1004340-43I%=⨯=∆﹤10%合格。

图2-3 TV 等值电路图7.何谓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接线?答:用三只同型号相同变比的TA 二次绕组同极性端子连接后再接入零序电流继电器KAZ ,如图2-4所示,则流入继电器中电流为[])(131)()(I 0r mCmB mA TATA TA mC mB mA C B A c b a I I I K K I K I I I I I I I I I ++-=++-++=++=当三相对称时,0I =0,即0I A =++CB I I ,则r I 为unbmC mB mA TAI I I I K -=++-=)(1I r 式中unb I为不平衡电流是由三个TA 励磁特性不同引起的。

当发生单相接地或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可获得零序电流,因此这种接线也成为零序电流滤过器的接线。

图2-4用三个TA 构成零序电流滤过器8.用向量图分析负序电压过滤器通入正序电压时输出电压大小。

(113X R =、2231X R =)答:9.用向量图分析负序电流过滤器通入正序电流时输出电压大小。

(K n R l 3=)答:由以上分析可知:)3()(11111K n RI I I jK R I n U lA CB A l mni-=--=∙∙∙∙∙=0由以上分析可知:∙∙∙∙∙∙=+=--=222222)3()(1A ll A C B A l mniI n R K n R I I I jK R I n U第三章:1.比较电流电压保护第Ⅰ、Ⅱ、Ⅲ段的灵敏系数,哪一段保护的灵敏系数最高和保护范围最长?为什么?答:电流电压保护第Ⅰ段保护即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其灵敏系数随运行方式变化而变化,灵敏系数和保护范围最小。

第Ⅱ段保护即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其灵敏性有所提高,保护范围延伸到下级线路一部分,但当相邻线路阻抗很小时,其灵敏系数也可能达不到要求。

第Ⅲ段保护即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其灵敏系数一般较高,可以保护本级线路全长,并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2.相间短路电流、电压保护中第Ⅰ、Ⅱ、Ⅲ段各有什么办法提高其灵敏系数?为什么可以提高灵敏系数?答: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第Ⅰ段无时限电流速断的灵敏系数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很大,运行方式变化大,则灵敏系数可能不满足要求。

可采用第Ⅱ段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提高其灵敏系数,但是当相邻线路阻抗很小时,灵敏系数也可能不满足要求。

可采用电流电压连锁速断保护提高其灵敏系数,但是当运行方式改变较大时,灵敏系数也要减小。

第Ⅲ段过电流保护的灵敏系数一般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在长距离、重负荷的输电线路上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3.如图3-1所示电网中,线路WL1与WL2均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当在线路WL2的首端k 点短路时,都有哪些保护启动和动作,跳开哪个断路器?答:在WL2首端k2点发生短路,三段过流保护都启动,只有保护2动作,跳开2QF 。

图3-1 网络图4.电流保护采用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时,若将C 相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如图3-2(a )所示,试分析三相短路及A 、C 两相短路时继电器1KA 、2KA 、3KA 中电流的大小。

答:两相三继电器接线在C 相TA 极性接反时,发生三相短路时和A 、C 两相短路时电流分布如图3-2和图3-3所示。

(1)三相短路时从图3-2(a )中可知电流继电器1KA 和2KA 通过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相电流值,而3KA 中通过电流为相电流值的3倍。

(2)A 、C 两相短路时(如图3-3所示),1KA 、2KA 通过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相电流值,而3KA 中通过电流为c a I I +,由于a c I I -=,所以ca I I +=0,即3KA 中通过电流为零。

图3-2电流互感器TA接线及电流分布(a)三相短路时的电流分布;(b)电流向量图图3-3TA接线及AC两相短路时电流分布(a)两相短路时的电流分布;(b)电流向量图6.如图电网,已知保护1采用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保护2采用电流速断保护,且Z DZ2=0.8Z BC;试计算保护1整定计算所用的最小分支系数K fzmin和最大分支系数K fzmax。

答:K fzmin =1.2*14/(14+14)=0.6 K fzmax=17.如图电网,已知保护1采用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保护2采用电流速断保护,且Z DZ2=0.8Z BC;试计算保护1整定计算所用的最小分支系数K fzmin和最大分支系数K fzmax。

答:Kfzmin =(1.2x18)/(18+18)=0.6 Kfzmax=18.保护1拟定采用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设K k′=1.25;K k″=1.1;试计算该保护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并校验保护的灵敏度。

答:IⅡDZ=1.1*1.25*310=426.3A K L=690/426.3=1.62>1.3 动作时间取0.5S。

9.保护1拟定采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设K k=1.2 K zq=1.5 K h=0.85;保护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2.5秒;流过保护1的最大负荷电流为90A;试计算保护1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并校验保护的灵敏度。

答:IⅡI DZ=1.2*1.5*90/0.85=190.6AK L=690/190.6=3.62>1.5K L=300/190.6=1.57>1.2tⅡ=2.5+0.5=3S10.保护1拟定采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设K k=1.2 K zq=1.5 K h=0.85;保护2和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分别为2秒和2.5秒;流过保护1的最大负荷电流为151A;试计算保护1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并校验保护的灵敏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