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十七)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十七)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十七)目录第三节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 (1)第四节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4)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5)第一节采暖系统防火防爆 (5)一、选用采暖装置的原则 (5)二、采暖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6)第二节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 (6)一、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爆原则 (6)二、通风、空调设备防火防爆措施 (8)第三节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一、泄压(一)泄压面积计算泄压面积宜按式(2—8—1)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A=10CV2/3(2-8-1)式中:A——泄压面积(㎡)V——厂房的容积(m³)C——泄压比(㎡/m³),其值可按表2-8-1选取。

表2-8-1 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与泄压比规定值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泄压比C/(㎡/m³)≥0.030氨、粮食、纸、皮革、铅、铬、铜等K尘<10MPa·m·s-1的粉尘≥0.055木屑、炭屑、煤粉、锑、锡等10MPa·m·s-1≤K尘≤30MPa·m·s-1的粉尘≥0.110丙酮、汽油、甲醇、液化石油气、甲烷、喷漆间或干燥室以及苯酚树脂、铝、镁、锆等K尘>30MPa·m·s-1的粉尘乙烯≥0.160乙炔≥0.200氢≥0.250长的积和4.0倍的该建筑横截面积之比。

2 K尘是指粉尘爆炸指数。

已知:厂房跨度(W)12.0m,长度(L)36.0m,平均高度(H)6.5m解答:1)查表2-8-1 得C=0.1102)计算厂房的长径比:36.0×(12.0+6.5)×2/(4×12.0×6.5)=1332/312=4.3>33)以上计算结果不满足本条文的要求,因此将该厂房分为两段再进行长径比计算(也可视情况分成多个计算段):18.0×(12.0+6.5)×2/(4×12.0×6.5)=666/312=2.1<3(满足长径比要求)4)计算每段厂房的容积:V=18.0×12.0×6.5=1404(m³)5)代入公式(2-8-1):A1=10×0.110×14042/3=1.1×125.4=137.9(㎡)(每段的泄压面积)6)整个厂房需要泄压面积:A=A1×2=137.9×2=275.8(㎡)(二)泄压设施2.泄压设施的选择泄压设施可为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但宜优先采用轻质屋面板,不应采用普通玻璃。

(5)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质量每平方米不宜大于60kg。

(6)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库房)宜采用全部或局部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

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厂房上部空间应通风良好。

(7)泄压面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

(9)爆炸泄压孔不能受到其他物体的阻碍,也不允许冰、雪妨碍泄压孔和泄压窗的开启,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

例:某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地上3层,建筑高度为15m。

浸出车间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2018真题)A.车间地面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B.浸出车间与工厂总控制室贴邻设置C.车间管、沟采取保护措施后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D.浸出工段内的封闭楼梯间设置门斗E.泄压设施采用安全玻璃答案:ADE第四节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一、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二)电气防爆基本措施(1)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

(3)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一般情况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仍应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例:某金属部件加工厂的滤芯抛光车间厂房内设有一地沟。

对该厂房采取的下列防爆措施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2015真题)A.用盖板将车间内的地沟严密封闭B.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C.设置除尘设施D.采用粗糙的防滑地面答案:D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第一节采暖系统防火防爆一、选用采暖装置的原则(1)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库房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2)为防止纤维或粉尘积集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

但输煤廊的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130℃。

(3)在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可燃纤维(CS2气体、黄磷蒸气及其粉尘等)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的粉尘(如生产和加工钾、钠、钙等物质)或产生爆炸性气体(如电石、碳化铝、氢化钾、氢化钠、硼氢化钠等遇水反应释放出的可燃气体)的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以防止此类场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二、采暖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一)采暖管道要与建筑物的可燃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1)电加热设备与送风设备的电气开关应有联锁装置,以防风机停转时,电加热设备仍单独继续加热,导致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

(2)在重要部位,应设置感温自动报警器,必要时加设自动防火阀,以控制取暖温度,防止过热起火。

(3)装有电加热设备的送风管道应用不燃材料制成。

例:下列关于建筑供暖系统防火防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2016真题)A.生产过程中散发二硫化碳气体的厂房,冬季采用热风供暖,回风经净化除尘在加热后配部分新风送入送风系统B.甲醇合成厂房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90℃C.面粉加工厂的碾磨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最高温度为82.5℃D.铝合金汽车轮胎毂的抛光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80℃答案:A第二节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一、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爆原则(1)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2)甲、乙类生产厂房用的送风和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且其排风设备也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一起。

(4)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等防火分隔物。

(5)民用建筑内存放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质的房间(如容易放出可燃气体氢气的蓄电池室、甲类液体的小型零配件、电影放映室、化学实验室、化验室、易燃化学药品库等),设置排风设备时应采用独立的排风系统,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此外,其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通向安全地点进行泄放。

(6)排除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其排风管道应顺气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设,以防在管道内局部积聚而形成有爆炸危险的高浓度气体。

(8)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通风管道和通风机房,也不应沿通风管道的外壁敷设。

(10)处理有爆炸危险粉尘的除尘器、排风机的设置应与其他普通型的风机、除尘器分开设置,并宜按单一粉尘分组布置。

(11)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

具备连续清灰功能,或具有定期清灰功能且风量不大于15000m³/h、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60kg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可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13)甲、乙、丙类生产厂房的送、排风管道宜分层设置,以防止火灾从起火层通过管道向相邻层蔓延扩散。

但进入厂房的水平或垂直送风管设有防火阀时,各层的水平或垂直送风管可合用一个送风系统。

二、通风、空调设备防火防爆措施(1)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和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如可采用有色金属制造的风机叶片和防爆电动机)。

当送风机布置在单独分隔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

(2)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负压段)应先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

对于遇湿可能爆炸的粉尘(如电石、锌粉、铝镁合金粉等),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3)排除、输送有燃烧、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并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其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

排风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应明装不应暗设。

(4)排除、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或其他气体以及容易起火的碎屑的管道,与可燃或难燃物体之间应保持不小于150mm的间隙,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不燃材料隔热。

当管道互为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较高者应布置在上面。

(11)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

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

当采取机械通风时,该机械通风设备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

2)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确定。

例: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下列车间中,空气调节系统可直接循环使用室内空气的是()。

(2018真题)A.纺织车间B.白兰地蒸馏车间C.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D.甲酚车间答案: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