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目录实验1 电话用户接口模块实验 (3)实验2 电话用户信令的产生与观测实验 (9)实验3 双音多频(DTMF)接收与检测实验 (15)实验4 时分交换(MT8980)实验 (20)实验5双音多频(DTMF)接收与检测实验 (23)实验6用户话路PCM编译码实验 (28)实验1 电话用户接口模块实验一、实验目的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2.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和实验,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二、实验原理在现代电话通信设备与程控交换机中,由于交换网络不能通过铃流、馈电等电流,因而将过去在公用设备(如绳路)实现的一些用户功能放到“用户电路”来完成。
用户电路也可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
任何交换机都具有用户线接口电路。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在实现上的最大压力是应能承受馈电、铃流和外界干扰等高压大电流的冲击,过去都是采用晶体管、变压器(或混合线圈)、继电器等分立元件构成,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在国际上陆续开发多种模拟SLIC,它们或是采用半导体集成工艺或是采用薄膜、厚膜混合工艺,并已实用化。
在实际中,基于实现和应用上的考虑,通常将BORSCHT功能中过压保护由外接元器件完成,编解码器部分另单成一体,集成为编解码器(CODEC),其余功能由所谓集成模拟SLIC完成。
在布控交换机中,向用户馈电,向用户振铃等功能都是在绳路中实现的,馈电电压一般是-60V,用户的馈电电流一般是20mA~30mA,铃流是25HZ,90V左右,而在程控交换机中,由于交换网络处理的是数字信息,无法向用户馈电、振铃等,所以向用户馈电、振铃等任务就由用户线接口电路来承担完成,再加上其它一些要求,程控交换机中的用户线接口电路一般要具有B(馈电)、O(过压保护)、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T(测试)七项功能。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的功能可以归纳为BORSCHT七种功能,具体含义是:(1)馈电(B-Battery feeling)向用户话机送直流电流。
通常要求馈电电压为—48伏,环路电流不小于18mA。
(2)过压保护(O-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过压过流冲击和损坏电路、设备。
(3)振铃控制(R-Ringing Control)向用户话机馈送铃流,通常为25HZ/90Vrms正弦波。
(4)监视(S-Supervision)监视用户线的状态,检测话机摘机、挂机与拨号脉冲等信号以送往控制网络和交换网络。
(5)编解码与滤波(C-CODEC/Filter)在数字交换中,它完成模拟话音与数字码间的转换。
通常采用PCM编码器(Coder)与解码器(Decoder)来完成,统称为CODEC。
相应的防混叠与平滑低通滤波器占有话路(300HZ~3400HZ)带宽,编码速率为64kb/s。
(6)混合(H-Hyhird)完成二线与四线的转换功能,即实现模拟二线双向信号与PCM发送,接收数字四线单向信号之间的连接。
过去这种功能由混合线圈实现,现在改为集成电路,因此称为“混合电路”。
(7)测试(T-Test)对用户电路进行测试。
模拟用户线接口功能如图:三、实验步骤(1)打开试验箱右侧的开关。
(2)电话A的J301接上电话单机。
(3)用示波器分别观察TP301,TP302,TP306在摘挂机时的工作电平变化。
四、实验结果(1)TP301 , TP302挂机(2)TP301 , TP302摘机(3)TP301 ,TP306挂机(4)TP301 , TP306摘机(5)TP302 , TP306挂机(6)TP302 ,TP306摘机五、实验心得在实验中进一步熟悉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有很多问题都没有真正了解。
以后在学习上应该更加用心,要锻炼自己的钻研能力,同时要弄得变通。
通过这次实验,初步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同时也了解二/四线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实验2 电话用户信令的产生与观测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
2.熟悉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二、实验原理在用户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线上,要沿两个方向传递语言信息。
但是,为了实现一次通话,还必须沿两个方向传送所需的控制信号。
比如,当用户想要通话时,必须首先向程控机提供一个信号,能让交换机识别并使之准备好有关设备,此外,还要把指明呼叫的目的地的信号发往交换机。
当用户想要结束通话时,也必须向电信局交换机提供一个信号,以释放通话期间所使用的设备。
除了用户要向交换机传送信号之外,还需要传送相反方向的信号,如交换机要向用户传送关于交换机设备状况,以及被叫用户状态的信号。
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电话通信系统,除了交换系统和传输系统外,还应有信令系统。
用户向电信局交换机发送的信号有用户状态信号(一般为直流信号)和号码信号(地址信号)。
交换机向用户发送的信号有各种可闻信号与振铃信号(铃流)两种。
A.各种可闻信号:一般采用频率为500Hz的方波信号,例如:拨号音:(Dial tone)连续发送的500Hz信号。
回铃音:(Echo tone)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的500Hz信号。
忙音:(busy tone)0.35秒送,0.35秒断的0.7秒断续的500Hz信号。
B.振铃信号(铃流):一般采用频率为25Hz,幅度为75V±15V的交流电压,以1秒送,4 秒断的5秒断续方式发送。
关于信号的波形可见以下各测量点拨号音:由U01 EPM 7128可编程器件产生,频率为500Hz,幅度在1V左右。
测量点为TP10,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回铃音:由U01 EPM 7128可编程器件产生,为1秒通、4秒断的重复周期为5秒的信号。
