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一次函数y=6x+1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3分)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B.1,,C.6,7,8D.2,3,43.(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和b的取值范围是()A.k>0,b>0B.k>0,b<0C.k<0,b>0D.k<0,b<04.(3分)如图,在ABCD中,∠A=70°,DC=DB,则∠CDB=()A.70°B.60°C.50°D.40°5.(3分)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3,4)和点B(2,7),则函数表达式y=kx+b为()A.y=3x+13B.y=﹣3x+13C.y=﹣3x﹣13D.y=3x﹣136.(3分)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B.540°C.720°D.900°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点A(3,4)关于x轴对称的点A′,再将点A′向左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4,﹣3)B.(﹣4,3)C.(﹣3,4)D.(﹣3,﹣4)8.(3分)在△R t ABC中,∠ACB=90°,CD⊥AB于D,CE平分∠ACD交AB于E,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BC=EC B.EC=BE C.BC=BE D.AE=EC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3 分)如图, △R t ABC 中,∠ACB =90°,AB =6,D 是 AB 的中点,则 CD = .10.(3 分)如图,直线 y =kx +3 经过点(2,0),则关于 x 的不等式 kx +3<0 的解集是 .11.(3 分)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 n 个球,它们除了颜色之外其它都没有区别,其中含有 3 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将盒中所有的球摇匀,然后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 频率稳定在 0.03,那么可以推算出 n 的值大约是.12.(3 分)如图,矩形 A 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点 O ,AC =10,P 、Q 分别为 AO 、AD 的中点,则 PQ 的长度 为.13.(3 分)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立即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 (米)与时间 t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小明步行回家的平均速度是米/分.14.(3 分)已知点 A (x ,y )、B (x ,y )在直线 y =kx +b 上,且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 x <x 时,y 与y 的大小关系为 .15.(3 分)当 m =时,y =(m ﹣3)x +4x ﹣5(x ≠0)是一次函数.16.(3 分)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 B 、C 、D 的面积分别为 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 E 的面积是.1 12 2 1 2 1 22m +1三、解答题(本题共 7 个小题,共 5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 分)若一次函数 y =(6﹣3m )x +(2n ﹣4)不经过第三象限,求 m 、n 的取值范围.18.(6 分)如图,在 ABCD 中,点 E 、F 分别在边 CB 、AD 的延长线上,且 BE =DF ,EF 分别与 AB 、CD 交于点 G 、H .求证:AG =CH .19.(6 分)已知一次函数 y =(1﹣2m )x +(3m ﹣1)(1)当 m 取何值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2)当 m 取何值时,函数的图象过原点?20.(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2),B (﹣4,﹣1),C (﹣4,﹣4). (1)作出△ABC 关于原点 O 成中心对称 △的A B C ;(2)作出点 A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A ′,若把点 A ′向右平移 a 个单位长度后落 △在A B C 的内部(不包括顶点和边界),求a 的取值范围.21.(8 分)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某景区随机对部分游客进行了关于“景区服务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并根 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满意度人数所占百分比非常满意12 10%1 1 11 1 1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54n6m40%5%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表中 m 的值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据统计,该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 3600 人,若将“非常满意”和“满意”作为游客对景区服务工作的肯 定,请你估计该景区服务工作平均每天得到多少名游客的肯定.22.(9 分)如图,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E 是 AD 的中点,过点 A 作 BC 的平行线交 BE 的延长线于 点 F ,连接 CF .(1)求证:AF =DC ;(2)若 AC ⊥AB ,试判断四边形 ADC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3.(10 分)如图,直线 l 的解析表达式为:y =﹣3x +3,且 l 与 x 轴交于点 D ,直线 l 经过点 A ,B ,直线 l ,l 交于点 C .(1)求点 D 的坐标;(2)求直线 l 的解析表达式;(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 l 上存在异于点 C 的另一点 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1 12 1 2 2 22018-2019 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3 分)一次函数 y =6x +1 的图象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分析】先判断出一次函数 y =6x +1 中 k 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 y =6x +1 中 k =6>0,b =1>0,∴此函数经过一、二、三象限,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 y =kx +b (k ≠0)中,当 k >0 时,函数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当 b >0 时,函数图象与 y 轴正半轴相交.2.(3 分)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 , ,B .1, ,C .6,7,8D .2,3,4【分析】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 形;否则不是.【解答】解:A 、() +() ≠()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B 、1 +() =()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C 、6 +7 ≠8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D 、2 +3 ≠4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 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3.(3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k 和 b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2 2222 222 2 222∴k<0,b>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图象在一、二、四象限.4.