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模具设计思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发现得越早越好.比如说产品的缺 陷,早日提出,一方面可以早点询问客户,避免频繁改动,另一方面缩短设计周 期,对自己有很大好处.从这里也能发现,勤于思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要根据产品的性质和形状,凭自己的经验,尽可能想到以后可能碰 到的各种问题.还要权衡利弊,作出最佳选择.
Hale Waihona Puke 2.对产品进行工艺分析.内容主要有:倒扣出模方式、分型线(前后模分型线、 滑块/斜顶分型线)、拔模斜度(有没有倒扣)、产品合理化修改建议(倒扣 处理、胶厚分析).此次用的范例是BS090675和BS090208. 分型线
倒扣出模方式
拔模角
胶厚分析
如果有下列情形,需跟客户提出来,或要求客户更改产品:
以上内容重点阐述了最近毕业生们在会议中提到的需要加强的内容.以后我 会根据需要再补充其它课件. 对于设计来说,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东西需要大家去发现和学习. 希望我这个教程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各位在学习和工作中打开思路.
谢谢! The End.
UG模具设计思路
前言
继上次的基础介绍之后,再与各位谈一下UG设计中较深入的内 容. 这次的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储备人才(毕业生).着重于设计的思路, 顺便谈一下3d模型处理的问题. 以前的一些设计教程可能难度较大,对于我们毕业生较难以接 受.所以这次我尝试着表达得简明一些.
由于时间有限,不足之处难免,欢迎大家补充!
做完上面的分析后,对主要的镶拼位置,进胶方式和顶出方式要进行评估.避 免出现因没有想到的问题而导致后续设计的困难.
最后,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作出总体可行性分析.之所以要综合,是因为 某些因素单个来看是成立的,但组合起来却是矛盾的.(如BS090675,产品很 高难出模,所以要多一些顶针,但冷却也不能少,而顶出和冷却都是要占用空 间的,同时做了顶针和运水之后模具强度也不能太差.) 以上的分析,有的是在画2d模图之前完成,有的是在画2d模图时穿插进行,甚 至有的是在画3d图时进行.
3.在画图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几点: A.做事缺乏条理. 在设计过程中缺乏条理是很常见的,比如将水路全部设计完 成后,才发现多处地方与顶出系统有干涉,又将之前辛辛苦苦做的东西全部推 翻重来.这样就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B.对实际问题考虑不周,只管画图不管装配.这是造成出错的重要原因,究其根 源还是在于对模具加工,装配等各环节了解不透.例如:顶块联杆下方没有做 扳手过孔,必须拆掉模板才能拆顶杆.又如:在图中画出弯的软管,实际上软管 根本弯不到图上那样的程度. C.粗心大意.这也是造成出错的常见原因.例如:顶针作了移动,但其中一个模 板的顶针孔忘记移动,结果造成无法装配.在设计完成后抽空检查,可以避免 很多这样的错误. D.总是钻牛角尖.在一个问题上苦苦思索而没有结果,到最后也没能找到好的 解决办法.这样做事快不起来,设计的模具也漏洞百出.避免的方法就是多请 教和沟通.
F.细小的曲面,缝合时会失败,这时可以直 接将些曲面删除,并延伸旁边的面,接起来. 但不要产生大的误差,否则仍会失败.
此外,当3d模型的质量非常差,要花非常多时间进行修补时,就不应该一味埋 头修补,而要从下列方面找原因: 1.缝合公差. 缝合公差可以理解为:面和面的边缘不重合时,可以忽略的误差大小. 这就意味着,缝合公差越小,缝合出错越多. 此数值一般默认0.0254mm,如果需要,可以调为0.03~0.06.产品大时, 数值可以大一些.但数值太大又会造成细小曲面的丢失,形成烂面,因为 细小的元素在计算时被忽略掉了.
有厚筋位,将导致外观面产生 缩水痕
产品局部没有拔模,或 拔模角方向不对,将导 致出模困难
分型线怪异或不连续, 不能做出理想的分型面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分析和反馈的: 插穿角度小,产品上不必要的利边和尖角,外观面上将会产生的痕迹(顶针痕, 运水堵铜痕,各种夹线),模具局部强度不足,抽芯空间不够等等. 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这里不可能全部列举.
设计科 刘鑫 2009.12
一.设计思路的一些总结
1.设计之前,要设法获得下列信息: 制品3d图.如果有制品2d图更好,上面会注明一些公差要求,表面处理等信息. 制品材料和收缩率.收缩率是个很重要的参数,千万不可出错. 模腔数量.这也是个重要参数,直接决定了模具的方方面面.一定要确认清楚. 主要零件(前后模芯,滑块等)的材质,如果要求淬火,设计时要考虑相关的加工 问题. 制品颜色,透明与否. 这基本上决定了顶出方式. 皮纹与否.牵涉到外观面拔模、分型线、分型面走向等问题. 客户是属于国内或国外,标准件采用什么标准,是否必须用原装正品. 前后模是原身还是镶出. 要按客户要求设计.但自己也要作一些评估,如模具强 度,加工难度,成本等. 是否采用热流道.这也决定了模具的结构. 注塑机相关资料.主要有:可供选择的吨位,哥林柱间距,最大和最小模厚,定位 圈直径,炮嘴尺寸等.有时还需要了解:开模距离,炮嘴最大伸出距离,顶出距 离,KO孔位置,特殊码模方式等.
模具设计本质就是一个权衡利弊,保证产品质量和本厂利益最 大化的过程.
设计的水平高低,是由思维的周密程度决定.
二.制品3d模型处理
拿到制品3d图后,要留意3d模型是否有缺陷. 3d模型缺陷主要表现为:非实体,实体面边缘缺失(烂面)等. 非实体:分为两种情况:分散的曲面,一个整的曲 面. 前一种情况:直接缝合标记缺陷处删除缝合 特征有红点提示的地方逐个修补缝合修 补缝合,如此循环,直到成为实体. 后一种情况:吸收全部曲面缝合…(与前一种 相同).直到成为实体. 后一种情况如果产品很大,可以选择先用”面边 缘检测”查找不封闭的地方再修补. 关于烂面,则和其它缺陷一起讨论
2.文件格式. 目前市面上3d建模的软件有很多,常见的有: UG, Pro-E,CATIA, Solidwork, solidedge等. 我们接触的3d文件格式,一般有UG, Pro-E,CATIA, igs, stp, x_t等. 后三种属于业内普遍承认的3d格式.可直接转入UG. 而转图的方法有多种途径,如: x_t Pro-E stp UG stp Pro-E igs UG stp Pro-E x_t UG igs Pro-E igs UG 经igs格式转入UG的文件一般质量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时需要反 复摸索,寻找最好的转图方法. Pro-E文件可以选择以上几种转法. CATIA文件可以选择以下两种转法: CATIA stp UG CATIA igs UG
上页提到的缺陷,常见的有: A.多了面,删除多余的即可.
B.面与面边缘不重合,这种 情况需将面裁剪或延伸.必 要时做辅助曲线.
C.丢失了面.需要用拉伸,直纹 面,桥接曲面,扫描,网格曲面等 做一个面补上
D.实体的一个面透明了,选不中此面.这是烂面的一种,一般通过” 做镶件”的方式修补: 用方块包围此处复制此方块,成为方块2方块与产品交集(保留 工具体),类似做镶件产品减方块2 吸收镶件所有曲面用前 页方法修补缝合加到产品上. E.曲面少了一个边,很轻微的可以 不理会,较严重时要用”做镶件” 方法修补.修补时可能要用到”扩 大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