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地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1]。
众所周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大学的公共必修课。
而我个人则认为,它其实是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必修课。
活在当下的我们,就必须对我们自己的国家的思想政治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内容以及发展进程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关键词:思想政治,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祖国统一,外交
前言: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着手于现在,放眼于未来。
在课堂中,我们学习,思考,进步,逐步升华个人思想政治素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伟大的意义奠定了它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可动摇的地位,探索其现实意义,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认识它的同时体会到它的强大生命力,深切感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从真正意义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不再只局限于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而是更贴近生活,而且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听觉与视觉上的冲击。
动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课件,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像是一种享受,一种思想上的交流。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认为几乎所有正确的思想政策都是以总结历史经验,基于长远来看,基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看而确定的。
我国的思想政策的共通之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现今来讲,毛泽东思想并不是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而是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它至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有它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
在当时那特定的棘手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先进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历史便是真理的最好注解。
毛泽东思想对我们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毛泽
东思想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引了光明的方向,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
而今,现实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促使人们通向精神文明;为迷茫的人,指明了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道路;教会了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重要性;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的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帮助我们国家更好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告诉了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性等等。
在如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3]。
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第二个具体的升华。
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那么,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呢?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特色”,则是代表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独特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主要表现在: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具有先进性、创新性,不是原样照搬的,框框条条的,死守教条的,停滞不前的,而是进步的、前进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必须在原因事物的基础上,根据其实际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4]。
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静止的,而是逐渐丰富创新的。
换句话说,这是一条通向光明的共产主义的探索之路。
我们的每一步都是在向共产主义靠近,为了我们的最高理想。
目前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5]。
这一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祖国统一、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内容。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在当代物质丰富,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浮躁拜金的社会,出现了各类问题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有人为了追求财富,而没有社会公德心,不顾其他人的生命健康,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感到恐慌;有人为了自己一时兴起的愉悦,将别人的图片发到网上,不顾他人的感受,从而侵犯他人权利;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再敢帮助摔倒在地的老人;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救助摔倒、甚至被车碾过的小孩子……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心、我们的社会怎么了?诸多的问题都表明,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对我们如今社会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急需加强,为了改变当今令人忧心的社会状况,我们都需要在精神方面得到指引,努力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纯粹的心灵,做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一首歌的歌词所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其次,祖国统一,也是一直以来的热点话题。
祖国统一,和平统一。
首先,我们的立场是坚定的。
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了个别地区的更好发展,我们还实施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
在国土回归上,我们的态度是强硬的,我们的做法是理智的、和平的,但也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武力强制回收。
如今,香港澳门都已经回归祖国。
但是,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这方面存在着各种阻力,台湾方面以及其他国家的不合理干涉。
我们坚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这是我们的首选,但也不排除武力回收。
总之,祖国统一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决不允许任何的国家以任何理由以及任何方式介入与干涉。
我们全体中国人要众志成城、排除万难、理性爱国,让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这一直以来也都是我们的梦想,总会实现的。
还有在外交方面,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们主张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互相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最近关于钓鱼岛的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激起了老百姓的爱国热情,许多老百姓做出了对附属于日本的事物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这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政府对该事件所持的态度,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甚至有人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钓鱼岛是中国的,我们党在这方面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我们要跟着党的领导,走和平外交之路来捍卫自己的主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就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发展的进程[6]。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避免二次错误,坚持以往正确的思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结束语:经过这个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学习,不敢说思想上有多大的进步或者升华,但却使我该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它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重大意义。
但是目前来讲,我对其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希望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教育。
总之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个人的追求,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秉持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认真负责地处理好个人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为国家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张静如、李向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理论参考》2009年第11期
[2]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3]《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
[4]徐崇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5]贾建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基础》,《理论视野》2008年第11期
[6]郭建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