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样本

房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样本

测量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一、准备工作
1.1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及时提岀,进行核对修正,不得擅自处理,否则后果自负。

1.2测量放线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是经检验过的合格品,每次测量前应先检验
2.2为保证整个建筑物定位的正确,首先对甲方提供的红线桩及水准点进行校核。

从中方提供的水准点引3个高程控制点以控制各栋号楼±0.000标高点,高程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

建立平面控制方格网
根据建筑物及场地特点,测设”井”字型方格进行楼大角控制及轴线控制。

控制桩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桩用铁预埋件做成,桩点处打。

1.5孔嵌入铜电线芯,桩位应进行编号并有防雨
措施。

位置放出墙体控制线、门窗洞口细部尺寸线、柱子尺寸线以及距墙皮50cm墙体模板控制线,地下墙体施匸完毕后在墙体上弹出lm标高线和顶板支模300mm控制线来控制顶板支模。

2.4.5正负零以下标高控制以现场引测的高程控制网的标高为依据,用塔尺或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工作,并在槽边四周设置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以此来控制开挖深度和垫层及防水保护层厚度。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槽底抄平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机械挖土,标高抄至距槽底30cm处,第二次进行人工清槽,将标高抄至设计标高,必须严格控制标高,不能超挖。

2. 5结构施工测量
2.5.1首层定位放线:利用楼周边轴线控制桩,架设经纬仪向首层地面施测轴线, 配合钢尺确定轴线尺寸,误差在孕育范圉内,中间轴线整尺分出。

依轴线放出墙柱边缘、电梯井、楼梯间边线及控制线。

利用钢尺沿结构外墙向上竖直测量,从每一流水段向上引测,以便于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需要。

2.5.2窗口门口的测量
窗口模板的位置控制: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之后,测量人员将窗口的位置在顶板上弹出,调整窗口边的暗柱位置。

保证浇筑完顶板混凝土以后,窗口两侧的暗柱钢筋不位移,影响窗口模板的支设,同时外墙每层墙体浇筑完成后,测量人员在外墙上将窗口两侧的边线山下之上全部弹出,同时将窗口模板的标高线弹在墙体钢筋上,依据标高线和窗口的控制线支设窗口模板,同时将窗口模板与墙体模板固定在一起,确保不位移。

门口模板的位置控制:,门口模板的位置控制与窗口模板相同,在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以后,即将门口模板的边线弹出,调整门口两侧的暗柱位移钢筋,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弹出门口位置线,再次调整暗柱钢筋,保证暗柱钢筋位置准确,同时保证门口模板的位置准确。

2. 5.3预留洞的测量控制
顶板预留洞的控制:顶板模板支设完成后,采用下述的天定法将顶板的轴线引测到顶板模板上,木工依据预留洞与各轴线的相对位置将洞口模板固定在顶板上。

墙体预留洞控制:墙体预留洞的位置、标高、尺寸要求必须精确,根据预留洞的位置与轴线的相对关系,架设经纬仪将预留洞的位置投测墙体钢筋上,依据测量结果支设预留洞模板。

2.5.4楼层大角的控制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同时控制楼角。

内控依据天顶法施测,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作业面,并进行复核,合格后将各外墙,内墙的墙身线、50cm控制线弹出,以此为依据支设墙体模板。

外控:外墙模板拆除之后,在地面架设经纬仪,从一层开始投测垂直线,一直到作业面。

随时监控大角的准确。

2. 5.5竖向控制
本工程竖向控制采用天顶法进行控制,根据每一栋楼的流水施工段设置轴线控制点: 每一栋楼至少四个轴线控制点,第一流水段设四个轴线控制点,以后每个流水段设两个。

投测点设置方法为在投测点位置的首层地面混凝土中预埋一块200*200的钢板,经过监设,在预埋钢板上放出投测点的位置,用水泥钉打上一个眼。

具体步骤是: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投测点的位置留好直径为20cm的预留孔。

预留孔的位置要保证相对准确。

避免不能通视施工放线时,将激光垂准仪放置在首层,整平对中,检查无误之后,在顶板的预留洞上放置玻璃板,下层打开激光装置,旋转垂准仪分别在四个不同的方向位置在玻璃板上画出显示点。

取在玻璃板四点组成一个四边形,取该四边形的中点作为该层的投测点。

测量允许偏差:层间竖向偏差±3mm,全高偏差13mm,所有的投测点引测到作业面以后,对投测点进行闭合复测,合格后架设经纬仪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用钢尺复核建筑物轴线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10mm),中间轴线整尺分出,依轴线放出墙柱边线、电梯井、楼梯间边线及控制线。

