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文明调查报告doc

网络文明调查报告doc

网络文明调查报告篇一:关于文明上网的调查报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文明上网新探索———关于重庆邮电大学学生文明上网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作为当代大学生承担着为广大社会传播网络信息服务的重要责任,要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此我们必须在关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广大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积极遵守,文明上网。

此调查报告是在明确文明上网的工作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本校同学,交流沟通等形式从多个方面考察文明上网的实施情况。

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循化县工作的具体情况,在针对上网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

此外,报告还对其中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调查过程】本次调查问卷调查为主、文献研究为辅的方法,针对重庆邮电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是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问卷总共下发30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为96.33%。

其中无效问卷4份,有效率为98.62%。

问卷由20个问题构成为了体现调查的全面性,本次调查采取男女比例平衡调查。

在资料收集方法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送发问卷。

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的选项和主观提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一、调查情况调查发现更多上网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

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

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从比列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

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

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调查结论】一、以“思”为主,正确认识网络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情趣爱好不同,再加上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良莠混杂,这就需要对大学生上网进行正确地引导。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参与,走进网络,开展丰富生动的形势与政策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创办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站、网页,设立理论学习园地、“两课”辅导与答疑、心理健康咨询、学生生活服务等专题。

通过这些途径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繁荣校园文化上来。

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通过精心设计的网站和网页,给大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以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辨别能力。

二、以“导”为主,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加强网络教育,引导上网者对巨量的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特别应该在德育课中增加“网风”与“网德”教育。

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传播媒体,上网者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这就给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通过积极引导使广大大学生网民做到自我塑造、自我约束,最终做到文明上网。

引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的关系。

指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的将精力用到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或利用各种网络学校学习各学科知识。

学生上网的时间用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上,杜绝浏览不良网站,消除不良信息给学生造成的影响。

让学生体会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乐,引导学生收集有用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网络技能和网络道德。

三、以“堵”为辅,共创和谐网络环境重点讲授让学生学会如何访问一个网站并学会浏览该网站的相关信息。

我网络上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如垃圾邮件、带病毒的文件,含有不健康内容的邮件、虚假信息的发布,欺骗或用不文明语言攻击他人等等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暗示作用:网络可以为所欲为。

真得可以为所欲为吗?不,针对这种现象,做为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道德意识培养,使他们懂得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

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

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

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

有调查的结果应该也说服了不少网络威胁论者,此次的调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对于网络的信心,也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

【结语】此次大学生网络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赏程度,总体上勾勒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发觉某些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规范大学生网络生活。

这次活动时间仓促,人手不足,样本带有局域性,且参照了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评论难免具有推测性质,见谅。

篇二: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重庆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学院:土木建筑学院专业:工程力学学号: 631102040120姓名:钱志浩指导老师:苏洁“团队分工说明及自评成绩表”注:(由小组填写;分数相同无效)“社会调研”成绩评定表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XX年8月26日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一、引言(一)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网络成为时代的标志,我国的网络普及程度呈现较快增长。

根据国家有关机构的数据显示:04年我国网民仅有9400万,而截止XX年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突破5亿大关,达到5.13亿,去年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历年新高38.3%。

而该机构在各类人群网络普及率的的调查中也发现: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网络使用率达到了96.1%,居所有调查人群之首,换言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100个人中有96个是网民。

可以说互联网已经广泛的渗透到我国接受过或者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而这一人群处在人生的成长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极易受网络不良环境的影响,如何提高大学生文明上网意识,使网络成为学习的工具而非单纯的娱乐工具,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人决定展开一次名为“大学生网络文明以上与行为状况”的社会调研,希望能够摸清当今大学生们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二)研究内容1、问卷调查(1)问卷设计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网络使用习惯、网络文明意识、网络文明现象等一系列内容。

针对这些内容,制得了问卷调查表(见附表),并在知名网站发布,同时走进大学校园散发问卷调查。

(2)调查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

本研究针对重庆范围内部分在校大学生(主要有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学校的少部分学生)及某知名网站网友。

(由于本调查时间正处于假期,调查者只能安排部分能联系上的学生和知名问卷调查网“问卷星”的网友完成。

本次问卷调查有不祥进、不全面之处敬请谅解)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XX年7月20日通过网站“问卷星”发布,同时,7月25日开始连续5天通过网络将问卷发至部分能联系上大学生群体,共发放问卷158份。

截止8月28日,回收问卷146份;“问卷星”网站回收357份。

问卷填写采取不记名形式,以抵消部分同学害怕泄露隐私的顾虑。

同时,分发问卷时提醒同学们“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所有项目如实填写。

”以得到较为真实的数据。

3)问卷数据处理:将回收问卷进行详细汇总、统计、分析,得出所需数据。

为研究内容第二项——“校园采访”做好准备。

2、校园采访(1)采访准备在“问卷调查”得出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现状,提出部分针对学生、老师的采访问题(部分采访记录见附录二)。

积极联系同学、老师,做好采访准备。

(2)采访过程1)8月6日,视频采访张同学、李同学(均来自重庆交通大学),全程10分钟。

2)8月8日,电话采访王老师(重庆交通大学),全程8分钟。

3)8月9日,实地(重庆南川)采访身边的大学毕业生刘某,全程20分钟 4)8月29日,校园(重庆交通大学)采访赵同学,全程15分钟。

(此为补充采访)(3)采访后期。

对采访、问卷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内容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现状、提出大学生最应改进的非文明网络行为及改进意见。

二、实现网络文明的重要性(一)互联网: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连网正日益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信息传播手段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巨大变革。

我国互联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网络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在信息服务、商业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达5.13亿,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2%,未成年人占17.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上宣传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

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遥相呼应,借助网站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帖等多种方式,兜售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严重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威胁我国文化安全。

(二)大学生网络文明状况现状青少年既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和受益群体,又是推动网络发展的巨大力量。

据了解,我国青少年上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青少年上网人数很多,在我篇三: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调查班级:小组成员:调查时间:成绩: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前言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它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在发展的初期都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数字化生存方式已逐渐凸现,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

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网络在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某种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东北石油大学全日制大学生。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是以调查问卷为载体,以对大学生随机发书面调查填写为主,以网上问卷调查为辅,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