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建设发展的认识和建议

对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建设发展的认识和建议

浅谈天大的建设发展
从去年9月1日研究生报到到现在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简单谈一下一年来对天大在教学科研这方面的认识吧。

由于在天大时间不长,认识较为浅显,疏漏在所难免,还望指正。

中国大部分211、985高校都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

天大也基本符合这条规律。

虽然没有在天大读本科,但身边天大本校的研究生基础普遍较好,这应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大的本科教学质量。

还是重点说说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吧。

天大的研究生课程设置还是将重点放在了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上,这一点是很好的。

没有基础,就不可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顶多是一些华而不实的“盗版产品”而已。

不过有一点不足,就是有许多课程并不是本专业所必须的,而所需要的课程恰恰又不开设,这导致了学生在做课题的时候还要从头学起。

建议学院与导师加强沟通,增设一些对课题有帮助的课程。

另外一点感受是天大的座谈和报告有点少,应当多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进行座谈和报告,这对研究生接触最前沿的知识和大师的思想是很有帮助的。

天大的校训是“实事求是”,但在科研中要完全做到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当然是受中国整体的大环境所限,但相对来说天大算做的不错的了。

天大在建设新校区,的确老校区的规模是有点小了,对天大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扩大化。

规模的扩大不代表知名度的提高。

浙大的知名度也不是合校后起来的。

我觉得天大
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应该走精英路线,“工科强校”的根本不能变。

应当小而精悍,模板就是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MU)。

天大的校风学风都是非常不错的,学生也比较朴实低调一点与天津的城市形象是比较符合的。

有一个细节吧。

在山大早上七点食堂里的人很少,但在天大尤其是学三,七点的时候人就非常多了。

貌似天大的学生更努力更刻苦。

当然仅从这点就判断有失偏颇,但也多少能说明一点东西。

就谈这么多吧,一家之谈,望轻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