测量为TP05,幅度在1V左右。
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忙音:由U01 EPM 7128可编程器件产生,为0.35秒通,0.35秒断的重复周期为0.7S 的 500Hz的信号,测量点为TP11,幅度在1V左右。
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铃流音:由U01芯片EPM 7128可编程器件产生的25Hz方波经RC积分电路后形成,它的测量点为TP06,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铃流信号送入PBL 387 10后,需要向用户振铃时通过PBL 387 10的功率提升,向用户送出铃流,完成振铃。
三、实验步骤1.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2.调整好示波器状态,先分别测量TP04、 TP05、TP07及TP08各测量点的波形,大致了解各点波形的特征;3.下面我们将把上列各点信号波形与电话呼叫时具体信号音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对这些信号特征有个感性的认识。
电话单机A接到“甲方一路”接口,另一电话单机B接到“甲方二路”接口;4.摘下电话A,听电话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拨号音,对照测量TP10点波形,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5.电话A拨号49,拨号音停,然后听电话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回铃音,对照测量TP05 点波形,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6.此时,电话B振铃响,此信号是由TP06的信号送到电话接口电路后经功率提升,在中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铃流信号驱动电话B振铃;7.当电话A摘机后超过25秒无拨号、拨空号或电话B忙(已摘机)等,此时听电话A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忙音,对照测量TP11点波形,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8.更换电话B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与上同。
四、实验结果(1)TP07波形(2)TP08波形(3)TP09波形分析:这是拨号音(4)TP10波形分析:这是铃流信号(5)摘下电话A,TP303所测的波形如下:分析:这个波形就是拨号音的信号波形(6)电话A拨号49,拨号音停后的波形如下分析:这个波形就是回玲音的信号波形(7)当电话A摘机后超过20秒无拨号时测得的波形如下分析:这个图就是忙音信号图(8)更换电话B后所的图形如下:五、实验心得经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话工作过程的理解,了解了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熟悉了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同时实验对理论的成功验证增加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
实验3 双音多频(DTMF)接收与检测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测电话机发送的DTMF信号波形;2.了解电话号码双音多频信号在程控交换系统中的接收和检测方法;3.熟悉该电路的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DTMF接收器包括DTMF分组滤波器和DTMF译码器,其基本原理如图4-1所示。
DTMF接收器先经高、低群带通滤器进行fL / fH区分,然后过零检测、比较,得到相应于DTMF的两路fL、fH信号输出。
该两路信号经译码、锁存、缓冲,恢复成对应于16种DTMF信号音对的4比特二进制码(D1~D4)它完成典型DTMF接收器的主要功能:输入信号的高,低频组带通滤波、限幅、频率检测与确认、译码、锁存与缓冲输出及振荡,监测等,具体说来,就是DTMF信号从芯片的输入端输入,经过输入运放和拨号音抑制滤波器进行滤波后,分两路分别进入高、低频组滤波器以分离检测出高、低频组信号。
如果高、低频组信号同时被检测出来,便在EC0输出高电平作为有效检测DTMF信号的标志;如果DTMF信号消失,则EC0即返至低电平,与此同时,EC0通过外接R向C充电,得到CI、GT。
若经tGTP延时后,CI、GT电压高于门限值VTst时,产生内部标志,这样,该电路在出现EC0标志时,将证实后的两单音送往译码器,变成4比特码字并送到输出锁存器,而CI标志出现时,则该码字送到三态输出端D01~D04,另外,CI信号经形成和延时,从CID端输出,提供一选通脉冲,表明该码字已被接收和输出已被更新,如若积分电压降到门限VTst以下,使CID也回到低电平。
MT8870的译码表见3-1所示,图3-3为双音多频实验系统的电原理框图。
其中,数据输出允许端EN测量点为TP308、TP508(TP308为电话A、B共用,TP508为电话C、D共用)三、实验步骤1.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无需选择工作方式;2.电话A、电话B分别接上电话单机;3.将示波器一通道放在1VT连接铆孔上,即测量发送的DTMF信号的波形;另一通道放在TP308上,即测量DTMF接收器译码数据输出允许端EN的信号波形(注意需选择DC直流档和2V档;只有正常摘机拨号时,MT8870才工作);4.将电话A用户摘机,听到拨号音后开始拨打对方号码,即按49键,拨号时注意TP308波形的电平变化(即通知系统中的记发器模块接收DTMF系统输出的译码数据);5.电话B振铃响,摘下话机(此时因没有信息交换,只是信令的自动交换,所以电话间不能进行通话); 6.拨电话A上的任意键,此时注意观察1VT连接铆孔的波形,即电话A发送的DTMF信号的波形(此时TP308的波形应始终为低电平);7.长按电话A的“1”键不放,调整好示波器,观察1VT连接铆孔的波形,即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的叠加波形(具体参数可见表3-1 MT8870译码表);8.长按电话B的某键(1、2、3……等)不放,调整好示波器,观察2VT连接铆孔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