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行政执法知识讲座汇总

水行政执法知识讲座汇总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 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 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 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 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为依据。 •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我国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和创制机关

现代水法的产生
• • • • • • • • (1)1949-197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国家制定了许多发展 水利事业的政策。 1954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规定,水流属于全民所有。 (2)1979-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以前,称为建设与管理期。 七十年代未,总结历史经验,为了加强水利管理,水利部开始组织起草《水 法》、《水土保持法》。 陆续颁布了《河道堤防工程管理通则》、《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条例》等水行 政管理规章。国家先后制定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水污染防治法》等。 (3)1988-2002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之前。 1988年1月21日,全国六届人大24次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依法治水的新的时期,水利法制建设有计划、 有步骤全面展开。 此后,国家陆续颁布了《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 一批水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水法规体系。 (4)2002年8月29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以来。 2002年8月29日又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于2002年10月1 日起施行,这以后国家又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水法规,使中国逐步地走上 了依法管理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道路。
水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重庆文才律师事务所 唐勇律师
• • • • • •


• • • •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 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 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物体的;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或者高杆植物的;修建围堤、 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的;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以外的区域倾倒砂、石、土、矸石、尾矿、废 渣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按照倾倒数量处每立方米十 元以上二十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清理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清理能力的单 位代为清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六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且防洪法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 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障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的 ; (二)围湖造地或者未经批准围垦河道的。 四、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 第十九条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构)筑物,倾倒土石、尾矿、垃圾、弃渣,从事影响河势稳定、 危害河道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 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 禁止设置拦河渔具,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河道主 管机关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障碍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处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赔偿 损失。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排除阻碍或 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的; (二)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 洪的活动的; (三)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的。
执 法
• 广义的执法包含了法的遵守、法的适用和法的执行。 法的遵守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的行为。法的适用指的是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适用法 律对有关案件作出处理的活动。法的执行指的就是国家行 政机关依法对行政事务,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管理的活动,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执法。 • 水行政执法是执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行政主 管部门依法对水利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水行政执法 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行政执法就是各级水 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水利事务进行管理的 行为,包含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确认、 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狭义的水行政执法 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行政处罚。
我国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和创制机关
• • • • • • • 3、规章 分为行政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类。 行政规章由国务院政府以及省会所在地的市和 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 4、规范性文件是指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有关文件。 通常对于规范性文件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 广义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属于法律范畴(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团体、组织制定的具有 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总和(包括狭义的规范性文件)。 狭义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指法律范畴以外的其他具有约束力的非立 法性文件。目前非立法性文件的制定主体非常之多,例如各级党组织、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 法院、检察院等。
• 1、法律: 包含根本法、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泛指宪法、法律、法 规和国家制定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委会根据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 2、法规:是专指某些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分为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 其中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或认可; •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的厦门、深圳等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制定。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简称特定的省辖市) 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必须经省人大 常委会批准后才能施行。 •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并分别报全国、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