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篇一: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六年级必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篇二: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篇三: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翻译:说:“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山市原文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

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

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

楼五架,窗扉( fēi ) 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yù)高,则明愈小。

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àn)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

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城墙上面成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了。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用亿万来计算。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门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不一。

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字词解释1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2 、奂山:山名。

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3.、邑:县。

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4、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

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5、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

恒,经常。

然,但是。

数年,许多年。

5 、同人:共事的人或志趣相同的人。

6、饮:喝酒。

7 、青冥:青天,天空。

青,形容天空的颜色。

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8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9 、念:想。

10 、近中:近处。

11 、禅院:寺院。

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11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12 、碧瓦飞甍: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飞檐。

甍,屋檐。

两端翘起的房脊。

13 、始悟:才明白。

始:才,悟:明白14 、未几:不久,不一会儿。

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15 、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

高垣,高墙。

睥睨,又写做“埤堄”。

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16 、连亘:连绵不断。

17 、居然城郭:竟然变成城郭了。

居然,竟然。

城郭,城池。

18 、中有楼若者:其中有像楼台的。

19 、堂若者:有像厅堂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