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全国水溶肥行业报告

2018年全国水溶肥行业报告

中国水溶肥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时间:2018年8月25日目录1水溶肥概述 (1)2水溶肥分类 (1)3 水溶肥发展历程 (2)4 水溶肥生产工艺 (7)5水溶肥的优势 (7)6水溶肥的施用方式 (9)7水溶肥的创新点 (10)7.1 肥料原料的创新性选择 (10)7.2 加工工艺的技术创新 (11)8水溶肥发展趋势 (12)8.1 水肥一体化推动水溶肥快速发展 (12)8.2 高产高效规模化经营吸引水溶肥发展 (13)8.3 基础肥料产能过剩倒逼水溶肥产业发展 (14)9水肥一体化的技术需求 (15)10水溶肥市场竞争因素 (17)10.1 我国水溶肥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 (17)10.2制约水溶性肥料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0.3种植户类型对水溶肥及技术的选择 (23)11水溶肥的发展对策 (23)12总结 (25)1水溶肥概述水溶性肥料简称水溶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水溶肥包括传统的大量元素单质水溶肥(如尿素、氯化钾等)、水溶性复合肥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农业部行业标准规定的水溶性复混肥(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腐植酸水溶肥)和有机水溶肥等。

狭义上的水溶肥是农业部行业标准规定的水溶性肥料产品,简称农标水溶肥。

农标水溶肥对养分配方、分类、pH和水不溶物等都做了严格的登记规定,对于产品的适用性、针对性和复合化等方面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与传统的复合肥产品相比,通过滴灌施用方式可以使水溶性肥料养分更容易被作物吸收,且利用率相对较高,其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1倍多,能达到70%-80%,一般而言,水溶性肥料可以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如N、P、K、Ca、Mg、S以及微量元素等。

水溶性肥料的施用方法十分简便,它可以随着灌溉水包括喷灌、滴灌等方式进行灌溉时施肥,既节约了水,又节约了肥料,而且还节约了劳动力,这在劳动力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使用水溶性肥料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水溶性肥料的施用方法是随水灌溉,所以使得施肥极为均匀,这也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溶性肥料一般杂质较少,电导率低,使用浓度十分方便调节,所以它即使对幼嫩的幼苗也是安全的,不用担心引起烧苗等不良后果。

在目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溶性肥料成为保证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未来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水溶肥分类水溶性肥可按剂型、肥料组分、肥料作用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剂型分类可分为水剂型(清液型、悬浮型)和固体型(粉状、颗粒状)。

水剂型水溶性好,施用方便,与农药等混配性好,但养分含量受限,运输、储存不便,对包装要求也较高;常见的生产工艺方法为溶解、混合,主要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反应釜、储存罐和包装设备,美国有液体肥料工厂近3000家,液体肥料占总肥料量的38%。

以色列液体肥料工厂,生产逾400个配方,满足全国各种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达90%以上。

固体型养分含量比较高,储存、运输方便,对包装要求不严,但有效成分低,杂质高,溶解性能不良;生产工艺方法为溶解后再干燥,或粉碎后混合加工,主要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和搅拌机。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水溶性肥料固体型较多,液体型较少,液体型水溶性肥料具有针对性更强的特点,对于水资源匮乏、障碍土壤较多的现状,更应注重液体型水溶性肥料的发展。

按照肥料组分分类可分为养分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天然物质类和混合类。

养分类是由一种或多种养分组成,有效养分含量较高,吸收效果好,杂质含量低,与其他喷施物混配性好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是以赤霉素、DA-6、萘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要成分,调节、刺激作物生长,喷施效果明显,见效快,成本低等,但过度应用损害作物。

天然物质类是添加一些动植物提取物质,如腐植酸、海藻素、氨基酸等,对作物生长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促进养分吸收,增强作物抗逆能力,提高作物品质等,且混配性好,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混合类是养分与多种功能类物质(植物调节剂、天然活性物质,甚至杀菌、杀虫制剂等)配合使用,强调营养与调节发育进程相结合,具有多种功能,综合效果比较理想,成为众多叶面肥料生产者的选择类型。

按照肥料作用功能分类可分为营养型和功能型。

营养型含大量、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有针对性地提供和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功能型是无机营养元素(一种或一种以上)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糖醇等生物活性物质或农药、杀菌剂及其他一些有益物质(包括稀土元素和植物生长有益元素)等混配而成,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刺激、改良作用,具有防治病虫害,满足某些作物生长的特需性。

3 水溶肥发展历程国外对水溶性肥料的研究较早,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温室中的蔬菜、花卉、各种果树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高尔夫球场、甚至于家庭绿化植物的养护。

从专利情况来看,有关固体水溶性肥料的专利较少,而悬浮液肥和液体肥料的则相对较多。

这可能是因为固体产品是比较成熟的,可以形成专利的地方不多。

1925年,英国公布了一项直接用各种掺混的固体原料做水溶肥的专利。

1965年,美国公布了一项片状水溶性肥料的生产专利。

1988年,美国TV A申请了高浓度氮硫悬浮肥的生产专利,采用硫铵+ 尿素或硝铵+ 悬浮剂黏土(质量分数为1%-2%),并利用m(硝铵)∶m(尿素)= 1∶0.8的低共熔获得高N质量分数。