2. 5. 6墙体测量控制
在支设好顶板模板时,利用天顶法将墙体的控制线弹到模板上,施工人员依据控制线,放好预留洞的模板及将位移钢筋调整到位,经过检查无误后,依据墙体位置线,将顶板钢筋线弹到模板上,依据钢筋线绑扎顶板钢筋。

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测量人员利用天顶法将控制点引测到作业面上,放出墙身线、50cm控制线。

以此依据支设墙体模板。

在墙体钢筋的竖向梯子铁上,在上中下三个部位焊与墙厚相同的控制筋,控制墙厚。

控制筋的端部刷红色防锈漆。

2. 5.7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沿结构外墙向上竖直测量。

测量时釆用通吃进行,避免累汁误差。

本工程在建筑物的四周中间部位向上引测,引测时对各个施工段进行校核。

2. 5. 7. 1引测步骤如下:
1)根据±0.00水平线,测出相同起始标高(+1.000)
2)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标高+1. 00m处,作为施工层水平控制。

各层的标高线均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

3)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核由下向上传递上来各条水平线,误差±5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后视两条水平线做校核。

2. 7. 7. 2标咼施测要点
1)观测时,尽量前后等长。

测设水平线时,采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视线正对准水平线。

2)所用钢尺必须经过检测,量高差时,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

2. 5. 8楼梯测量放线
楼梯的平立及踏步尺寸见楼梯详图。

楼梯放线时要先复核楼梯间尺寸,然后依据+50cm线确定中间平台上、下标高和平台长度,梁两侧混图墙上弹出墨线,依上下平台标高及踏步高宽弹出各个踏步。

2.5.9卫生间隔墙测量
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对主体工程施工时留下的墙体控制线进行复测,经过检查合格后,放出隔墙板的位置线和控制线,作为安装墙体和水暖管道的依据。

对于需要抹灰的加气混凝土墙体,须先在顶板上弹出墙体的外边线,然后依据墙体的外边线进行贴饼子, 抹灰。

确保室内净面积准确。

2. 5. 10装饰工程测量
2. 5. 10. 1在装修工程施工测量前,除应熟悉图纸、验算有关测量数据外,还应该核对图上的平面和高程坐标与现场是否相符,对所用的测量控制点及其成果进行检查和校测,无误后方可作为装修控制引线。

2. 5. 10. 2结构施工时,主体拆模后及时将+50cm线抄测在墙身,弹上墨线,以此做地面面层施工、门窗安装、吊顶施匸标高控制线,要求结构施匸按装饰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时将装饰工程所需的控制点、线弹划并固定在已建好的地面、墙面、梁、顶板、门窗洞口等处。

2. □. 10. 3装饰工程施工测量所测设的水平线、铅垂线与竖直投测应符合如下要求1)水平
线(室内、室外)每3m两端高差应小于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o在不便于使用水准仪的地方,可安装连通管水准器找平。

2)室外铅垂线使用经纬仪投测,两次投测偏差应小于2mm。

3)室内铅垂线可用线坠投测,其精度应高于l/3000o
4)外墙装饰测量主要依据结构轴线按设计•图纸尺寸,分出窗口两侧控制线及外墙分隔控制线,依据首层外±50cm分出窗口上下控制线,允许偏差±5mm。

5)建筑物四大角吊铅重钢丝用以控制大角及墙面垂直,平整度修补。

2.5. 11建筑沉降观测
建筑沉降观测点依据设计提供埋设位置我方负责埋设。

施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沉降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观测,做好详细记录。

三、工程测量质量要求
3.1标高要求:标高测量偏差不得超过±10mm。

3.2各施工部位放线、标高抄测精度要求均必须满足相关验收质量标准。

四、测量中注意的事项
4.1施工过程中各阶段测量放线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4.2测量仪器必须经检测,并在全过程中保持完好状态。

4.3引测使用的预留洞,在不使用的时候,用挡板临时封堵,避免伤人。

五、安全技术交底
5.1放线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施工教育,耍熟悉有关工种的安全知识,测量放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高作业要绑扎安全带,施工建筑物周围要设安全网;
5.3注意”四口”安全。

楼梯口、阳台、楼板临边放线时测量放线人员不要紧靠防护设施,预留口,通风口四周要设防护,测量放线人员不要从洞口上行走,防止坠落;
5. 4施工现场各种机电设备不得擅口动用;
5. 5测量作业时钢尺耍经过机电设备时提前联系有关人员关闭电源,防止触电;
5.6±下楼层时,不得从井字架上、下人;
5.7登高作业,先察看脚手架搭设是否牢固,认为安全可靠时方可上去,在脚手板上行走时, 注意悬挑板防止踩空,严防高空坠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