(3分)如图,在ABCD中,∠A=70°,DC=DB,则∠CDB=()A.70°B.60°C.50°D.4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70°,∵DC=DB,∴∠C=∠DBC=70°,∴∠CDB=180°﹣70°﹣70°=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3分)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3,4)和点B(2,7),则函数表达式y=kx+b为()A.y=3x+13B.y=﹣3x+13C.y=﹣3x﹣13D.y=3x﹣13【分析】直接把A(3,4)和点B(2,7)代入一次函数y=kx+b 求得答案即可判断.【解答】解:∵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3,4)和点B(2,7),∴解得,.故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3x+1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关键.6.(3分)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B.540°C.720°D.90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边数与多边形的外角的个数相等,可求出该正多边形的边数,再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其内角和;根据一个外角得60°,可知对应内角为120°,很明显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即720.【解答】解: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7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点A(3,4)关于x轴对称的点A′,再将点A′向左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4,﹣3)B.(﹣4,3)C.(﹣3,4)D.(﹣3,﹣4)【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解答】解:A(3,4)关于x轴对称的点A′(3,﹣4),将点A′向左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B(﹣3,﹣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称与点的平移,正确理解对称的性质与点平移的特征是解题关键.8.(3分)在△R t ABC中,∠ACB=90°,CD⊥AB于D,CE平分∠ACD交AB于E,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BC=EC B.EC=BE C.BC=BE D.AE=EC【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CD=∠A,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ACE=∠DCE,再结合∠B EC=∠A+∠ACE、∠BCE=∠BCD+∠DCE即可得出∠BEC=∠BCE,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出BC=BE,此题得解.【解答】解:∵∠ACB=90°,CD⊥AB,∴∠ACD+∠BCD=90°,∠ACD+∠A=90°,∴∠BCD=∠A.∵CE平分∠ACD,∴∠ACE=∠DCE.又∵∠BEC=∠A+∠ACE,∠BCE=∠BCD+∠DCE,∴∠BEC=∠BCE,∴BC=BE.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余角、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通过角的计算找出∠BEC=∠BCE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如图,△R t ABC中,∠ACB=90°,AB=6,D是AB的中点,则CD=3.【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ACB=90°,D为AB的中点,∴CD=AB=×6=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3分)如图,直线y=kx+3经过点(2,0),则关于x的不等式kx+3<0 的解集是x>2.【分析】写出函数图象在x轴下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解答】解:当x>2时,y<0.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11.(3分)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 个球,它们除了颜色之外其它都没有区别,其中含有3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将盒中所有的球摇匀,然后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03,那么可以推算出n的值大约是100.【分析】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可以从比例关系入手,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得,=0.03,解得,n=100.故估计n大约是100.故答案为:1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2.(3分)如图,矩形A 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点O,AC=10,P、Q分别为AO、AD的中点,则PQ的长度为 2.5.【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C=BD=10,BO=DO=BD=5,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PQ=DO=2.5.【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10,BO=DO=BD,∴OD=BD=5,∵点P、Q是AO,AD的中点,∴PQ是△AOD的中位线,∴PQ=DO=2.5.故答案为: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关键是掌握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13.(3分)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立即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小明步行回家的平均速度是80米/分.【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00米,呈下降趋势的线段表示其步行回家,利用路程除以时间可得速度.【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800 米,从 5 分钟到 15 分钟的一段线段代表小明步行回家.其步行速度为 800÷(15﹣5)=80(米/分).故答案为 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考查了观察能力,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结合实际,并弄清楚横、纵轴表示的 含义.14.(3 分)已知点 A (x ,y )、B (x ,y )在直线 y =kx +b 上,且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 x <x 时,y 与y 的大小关系为 y <y .【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x <x ,∴y 与 y 的大小关系为:y <y .故答案为:y <y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掌握一次函数增减性是解题关键.15.(3 分)当 m =3,0,﹣时,y =(m ﹣3)x +4x ﹣5(x ≠0)是一次函数.【分析】根据二次项的系数为零,可得一次函数.【解答】解:①由 y =(m ﹣3)x +4x ﹣5 是一次函数,得m ﹣3=0.解得 m =3;②,解得 m =0;③2m +1=0,解得:m =﹣ ;当 m =3,0,﹣ 时,y =(m ﹣3)x +4x ﹣5 是一次函数,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 y =kx +b 的定义条件是:k 、b 为常数,k ≠0,自变量次数为 1.16.(3 分)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 B 、C 、D 的面积分别为 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 E 的面积是 10 .1 12 2 1 2 1 2 12 1 2 1 2 1 2 1 2 2m +12m +12m +1【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勾股定理,能够导出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和即为最大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得 A 、B 的面积和为 S ,C 、D 的面积和为 S ,S +S =S ,于是 S =S +S ,即 S =2+5+1+2=10.故答案是:10.