1992年,美国公布了一项固体掺混肥专利,产品含P和Ca,主要由磷酸脲和硝酸钙组成,通过磷酸脲的酸性使产品溶解后没有沉淀。

1998年,美国公布了一项悬浮肥及其生产工艺专利,采用普通化肥原料,通过研磨以获取高浓度的悬浮肥,如尿素-MAP-硫酸钾的11-8-19,颗粒细度在0.01-10μm。

1999年,美国公布了采用挤压造粒技术生产颗粒水溶肥产品专利,颗粒尺寸在0.5-5mm,同时颗粒中仍可分辨出原始原料养分,该专利的要点是颗粒化产品以及溶解助剂的引入和作用。

由于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对水溶性肥料投入研究较早,同时其化学制剂业、化工机械业的配合相当成熟,所以现在国际上的水溶性肥料产品都相当成熟。

如挪威的海德鲁(YARA)公司,芬兰的凯米拉(Kemira)公司,英国的奥美施(Omex)公司,以色列的海法(Haifa)公司,美国的施可得(Scotts)公司、果茂(GrowMore)公司、Greencare公司、Plant-marvel公司,加拿大的植物产品(Plant-prod)公司等等,其中有不少品牌已经来到中国(表1)。

表1 国际水溶肥公司在中国的引入(部分,2016年数据)1 河南摩尔水溶肥料有限公司郑州德国摩尔化工大量元素水溶肥2 深圳市德华肥料有限公司深圳德国康朴公司大量元素水溶肥3 青岛七海进出口有限公司青岛美国施可得公司叶面肥料4 北京海法化学工业公司北京以色列海法化学工业公司大量元素水溶肥5 浙江爱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以色列化工集团高端水溶肥6 比利时利玛中国办事处烟台比利时利玛公司园艺水溶肥7 上海汉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上海意大利瓦拉格罗股份有限公司微量元素水溶肥8 北京碧斯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美国Plant-marvel公司花卉水溶肥9 海南福友农资有限公司海口加拿大的植物产品公司园艺水溶肥从标准方面来看,国外目前现行有效的标准大约有30个左右,构成了一个规范行业发展的完整标准体系。

虽然这些标准中没有专门针对水溶性肥料产品的标准,只有一些相关方法的测定标准,但是他在管理水溶性肥料时,特别提出了有害物质和元素的限量,还规定了液体氮肥产品在投放市场前要作对食物有害性的实验。

比如欧盟并没有限定水溶肥中氮磷钾的总含量,由于各个企业遵循的法规不同,在包装袋上说明就可以。

对于氯的要求仅分成低氯或者高氯。

关于重金属含量最低的是汞,要求只有5 ppm,其他物质有的是10 ppm,有的是50 ppm。

我国水溶性肥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与复混肥料同步。

最初国内市场上出现的产品主要为“冲施肥”、“水冲肥”等,不能被称为完全水溶性肥料,水溶肥料是自2006年农业部发布4个相关标准后才逐渐被科研人员、生产企业和农民认知,发展到今天己形成共识。

根据专利情况来看,中国水溶性肥料的研发多集中在新疆和山东,较有代表性的是两地的土肥系统(主要包括当地农业大学或农科院进行土壤肥料研究的单位)。

冲施肥的专利工艺简单,绝大多数均是掺混型粉状产品,微量元素也未有效螯合。

水溶肥专利按申请年份主要有以下几个:1996年,凯米拉公司在中国申请了“含磷酸根和钙或镁的悬浮液肥”专利,主要通过酸性的调控(pH = 0.5-2)和研磨工序,形成高浓度的悬浮液肥,悬浮剂采用凹凸棒粉等;1999年,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技推广中心申请了喷滴灌用肥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产品为白色粉状晶体,吸湿性强,基本养分构成为磷酸一铵为15%-60%(质量分数,下同),硫酸钾为6%-12%,尿素为30%-75%,产品pH为4. 4-6. 0,水溶性>99%,总有效养分为50%-60%;2001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申请了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其中,大量元素≥30%,中、微量元素≥10%,针对果树、蔬菜等产品养分全、不沉淀、抗盐碱、成本低;2002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申请了滴灌酸性液体肥料专利,主要针对新疆土壤,通过肥料的强酸性保证含农用MAP的水溶性以及消除滴孔堵塞问题,通过促根剂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200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申请了一项用于滴灌系统高效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专利,主要是采用湿法磷酸与尿素结晶生成磷酸脲,磷酸脲中再添加少量养分,产品为粉状结晶,强酸很性。

我国水溶性肥料发展迅速。

1990年登记产品类型仅有3大类,2005年登记产品类型已扩增为7大类,其中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的产品数量最多;1990-2000年,每年登记产品在10-60个之间;2002年,产品登记数量激增至359个,以后逐年增长;2010年4月,产品登记达3318个;2014年2月,我国水溶性肥料企业登记数达到2500个,登记的产品数量达到5399个,产量约10万t左右,全国应用面积超过10亿亩。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水溶性肥料的管理。

一些传统的单质肥料和部分含2种养分的化学肥料,包括:硫酸铵(含氮、硫)、尿素(含氮)、硝酸铵(含氮)、氰氨化钙(含氮、钙)、磷酸铵(包括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含氮、磷)、氯化钾(含钾、氯)、硫酸钾(含钾、硫)、硝酸钾(含氮、钾)、氯化铵(含氮、氯)、碳酸氢铵(含氮)、磷酸二氢钾(含磷、钾)以及具有国家标准的单一微量元素肥等肥料不需要登记,达到国家标准即可销售并供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