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纺织品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医用纺织品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医用纺织品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作者杨骏班级B纺织091 学号20摘要:讨论医用纺织品的性能、分类和用途,在此基础上,对医用纺织品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用纺织品性能分类用途1前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与观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用纺织品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用即弃型罩衣、消毒盖布、口罩以及消毒绷带使用比例逐年提高,反映了人们对致病微生物传染源的防护与隔离的认识在不断加强[4],抗菌面料的发展不仅限于医疗领域,已迅速延伸至日常生活和保健,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疝修补用网状物、神经再生导管、人工胸壁及肋骨织物、人工气管和可吸收纤维等人工组织替代物的研究代表了医学发展中人体组织修复的前沿。

时至今日,医用纺织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对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寿命的延长起着无可替代愈加重要的作用。

2 医用纺织品性能研究2.1 抗菌性研究在医疗与保健领域,由于伤口的暴露或者病人体质偏弱,易感染伤口或患病,因此细菌的消灭与隔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区别于普通杀菌剂,纺织品与人体直接接触,所以其负载的杀菌物质需对人体无害。

目前较常用的是银、铜等金属离子或具有灭菌功能的胺盐类。

美国Cupron(卡普诺)公司成功添加氧化铜于成纤聚合物中,制得的PET、PE、PU和PA包扎敷料已投放市场[5]。

秦益民等人通过化学改性方法使用AgNO3水溶液处理甲壳胺纤维,制得负载银离子的甲壳胺纤维。

甲壳胺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当和生理盐水接触时,这种纤维上的阴离子可以被释放到溶液中,进一步加强抗菌作用。

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含银甲壳胺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2.2 高创伤处理性能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纤维及其制品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可吸收性纤维及其制品可以避免伤口二次打开,使用具有生物活性和可吸收性的纺织品可加快伤病的痊愈过程。

甲壳胺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后得到的一种高分子基多糖,其分子结构为1,4-2-胺-2-脱氧-β-D葡萄糖,可降解并被人体吸收。

在医疗卫生领域,甲壳胺纱线可以被用作为医用缝合线,通过调节纤维内的脱乙酰度,可以调节纤维的降解时间和被人体吸收的时间。

由甲壳胺纤维做成的机织物和针织物可以被用于细胞移植和组织再生的多空结构支架。

甲壳胺非织造布可以被加工成医用辅料,用于治疗流血流脓的伤口,这类辅料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湿型,比起传统的棉纱布能更好地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此基础上,秦益民等人把甲壳胺纤维在ZnSO4的水溶液中处理后,通过控制处理的时间可以使纤维吸附不同量锌离子。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许多蛋白质的核心组分,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

试验结果表明,负载锌离子的甲壳胺纤维在2.9%蛋白质水溶液中可以很好地释放锌离子。

3 医用纺织品的分类根据用途和性能可以将医用纺织品分为普通医用纺织品和高性能医用纺织品,普通医用纺织品包括外科手术缝合线、消毒湿巾、伤口敷料、止血贴、纱布球、吸液垫、纱布片、手术巾等。

高性能医用纺织品一般是指采用高技术纤维材料制成的,具有不同功能, 大体可以分为如下4 类:a) 保健类医疗保健用的绷带、口罩、头罩、可溶性止血纱布、医疗服装、医疗用的床单及相关寝具等产品;b) 治疗类舒适功能纺织品、消痒、止血纺织品、除螨用纺织品等;c) 仿器类人工肺、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人工气管等;d) 防护类防毒服装以及各种防辐射服装(防X线、防静电、防磁辐射等) 。

3 高性能医用纺织品的新发展3.1 保健类3.1.1智能护肤美白纺织品智能护肤美白纺织品是美白护肤材料和纺织材料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型高科技保健产品, 当今智能护肤美白纺织产品研制开发的主导趋势是将水果植物精华和维生素等美白护肤的物质加入到纺丝溶液或后加工工序中。

例如, 钟纺科学研究所在纺织品中加入了维生素C和维生素E , 结合液晶制剂技术进行后加工, 从而使织物具有很高的吸湿性, 给肌肤充足的水分, 然后加以VE 诱导素的配合, 穿着后可以使肌肤更加滋润美白。

3.1.2可吸收的保健卫生高级薄片可吸收的保健卫生高级薄片是由两层或多层相互重叠的天然或人造纤维构成的非织造布, 其天然或人造纤维的层与层之间相互紧密结合, 纤维纤度(旦尼尔数) 从前一层到后一层逐级降低, 由此所形成的纤维结构孔径从内表面层到外基体层逐渐降低。

此种纺织品吸水性、透气性好、使用舒适。

例如日本的Unicharm 公司开发了能渗透液体的一次性使用的高级薄片, 如尿布、卫生巾。

高级薄片是由轧花非织造布织物构成, 包含60 %~100 %重量的热塑性合成纤维, 或者为轧花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

几条凸纹平行穿越尿布, 防止纵向产生褶皱, 使尿布匀称地包绕穿戴者身体, 从而有舒适感。

3.1.3 芳香纺织品近年来, 健康清新的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一大目标。

虽然人们还无法完全解释睡眠的原理机制,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睡眠与大脑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大脑通过嗅觉神经可以感觉到气味, 因此气味可能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睡眠。

