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Ⅰ期末考试2008年12月29号晚上6:00-8:00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判断准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3分,每题4分,共24分)1.按照科斯定理的逻辑,垄断引起的效率损失三角的原因其实可以归结为交易成本(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或谈判成本高等)过高。
正确。
比如垄断者不知道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这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交易成本),所以无法进行完全价格歧视,所以就存在了效率的损失三角。
2.在竞争市场上有正利润的企业必定不在其规模经济处生产;而在垄断市场上有正利润的企业则可能在其规模经济处生产。
正确。
正利润意味着价格大于平均成本,而竞争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企业的边际成本必然大于平均成本,而这意味着平均成本上升,必定不在规模经济处。
(另一种推导:反证。
假定在规模经济处,则此时企业增加产量,利润= (P-ATC)*Q,必定上升。
原来的选择就不是利润最大的。
矛盾。
)具有垄断力量、有正利润的企业可以在其规模经济处生产,自然垄断就是一例。
3.一国生产其所需要的全部产品而不从事国际贸易,能够使得该国的经济更快地增长。
错误。
国际贸易使得该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交换中获益,并没有减少该国的总产出。
相反,国际贸易带来经济增长,这与技术进步的影响类似。
4.《环境保护法》规定:“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这一规定很有可能是无效率的。
正确。
一个恰当的排污收费(庇古税)可以将企业污染外部性内部化,它隐含了企业在给定的排污收费下选择的污染水平已经是社会最优的了:企业既然选择了在给定税收下进行污染(并缴税)而不是治理(或减少污染),说明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高于税收(即污染的社会成本)。
强迫企业改变这一污染水平,反而损害了效率。
5.集体宿舍的卫生状况坏于单身公寓,原因是集体宿舍住的人多。
错误。
集体宿舍卫生状况坏于单身宿舍,是由于共有地悲剧,即破坏卫生产生了负外部性(或者相反的,打扫卫生产生了正外部性)。
6.占优策略一定是纳什均衡,当时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正确。
比如囚徒的困境中双方都坦白就是占优策略,它同时也符合纳什均衡的定义。
但是古诺均衡中的纳什均衡就不是占优策略。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题3分,共30分)1.电影《美丽心灵》中提到激发纳什博弈论思想的一个故事:两个年轻男子追求一个金发美女。
如果双方同时都去追求,则谁也得不到金发美女的垂青(她会因厌倦争斗而离开),两人还可能打得头破血流。
如果只有一个男子前去追求,则他一定会得到美女的垂青。
如果双方都放弃,当然谁也得不到,但也不会发生任何争斗。
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A.两个年轻男子都不去追求金发美女B.两个年轻男子都去追求金发美女C.两个年轻男子当中任何一个去追求,另一个不去D.不存在纳什均衡2.在以往历年中,中国的铁路部门在春节客流高峰期间都会使票价高于平时,但仍会出现运力饱和的现象。
据报道,今年同一时期铁路部门根据政府的要求,将不会提高票价。
相比过去,今年这一做法的后果很可能是:A.缓解了春运期间“买票难”,且增加了社会总福利B.缓解了春运期间“买票难”,但减少了社会总福利C.加剧了春运期间“买票难”,但增加了社会总福利D.加剧了春运期间“买票难”,且减少了社会总福利3.经济学家支持对参观者较多的国家公园收取较高门票的理由是:A.参观者较多使得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帮助达到新的有效率结果B.参观者较多加剧了“搭便车”问题,较高门票才能使得国家公园得到提供C.参观者较多加剧了“共有地悲剧”问题,较高门票才能遏制国家公园过度使用D.国家公园是自然垄断者,经营者提高门票可以赚取更高的利润4.在节假日,人们外出就餐时食品卫生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某电视台上,一位负责市场监督的官员提醒观众选择“装修豪华”的餐馆以保证食品卫生。
你认为:A 这个官员的话毫无道理,他说的事情与食品卫生根本没有关系B 这个官员的话毫无道理,如果餐馆把钱画在外表上,内在的质量肯定大打折扣C 这个官员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所述的这些软硬件条件直接影响食品卫生D 这个官员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餐馆花很多钱去改进环境和服务,发出了高质量的信号5. 税收产生的无谓损失的来源是A. 那些仍然购买商品但是支付更高价格的消费者。
B. 那些由于征税而不购买商品的消费者。
C. 那些能够享受政府服务的人。
D. 不得不支付税收的消费者。
6. 如果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会出现下面哪种情况?A. 排他性的资源B. 负的外部性C. 自然垄断D. 缺少利用该资源获利的激励7.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一个企业(其目标是最大化利润)现在的产量是100单位。
其平均收益是10元,平均总成本是8元,则有:A 平均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交点处的产量小于100个单位。
B.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交点处的产量小于100个单位。
C 目前的利润=200元。
D 以上皆对。
8.马丁拥有一个灯塔,刘易斯拥有附近的一个码头。
马丁的灯塔仅对驶入刘易斯码头的船只有益,试问下面哪个说法不对?A 马丁的灯塔可以被看成是自然垄断品。
B 马丁可以通过向刘易斯索费来对付搭便车的问题。
C 马丁只需关掉电源就可以排除刘易斯的码头从该灯塔受益。
