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2

2018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2

2018 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22018 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2261.飞机最大重量指 ( )A 经过核准的飞机及其载重的最大重量B 飞机着陆所允许的最大重量C 飞机开始起飞时所允许的最大重量D 飞机在停机坪停机时所允许的最大重量262.以下哪项不属于飞机称重前的准备工作 ( )A 清洗飞机B 对燃油系统放油直到油量指示为零C 排空液压油箱及滑油箱D 排空饮用和洗涤水箱以及厕所26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 ( )A 油箱B 液压泵C 安全活门D 增压泵264.按液压系统的分系统划分,液压系统分为 ( ) A 液压源系统、执行系统、控制调节系统B 动力系统、控制调节系统和辅助系统C 液压源系统、工作系统D 执行系统、控制调节系统265.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民用飞机常用液压油 ( )A 植物基液压油B 矿物基液压油C 石油基液压油D 磷酸酯基液压油266.以下不属于液压源系统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 )A 液压油箱及油箱增压系统B 液压泵C 作动杆D 液压管路267.液压油箱增压系统的作用是 ( )A 将机械能(如电动机或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 转换成液压油中的液压能B 保证液压泵的进口液压油压力C 存储液压油,并有足够的气体空间保证液压油有足够的膨胀空间D 将液压能(如电动机或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 转换成机械268.作动筒的定位锁种类包括 ( )A 机械锁和液压锁B 机械锁和电磁锁C 电磁锁和液压锁D 机械锁、液压锁和电磁锁269.带缓冲装置的作动筒基本工作原理是 ( )A 控制作动筒的回油流量B 控制作动筒的进油流量C 同时控制作动筒的回油和进油流量D 通过弹簧控制作动筒的作动速度270.液压保险的作用为 ( )A 限制液压系统的最大压力,防止液压系统元件过压损坏或破裂B 在传动部分的供油管路漏油时,防止系统内的油液大量漏失C 只允许液压油沿一个方向流动D 通过改变液压油流动方向,改变作动筒的运动方向271.对飞机前轮转弯系统正确的说法是 ( )A 脚蹬操纵多用于高速滑跑,转弯手轮操纵用于低速滑行B 脚蹬操纵多用于低速滑行,转弯手轮操纵用于高速滑跑C 脚蹬操纵和转弯手轮操纵都可用于高速滑跑D 脚蹬操纵多用于转弯半径小的时候,转弯手轮操纵用于转弯半径大的时候272.起落架前轮定中机构的作用是 ( )A 保持飞机地面运动的安定性B 起飞后使前轮定中C 防止前轮摆振D 阻止减震支柱内 , 外筒相对转动27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前三点式起落架的优点 ( )A 重量较轻B 地面运动的稳定性好C 飞机重心位于主轮前边,有助于阻止飞机滑行时打地转D 着陆时只需主轮先接地,比较容易操纵274.现代大中型客机一般采用何种起落架构型 ( )A 构架式B 支柱式C 摇臂式D 以上均可27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起落架减震原理实质的是 ( )A 产生尽可能大的变形来吸收撞击动能B 尽快地消散能量C 使物体碰撞后的颠簸跳动迅速停止D 通过摇臂合理传递水平冲击载荷276.起落架收放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飞机横向操纵性能B 减小飞行阻力C 增加升力D 改善飞机俯仰操纵性能277.以下不属于起落架液压收放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是( )A 选择活门B 收放作动筒C 减震支柱D 起落架舱门作动筒278.主起落架转弯系统的主要作用 ( )A 避免刮擦轮胎B 减小转弯半径C 减小操纵飞机转弯的力D 控制飞机滑行方向279.