【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够发现正方形 A ,B ,C ,D 的边长正好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条直角边, 根据勾股定理最终能够证明正方形 A ,B ,C ,D 的面积和即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三、解答题(本题共 7 个小题,共 5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 分)若一次函数 y =(6﹣3m )x +(2n ﹣4)不经过第三象限,求 m 、n 的取值范围.【分析】若函数 y =kx +b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 k <0,b ≥0,由此可以确定 m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y =(6﹣3m )x +(2n ﹣4)不经过第三象限,∴6﹣3m <0,2n ﹣4≥0,故 m >2,n ≥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在一次函数 y =kx +b 中,k >0,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 <0,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18.(6 分)如图,在 ABCD 中,点 E 、F 分别在边 CB 、AD 的延长线上,且 BE =DF ,EF 分别与 AB 、CD 交于点 G 、H .求证:AG =CH .1 2 1 2 3 3 1 23【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 AF =EC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 =∠C ,AD ∥BC ,∴∠E =∠F ,∵BE =DF ,∴AF =EC ,在△AGF 和△CHE 中,∴△AGF ≌△CHE (ASA ),∴AG =CH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9.(6 分)已知一次函数 y =(1﹣2m )x +(3m ﹣1)(1)当 m 取何值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2)当 m 取何值时,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 y =(1﹣2m )x +(3m ﹣1)当 1﹣2m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解答. (2)根据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1)由题意得:1﹣2m <0,∴m > ,∴当 m >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2)由题意得:1﹣2m ≠0 且 3m ﹣1=0,∴m = ,∴当 m = 时函数的图象过原点.【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k <0;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k >0.20.(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2),B (﹣4,﹣1),C (﹣4,﹣4). (1)作出△ABC 关于原点 O 成中心对称 △的A B C ;(2)作出点 A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A ′,若把点 A ′向右平移 a 个单位长度后落 △在A B C 的内部(不包括顶点和 1 1 11 1 1边界),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2)由点A′坐标为(﹣2,2)可知要使向右平移后的A′落在△A△B C的内部,最少平移4个单位,最多平移6个单位,据此可得.【解答】解:(1)如图所示,△A△B C即为所求;(2)∵点A′坐标为(﹣2,2),∴若要使向右平移后的A′落在△A△B C的内部,最少平移4个单位,最多平移6个单位,即4<a<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平移,熟练掌握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平移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8 分)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某景区随机对部分游客进行了关于“景区服务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人数1254n6所占百分比10%m40%5%111111111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120,表中m 的值45%;(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据统计,该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3600人,若将“非常满意”和“满意”作为游客对景区服务工作的肯定,请你估计该景区服务工作平均每天得到多少名游客的肯定.【分析】(1)利用12÷10%=120,即可得到m的值;用120×40%即可得到n的值.(2)根据n的值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3)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3600××100%,即可答.【解答】解:(1)12÷10%=120,故m=120,n=120×40%=48,m==45%.故答案为120,45%.(2)根据n=48,画出条形图:(3)3600××100%=1980(人),答:估计该景区服务工作平均每天得到1980名游客的肯定.【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22.(9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 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F=DC;(2)若AC⊥AB,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连接DF,由AAS证明△AFE≌△DBE,得出AF=BD,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平行四边形ADCF,求出AD=CD,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1)证明:连接DF,∵E为AD的中点,∴AE=DE,∵AF∥BC,∴∠AFE=∠DBE,在△AFE和△DBE中,,∴△AFE≌△DBE(AAS),∴EF=BE,∵AE=DE,∴四边形AFDB是平行四边形,∴BD=AF,∵AD为中线,∴DC=BD,∴AF=DC;(2)四边形ADCF的形状是菱形,理由如下:∵AF=DC,AF∥B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AC⊥AB,∴∠CAB=90°,∵AD 为中线,∴AD = BC =DC ,∴平行四边形 ADCF 是菱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 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本题综合性强,由一定难度,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3.(10 分)如图,直线 l 的解析表达式为:y =﹣3x +3,且 l 与 x 轴交于点 D ,直线 l 经过点 A ,B ,直线 l ,l 交于点 C .(1)求点 D 的坐标;(2)求直线 l 的解析表达式;(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 l 上存在异于点 C 的另一点 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分析】(1)已知 l 的解析式,令 y =0 求出 x 的值即可;(2)设 l 的解析式为 y =kx +b ,由图联立方程组求出 k ,b 的值;(3)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 C 的坐标,继而可求出 ;(4)△ADP 与△ADC 底边都是 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 △,ADC 高就是点 C 到 AD 的距离. 【解答】解:(1)由 y =﹣3x +3,令 y =0,得﹣3x +3=0,∴x =1,∴D (1,0);(2)设直线 l 的解析表达式为 y =kx +b ,1 12 1 2 2 2 1 2 △S ADC2由图象知:x =4,y =0;x =3,,代入表达式 y =kx +b ,∴,∴,∴直线 l 的解析表达式为;(3)由,解得,∴C (2,﹣3),∵AD =3,∴S =×3×|﹣3|= ;(4)△ADP 与△ADC 底边都是 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 C 到直线 AD 的距离,即 C 纵坐标 的绝对值=|﹣3|=3,则 P 到 AD 距离=3,∴P 纵坐标的绝对值=3,点 P 不是点 C ,∴点 P 纵坐标是 3,∵y =1.5x ﹣6,y =3,∴1.5x ﹣6=3x =6,所以 P (6,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有关知识,难度中等.2 △ AD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