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重点知识汇总
45H.F酸.C酸e+2l++O碱盐3N=+=a3盐OH新H2+S酸水=O+N4新=aFC盐el2+(HS2OO4)3+3H2O液H+中,都所在含以不有酸同相有的同一酸的些溶
HCl+AgNO3=AgCl↓+HNO3
相似的性质。
碱 ( 金属离子 + OH- )
碱的化学性质
1.碱与指示剂作用
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蓝 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色。
NH4Cl+NaOH=NH4NO3+NH3↑+H2O
特征反应
(1) CO2+Ca(OH)2=CaCO3↓+H2O
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 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1)生成大量白烟
(3)
点燃
3Fe+2O2 = Fe3O4 火星四射
点燃
(4) S+O2 = SO2
法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发生的 产生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现象 浑浊
化学方 Na2CO3+2HCl=2NaCl+H2O+CO2↑
程式 CO2+Ca(OH)2=CaCO3↓+H2O
凡是含有CO32-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 Cl-的检验
检验方 取少量NaCl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如何除去食盐中的MgCl2、CaCl2、Na2SO4杂质?
1.
2Na OH 2
Mg (OH)2
2.
Ba Cl2
2
Ba SO4
NaOH
3.
Na 2
CO3
2
Ca CO3
4.
Na2CO3
2
BaCO3
5.
2 H Cl
H2O CO2
6.
H Cl
H2O
7、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MgCl2、Na2SO4添加 除杂剂顺序: ⑴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⑵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⑶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 最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操作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取少量溶液于试 溶液变红 管中,滴入1~2 (或变红) 滴的石蕊试液 (或酚酞溶液)
证明含 有OH-
用玻璃棒蘸取被 pH﹥7 测液滴在pH试 纸上
证明含 有OH-
取少量溶液于试 有蓝色沉淀 2NaOH+CuSO4=
管中,滴入可溶 性铜盐或铁盐
生成 有红褐色沉
Cu(OH)2↓+Na2SO4 3NaOH+FeCl3=
Ca 2+ 白色↓ Ba 2+白色↓
Ag +
Cl- Ba 2+
SO4 2-
*AgCl、 BaSO4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
短线相连的阴阳离子能结合生成沉淀、产生气体和水的
几对阴阳离子
蓝色↓ Cu2+
红褐色↓ Fe3+
白色↓ Mg2+ 白色↓ Al3+ NH3↑ NH4+
H2O OH-
CO2↑
H+
CO32-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5、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叫做阴离子
6、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叫做阳离子。
原子结构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 (-)
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由里往外排)
3. 盐+碱=新盐+新碱 Na2CO3+ Ca(OH)2= CaCO3 ↓ + 2NaOH NH4Cl+ Ca(OH)2=CaCl2 ↓ +NH3↑+H2O 如果生成物是氢氧化铵,就直接写成 氨气和水 4. 盐+盐=新盐+新盐
NaCl+AgNO3=AgCl↓+NaNO3
一、酸的通性
酸碱盐总复习
酚酞 溶液
不变色
石蕊 变红 指示剂 酸
H+
化 学 学 性
溶液
质
二、碱的通性
化
酚酞 变红 溶液 石蕊变蓝
指示剂
碱
OH-
学 学 性 质
金属 盐 + 氢气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碱 盐+ 水 盐 新酸 + 新盐
非金属氧化物
盐酸(可溶)新盐盐碱+
+水 水 + 新盐
溶液
三、盐的化学性质
化
学
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学
盐
性
质
金属 盐 + 金属
离子
H+
OH-
试剂 指示剂(或pH试纸) 活泼金属 碳酸盐 指示剂(或pH试纸)
可溶性铜盐或铁盐
NH4+的检验 所用试剂:可溶性碱溶液(NaOH、KOH等)溶 液,红色pH试纸。 检验方法:向待测液中加碱溶液,微热,有刺激 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NH4+. 化学方程式,如:
酸 新盐 + 新酸
碱(可溶)新盐 盐(可溶)新盐
+ +
新碱 新盐
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AgCl↓、BaSO4↓、CaCO3↓、BaCO3↓、Mg(OH)2↓
几对阴阳离子
蓝色↓ Cu2+ 红褐色↓ Fe3+ 白色↓ Mg2+ 白色↓ Al3+
NH3↑ NH4+
OH- H2O H+ CO2↑CO32-
(13)(NH4)2SO4+Ca(OH)2=CaSO4 +2H2O+2NH3↑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
高温
(14) 3CO+ Fe2O3 = 2Fe + 3CO2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的解题原理
一、 依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进行鉴别。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
化学 方程
Na2SO4 + BaCl2 =BaSO4↓+2NaCl
式
凡含有SO42-的溶液都能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且沉淀不溶于硝酸,证明含有SO42-
H+离子的检验(或鉴别)
操作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溶液变红 滴入1~2滴的石蕊试 液
证明含 有H+
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 pH﹤7 滴在pH试纸上
1、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CO(CO2)通过NaOH溶液 4、CO2(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5、CaO(CaCO3)高温煅烧
例:如何除去食盐中的MgCl2、CaCl2、Na2SO4杂质?怎样除去镁离子,硫酸根离 子、钙离子?加入什么试剂?用量?过量后的处理方法?在除去上述离子时是否引 入其他的离子?如何除去?
Ca(OH)2+Na2CO3=2NaOH+CaCO3↓
盐 ( 金属离子 + 酸根离子 ) 盐的化学性质 1.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CuSO4 + Fe=Cu+FeSO4 2. 盐+酸=新盐+新酸
AgNO3+HCl=AgCl↓+HNO3 Na2CO3 + 2 HCl = 2NaCl + CO2↑+ H2O 如果生成物是碳酸,就直接写成 二氧化碳和水
空气:淡蓝色火焰 氧气:蓝紫色火焰
(5) NaCl +AgNO3 = NaNO3 + AgCl↓ (6) Cu生S成O4难+B溶a于Cl稀2 硝=酸的C白uC色l2沉+淀 Ba SO4↓
(7) FeCl3+ 3NaOH= Fe(OH)3↓ + 3NaCl
生成红褐色沉淀
(8)CuSO4+ NaOH = Cu(OH)2 ↓ + Na2 SO4
法
AgNO3溶硝酸
化学方
程式
NaCl +AgNO3=AgCl↓+NaNO3
凡含有Cl-的溶液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 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硝酸,证明含有Cl-
3. SO42-的检验
检验 方法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BaCl2 和稀HNO3。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2.除杂原则:不增杂,不减主,易分。
①所选的除杂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被提纯的 物质反应。②除去旧杂质,不引入新杂质
③杂质与除杂试剂反应生成的产物要与被提纯物质易分离
3.除杂
的方法
过滤
物理方法 结晶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化学的方法
把杂质转化为要提纯的物质
沉淀 杂质与被提
杂质转化为
气体 水
纯物质易分离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单质 化合物
离子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核外电子
分子
六个概念 1、元素: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的总称 (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是不同种元素。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素 种
化合价正负与离子正负对应。 类
外 层 电 子 数 决 定 元 素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