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了英国大学公民教育路径的特色指出在公共生活中展开公民教育是英国大学公民教育的
重要特点英国大学公民教育在路径上重视体育活动对学生公民素养养成的作用;重视公共休
息室、酒吧等公共生活平台的搭建;重视俱乐部对提高学生公民技能的作用。
从而在路径上
给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以启示。
而对于湖南工程学院级学生时辰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她陆续
收到了英国四所名校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分别为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爱丁堡大学、利兹
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没想到被申请的四所大学都录取”。
蜀匮
考研究竟难不难考过研的大学生们恐怕都会点点头,不简单!”不过对于时辰来说,似乎又没那么难,而这个暑假,四封来自英国的录取通知书,让她真正感到。
幸福来得很突然”。
萌芽从小拥有设计师梦想
今年岁的时辰来自山东,是一个典型的青岛女孩,做事情会比较用心,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
年,时辰以美术艺术生的身份考入湖南工程学院,攻读服装设计专业。
谈及自己兴趣,时辰
心中那颗设计师的种子,萌芽于小学时期流行的同学录。
当时,同学录中有一个问题是:你
长大后想当什么?小小的时辰,觉得模特走秀很酷,毫不犹豫地填上了服装设计师。
初来大学不久,时辰就为自己做好了学习规划,相对于理论学习,我觉得实践更重要。
这个
理念贯穿了时辰大学四年。
从大一开始,她就开始关注服装专业的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
平日寸在学生会工作,还要上课,对时辰来说,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很少。
于是,她开始
利用自己零散的时间设计服装。
经历参赛数次均失败
谈及比赛经历,时辰可谓比赛王”,大学四年里,先后参加了
十余个有关服装设计的比赛,但幸运并未垂青她,得到的回复却
是“失败”。
对于第一次参赛失败经历,时辰还记得很清楚,“那个
时候很莽撞,在画画方面对自己要求也不严格,设计的服装草案很容易被推翻。
后来,时辰又设计了几十套服装草图,也投了几次大赛,但都失败了”。
记忆里,时辰说,那些参赛作品最后都杳无音信了。
时辰坦言,自己不是那种娇气的女生,肯吃苦,懂得下功夫,。
一
次不行,就来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来第三次。
年春节
刚过,时辰就从老家回到学校,每周都跑来长沙上英语班,研究雅思试题。
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已经走在了去图书馆的路上,边走边吟诵英语美文。
幸运降临是在大三。
时辰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桐乡毛针织服装
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原本以为像以前一样石沉大海”了,最后接
到通知寸,让时辰十分意外。
听到结果后,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很
意外自己获得了金奖。
也是这项金奖,真正让时辰走出了国门。
分析英国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内容与意义、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关系以及对学习过
程的重视,可以为我国当前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国;大学推广运动;开
放教育资源;导师班;暑期聚会中图分类号:G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8)05-0088-06收稿日期:2018-01-22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英国近现代大
学精神的演变”(17A144)。
作者简介:易红郡(1970-),男,湖南攸县人,教育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教育史和比较教育研究;李慧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沙,410081。
英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但长
期以来都是少数人的专利,对于中下层民众而言,高等教育可望而不可及。
英国高等教育走
出象牙塔、最早的“亲民”活动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后半期的“大学推广运动”(TheUniversityExtensionxxxxmovement)。
英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奥尔德里奇指出:“由于大学推广运动有众多的学生参与,聚集着社会各个阶级的人士,为妇女提供了上学机会,主张自由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使旧大学意识到其
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对建立新大学学院作出了贡献,所以它囊括了现代高等教育中许多最重
要的发展。
”。
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大学推广运动将高等教育送到英国普通民众当中。
这场面向中下层阶级的教育运动是由牛津和剑桥大学发起和推广的,其中既与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的
大环境相关,同时也是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向往以及古典大学在传统与改革间抉择的结果。
政府对科技教育的重视英国是世界上率先进入产业革命时期的国家,早在18世纪它就有“世
界工厂”的称号。
但受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影响,以及英国高等教育界对技术教育的漠视,英国科技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1851年第一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伦敦举行时,英国还可谓独领风骚,但也有一些欧洲国家在
应用科学和技术方面已有明显超越英国的苗头。
到1867年第二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巴黎举行时,英国在工业上的优势已消失殆尽。
“在90个展出门类中,它只获得了10个优胜奖。
”。
这种状况引起了英国政府的警觉。
在巴黎博览会后,英国政府曾多次组织皇家调查委员会专
门对英国工商业落后的原因和科技教育的状况进行研究。
据斯图亚特考证,“在英国历史上,没有另一个三十年产生过如此多的关于教育的报告、如此多的皇家委员会。
”。
一时间,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科技水平已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的最强音。
科学艺术署的成立和《技术教
育法》的颁布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动画;课程单元;学科交叉;培养方式0引言在欧洲教育中,英国的教育一直是很
有代表性并且很成功的,特别是英国的动画教育,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
英国排名第一的动
画专业是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媒体学院,笔者有幸在2015年的暑假赴伯恩茅斯大学进行考察,深入调研了英国大学的动画教育。
伯恩茅斯大学坐落于英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伯恩茅斯,成立
于1976年,是一所公立大学,由政府统一管理。
该校有在校生12000人左右,其中海外学生人数占2%。
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名列全英第二位。
伯恩茅斯大学下设七所学院,其中媒体
学院(mediaschool)在英国是排名第一的学院,并且媒体学院的国家计算机动画中心(NCCA)是英国唯一的动画中心。
笔者深入伯恩茅斯大学媒体学院深入交流学习近一个月的时间,有很多的收获和体会。
1英
国大学动画教育的特点。
1与产业相结合的培养方案的构建媒体学院的老师在构建培养目标时,并不是像国内一样参照某个统一制定的大纲来构建,而是面向产业的。
培养的学生应该
要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目标,是由产业决定的。
所以他们一开始通过走访调查、发邮件咨询等
多种方式了解产业的需求,再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
培养方案必须通过一个专家委员会的评审通过才能执行,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是由资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构成,经过他们审核过的培养方案一定是面向产业需求,学生毕业后能无缝的和企业结合,这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2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媒体学院的教师非常注重艺术和技术的结合。
因为动画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涵盖计算机学、艺术学、电影学、多媒体学等多种学科。
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他们依据自己的师资优势,明确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不同于传统的动画课程设计,他们除了教授学生用动画软件来制作动画,还教授学生如何以编程的方式来设计、实现动画,而这些却是行业中人才最匮乏需求最旺的职业技能。
媒体学院的一位教师曾说,会用Maya软件做动画的人只了解了这个动画制作软件的30%,而只有会在Maya上编程实现动画的人才真正懂Maya动画制作。
正是这样的思想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会编程也会做动画,是典型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3导师工作制、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媒体学院在学生的培养上实行导师工作制模式。
他们在课程体系中引入课程单元的概念,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题目和相关的教师进行课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