刹车片静片的工作原理为 ( )A 静片固定于刹车装置的扭力管上,可随机轮转动,但不能沿轴向运动B 静片固定于刹车装置的扭力管上,不随机轮转动,但能沿轴向运动C 静片固定于刹车装置的扭力管上,既可以随机轮转动,也能沿轴向运动D 静片固定于刹车装置的扭力管上,既不可以随机轮转动,也不能沿轴向运动280.刹车片动片的工作原理为 ( )A 动片不可以随机轮转动,但可沿轴向运动B 动片既可随机轮转动,又可沿轴向运动C 动片可随机轮转动,但不可沿轴向运动D 动片既不可随机轮转动,又不可沿轴向运动281.正常刹车的的液压源来源于 ( )AA 系统BB 系统CA系统和B系统D 蓄压器282.自动刹车的的液压源来源于 ( )AA系统BB 系统CA系统和B系统D 蓄压器283.电子式防滞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 )A 正常防滞控制B 锁轮保护C 接地保护D 自动定中284.机轮的主要型式为 ( ) :A 可卸轮缘式机轮、固定轮缘式机轮、一体化机轮B 分离式机轮、可卸轮缘式机轮、固定轮缘式机轮C 分离式机轮、可卸轮缘式机轮、一体化机轮D 分离式机轮、固定轮缘式机轮、一体化机轮285.轮胎的保护和存放应满足 ( )A 避免过热、潮湿,定期在太阳下暴晒B 保存温度不得低于摄氏 27 度,避免潮湿和强光C 避免过热、潮湿和强光D 避免过热,定期在太阳下暴晒,定期喷水以保持弹性286.飞机滚转平衡(横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副翼和垂尾B 副翼和升降舵C 副翼和方向舵D 升降舵和垂尾287.飞机俯仰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副翼B 升降舵C 方向舵D 扰流板288.飞行操纵系统的组成部分为 ( )A 主操纵系统、辅助操纵系统、警告系统B 主操纵系统、辅助操纵系统、传动系统C 主操纵系统、传动系统、警告系统D 辅助操纵系统、传动系统、警告系统289.主操纵系统舵面包括 ( )A 副翼、升降舵、缝翼B 襟翼、方向舵、缝翼C 副翼、襟翼、缝翼D 副翼、升降舵、方向舵290.辅助操纵系统舵面包括 ( )A 副翼、升降舵、缝翼B 襟翼、方向舵、缝翼C 前缘襟翼、后缘襟翼、缝翼D 副翼、升降舵、方向舵291.硬式传动机构中,传动杆不能过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拉易断裂B 增加机构重量C 增大机构体积D 受压易失稳292.关于主操纵系统工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通过中央操纵机构发出操纵指令,由传动机构将其传到舵面B 驾驶员操纵中央操纵机构直接驱动舵面C 驾驶员通过控制电门发出操纵指令,由传动系统将其传到舵面D 驾驶员通过配平手轮发出操纵指令,由传动系统将其传到舵面293. 当向左转驾驶盘时,左侧副翼向上偏转,同时右侧副翼向下偏转。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295. 马赫配平是在飞机加速到达到临界马赫数时使 ( )A 偏航阻尼器接通B 水平安定面下偏一个角度C 水平安定面上偏一个角度D 升降舵上偏一个角度A 左侧机翼的升力增大、 向左侧滚转B 左侧机翼的升力减小、 向左侧滚转C 左侧机翼的升力增大、 向右侧滚转D 左侧机翼的升力减小、右侧机翼的升力减小, 飞机绕纵轴 右侧机翼的升力增大, 飞机绕纵轴 右侧机翼的升力减小, 294. 当后拉驾驶杆时,飞机操纵姿态为 A 升降舵向上偏转, B 升降舵向下偏转, C 升降舵向上偏转, D 升降舵向下偏转, 使尾翼升力增加, 使尾翼升力增加, 使尾翼升力减小, 使尾翼升力减小, ( )绕横轴上仰 (抬头) 绕横轴上仰(抬头) 绕横轴上仰 (抬头) 绕横296.. 增升装置的增升原理为 ( )A 增加机翼弯度、增大机翼面积、降低阻力B 增加机翼弯度、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增大机翼面积C 增加机翼弯度、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降低阻力D 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增大机翼面积、降低阻力29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缘缝翼一般有两个位置、前缘襟翼有三个位置B 前缘缝翼一般有三个位置、前缘襟翼有两个位置C 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一般都有两个位置D 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一般都有三位置298.