D 马丁的灯塔可以被看成是共有资源。
9.2005年纽约公交地铁系统工会组织大罢工为了争取更好的待遇,很多经济学家在罢工还没结束时就相信劳动方(即工会)的要求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经济学家的理由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一个?A 罢工会对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劳资双方出于对社会财产的关心达成妥协B 政府施加压力使得资方不得不满足劳方部分要求C 工会是劳动力供给的垄断者,它们对劳动力的价格有较强的控制能力D 工会的谈判技巧高超10.北京的手机资费往往比外地(包括上海等高收入城市)高出许多(假设每个城市主要的手机营运商都只有两家:当地的中国移动分公司和联通分公司)。
以下是一些基本事实,你认为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原因?A 北京市电信管理部门起到了一个更加协调两个公司定价行为的作用B 北京市的居民收入稍高C 北京市的需求略高D 北京市的语音信号更清晰三、问答题(共46分)1.一个历史上关于垄断的诉讼(13分)很多年前,只有一家电脑生产和租赁企业IBM,它不出售电脑,只是出租电脑。
其出租电脑的边际成本和租用电脑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当时电脑的主要耗材是卡纸,一单位机时对应一单位的卡纸耗用量。
卡纸是竞争行业,除了IBM外,还有很多家生产卡纸的厂商。
所有企业生产卡纸的成本都为零。
IBM对于用户的用纸量有详细记录。
1)作图回答IBM的出租价格和出租机时是多少?(2分)如上图,P1和Q12)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事情是IBM要求其用户必须用IBM生产的卡纸,并且其卡纸价格比市价高出T元。
请指出此时IBM的出租价格和出租机时是多少?(4分)要求作图并有简要的理由。
如上图,红色的线分别代表IBM强行要求用户用IBM的卡纸后,其实际的经济效果是相当于征税T元,因此需求曲线和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都向下垂直下降T元。
但是别忘了MC曲线也要向下垂直下降T元,这是因为IBM卖出的卡纸每单位盈利为T元,可以等价的认为企业生产电脑的边际成本下降T元。
因此,IBM出租电脑的价格是P1-T,而出租机时还是和1)中的一样。
(注:可能有同学会问这样的问题,如下图,企业为何不选择紫色线所决定的价格?)证明很简单。
由显示偏好原理可知,当企业成本为MC-T时,蓝色的价格下企业的利润要高于紫色价格。
同样对于紫色的价格,成本为MC-T的利润显然大于成本为MC时的利润。
那么通过简单的传递性可知,企业在成本为MC时选择的最优价格(紫色价格)时的利润小于企业在成本为MC-T选择的最优蓝色价格时的利润。
一言以蔽之,选择蓝色价格和产量是企业所能达到的最大利润。
3)事实上IBM高价并强行要求用户购买其所生产的卡纸引发了反垄断诉讼。
反垄断者认为,IBM利用其在电脑行业的垄断地位,将其延伸到其他本来是竞争性的行业如卡纸。
你认为这个诉讼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2分)显然不成立。
因为,从表面上看企业的确在竞争性的卡纸行业收取了高于竞争的价格,但是它这样做完全没有增加垄断利润。
所以它这样做并不能将垄断延伸到卡纸行业。
4)如果你认为诉讼理由不能成立。
为什么IBM要强行要求顾客购买其卡纸?请给出一个合理的经济学理由。
(2分)垄断厂商都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提高利润,所以可以认为这是IBM进行价格歧视的一种手段。
5)你在第4)问中给出的理由也许能解释IBM强卖自己的卡纸,但是你如何解释它一定要高价出售呢?(1分)可以认为卡纸用得多的用户是对电脑评价高的用户,因此应该对这些用户收取更高的租金,这个更高的租金以更多的卡纸收费(等于卡纸用量*卡纸价格)来体现。
6)题中的成本是比较特殊的水平的边际成本曲线,现假设最一般的成本函数C(Q),请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证明你在3)做出的结论(2分)企业在不强卖卡纸时的利润应该是P*Q-C(Q),根据前面的分析在强卖卡纸时企业的利润为P*Q-C(Q)+TQ,将这个式子整理后可知利润为(P+T)*Q-C(Q),我们令P’=P+T,这前式化变为P’*Q-C(Q),这个式子和没有强卖卡纸的形式完全一样,所以企业的最大化利润的行为也应该是一样的。
2.价格管制与黑市(要求作图,共27分)一个完全竞争行业,所有的企业(包括潜在进入者)有着相同的成本曲线。
1)请绘图简单描述处于完全均衡状态下的企业和市场。
(1分)如图:2)如图,政府对该行业进行价格管制,P C 是政府管制价格,并且假设企业完全遵守价格管制条例。
如果该行业是成本不变行业(成本不变行业的含义是在长期中企业的进入、退出不会引起企业成本曲线的移动),请问在这个价格管制下,市场和企业的长期均衡是怎样的?(3分) 图形略。
参考上问的图形可知对于成本不变的行业而言,企业处于亏损状况,所以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其实就是所有的企业退出市场,该市场最后消失了。
3)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处于价格管制下的行业一般都不会出现上问中的那种长期均衡情形,请问这又该如何解释。
(1分)因为现实中的企业的成本是有差异的,价格管制只会使得高成本企业离开市场,而低成本的企P C业还是留在市场中,市场不会消失。
4)现假设该行业变成了成本递增行业(简单起见,成本递增是指长期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会使得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平移),请你描述价格管制下的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3分)如图,价格的管制导致市场上所有的企业都亏损,于是在长期就有一部分企业离开市场,随着企业离开市场,对于下游原料的需求也减小,根据企业成本递增的假设,企业的边际成本向下移动,直到留在市场上的企业正好处于零利润为止。
现在假设企业并不是完全遵守价格的管制,它会在黑市上卖产品,并且假设产品都被评价最高的消费者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