当飞机在地面,油门杆在起飞位置时,会发出起飞警告的情况是 ( )A 减速板在“放下”位置B 水平安定面在“绿区”C 前缘缝翼放出D 后缘襟翼在最大偏角位置299.座舱主要环境参数包括 ( )A 空气温度、空气压力、空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速率B 空气湿度、空气压力、空气湿度和压力的变化速率C 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速率D 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空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速率300.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大气参数的变化的规律是()A 大气压力升高,温度下降B 大气压力和温度都升高C 大气压力和温度都下降D 大气压力下降,温度升高301.大气压力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 湿度、压力、缺氧B 温度、压力、缺氧C 温度、湿度、缺氧D 温度、湿度、压力302.正常情况下,客舱温度的温度范围为 ( )A20〜22°CB20〜26°CC15〜22°CD15〜26°C303.气源系统的作用不包括 ( )A 空调和增压系统供气B 大翼前缘及发动机前缘整流罩热防冰C 发动机的起动D 燃油箱增压304.以下不属于座舱空调系统作用的是 ( )A 控制通往座舱空气的流量、调节温度B 大翼前缘及发动机前缘整流罩热防冰C 排除空气中过多的水分D 将空调空气分配到座舱的各个出气口305.空气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原理为 ( )A 空气绝热膨胀作功时,其温度显著降低、压力显著升高B 空气绝热膨胀作功时,其温度和压力显著降低C 空气绝热膨胀作功时,其温度和压力显著升高D 空气绝热膨胀作功时,其温度显著升高、压力显著降低306.座舱高压除水的水分离器安装位置为 ( )A 水分离器装在涡轮上游的高压段B 水分离器装在涡轮上游的低压段C 水分离器装在涡轮下游的高压段D 水分离器装在涡轮下游的低压段307.以下不属于涡轮冷却器的是 ( )A 涡轮风扇式B 涡轮压气机式C 涡轮风扇压气机式D 冲压涡轮式308.货舱加温方式不包括 ( )A 气源系统热路空气加温B 发动机引气系统的热空气引起加温C 设备冷却系统排出的热空气加温D 货舱内部空气循环加温309.座舱增压控制的一般原理为 ( )A 仅控制座舱供气量B 仅控制座舱排气量C 同时控制座舱的供气量和排气量D 以上均不正确310.应急增压控制包括 ( )A 排气活门,负释压活门,座舱高度警告系统B 排气活门,正压释压活门,座舱高度警告系统C 正压释压活门,负释压活门,座舱高度警告系统D 排气活门,正压释压活门,负释压活门311.座舱高度高于多少时,座舱高度警告系统发出警告( ) A8000 英尺B10000 英尺C12000 英尺D14000 英尺312.座舱增压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 ( )A 座舱高度、座舱温度、座舱高度变化率B 座舱高度、座舱高度变化率、座舱余压C 座舱高度、座舱温度、座舱余压D 座舱温度、座舱高度变化率、座舱余压313.现代民航飞机座舱高度的变化速率为 ( )A 爬升过程中一般不超过 500英尺/ 分钟,下降时不超过350英尺 /分钟B 爬升过程中一般不超过 350英尺/ 分钟,下降时不超过500 英尺 /分钟C爬升过程中一般不超过 550英尺/分钟,下降时不超过500 英尺/分钟D爬升过程中一般不超过 500英尺/分钟,下降时不超过500 英尺/分钟314.现代民航客机最大座舱余压一般不超过()A7.6〜8.1PSI(磅/平方英寸)B8.0〜8.9PSI(磅/平方英寸)C8.6 〜9.1PSI(磅/平方英寸)D7.6 〜9.1PSI(磅/平方英寸)315.高压航空用氧气瓶的识别标志是()A 黄色瓶并有”航空呼吸用氧”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