据调查, 有多种床上用品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例如: 有些床上用品具有磁疗、电疗和远红外辐射的功效, 可以保持人们的身体健康。

有些香味可以促进良好的睡眠, 而且除去不畅快的气味可以消除大脑不必要的活动。

气味香精不仅寿命很短而且热量也会加速香味的散失。

实际应用中, 运用复合纺丝技术将香精储存在4 个花瓣状的空穴内, 空穴呈放射状排列在纤维的中腔。

香味通过纤维的截面和纤维内层的聚酯薄膜慢慢释放出来, 这样就可长期维持香味效应。

这种香精可以产生一种清新凉爽的典型森林效应, 促进良好的睡眠[4 ] 。

3.2 治疗类3.2.1 加入电子元件的医疗纺织品加入电子元件医疗纺织品作为一类新型功能纺织品, 它能够感知所处环境的变化(如机械、热、化学、光、温度、电磁等) , 并随之做出敏锐响应。

其智能化来自于织物中加入的特殊成分。

这些成分可以是传导器、特殊电子装置等电子元件。

例如, 英飞凌科技研制出了一种可为老人和病人进行自动护理的产品。

其产品中放入了传导器, 可以随时传输测量的数据给终端的接受者, 从而可以使医生和护士实现远程监护。

由美国Biokey 公司开发的智能绷带将多种传感器植入织物中, 可以探测细菌数量、湿度和氧气浓度等, 并记录在电脑中, 为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

由塑料光纤和导电纤维编织而成的“智能T 恤”可以协助医务人员监测病人心跳、体温、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 也可由监测人员了解和掌握运动员、宇航员、飞行员等的身体情况; 还可制成婴儿睡衣监测婴儿呼吸, 防止婴儿在睡眠时因窒息而死亡。

美国堪萨斯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为功能智障的孩子设计了一款治疗性服装。

该产品的治疗作用在于用有弹性的带子协调孩子手、腰、肘、肩等肌肉的伸缩, 并在头饰中加入导线, 刺激孩子的大脑兴奋度。

3.2.2 缓释型给药医疗纺织品缓释型给药医疗纺织品是由中空纤维构成的, 空心中可以注入药液, 然后由纤维慢慢释放出来, 可以解决长期慢性给药的问题。

例如德国柯洛卡医用品公司研制开发出系列的哈药型医用系列纺织品, 包括背心、护膝、袜子、脐囊托、胸罩、头帽等几十个品种, 可以分别将对症治疗的药液从输入孔注入, 然后佩戴在所需要治疗的部位, 从而达到治疗或保健给药的目的。

3.2.3医用防螨虫涤纶纤维医用防螨虫涤纶纤维在纺丝熔体中加入特种防螨虫添加剂, 在极微量浓度下即能有效灭螨虫。

据研究表明, 哮喘患者中对螨虫酶过敏的高达80 %。

螨虫实际上并不咬人,但其排泄物中含Der P1 酶, 它与排泄物一起成粉粒状弥散于空气中, 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这种酶会诱发气喘等不同过敏症状。

因此这种纤维用于床上用品可有效防治哮喘等过敏症。

3.3 仿器类3.3.1复合编织人体修复物复合编织人体修复物是一种可以长期或永久性地植入人体内替代被损坏组织的医用纺织品。

美国Schneider 公司已经研制了这种复合编织修复物, 它植入人体后不会对人体有任何形式的损伤, 还可以代替医疗上曾经采用过的各种筒形编织修复物或螺旋形纱线绕制的修复物。

这种产品已经申请了专利。

专利号为97/ 13475 (世界专利) 。

3.3.2人工血管占人类死亡病因的首位要数心血管疾病, 因此人工血管是当今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作小口径血管(小于6mm) 及心瓣膜, 将细胞贴附在聚合物支架上植入体内, 愈合成机体的一部分而发挥正常生理机能。

支架一般是多孔性的, 新生组织能长入空隙内。

所选材料有涤纶编织物, 经特氟隆处理的纤维编织物等。

编织的聚酯纤维管是常用的人造血管材料, 这种人工血管只限于6mm 以上直径。

小于4mm时, 常用嵌段聚氨酯, 但由于降解、破裂,不能长期用于小直径人工血管。

而日本科学家用甲基丙烯酸乙基磷酸胆碱酯(MPC) 对嵌段聚氨酯表面进行改性, 取得较好效果。

他们将MPC 改性的聚氨酯包附在直径为2mm 的涤纶血管内壁, 90min未发现凝血。

3.3.3神经导管高性能医用纺织品最新革新中开发了一种狭窄的管状机织物导管, 用PGA 纱线制成, 用于修复损坏的末梢神经。

通过缝合, 在中空导管的末端内部重新设置神经系统。

管子可引导邻近的神经末梢, 使它们得到再生, 重新接触末端的残余部分。

另外可以避免引起和移植部位有关的发病率。

使用可再吸收的高性能医用纺织品可以免去再次取出该器官所需的手术。

3.4 防护类3.4.1防微波辐射纺织品目前医学研究结果表明, 一定强度的微波辐射, 可以引起动物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受损促使机体老化。

大功率的微波辐射对人体有明显的破坏力, 可造成急性伤害。

一般利用115 %~210 %的金属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织成的织物, 具有良好的防辐射效果。

其中所用的金属纤维, 既可以是纯粹由无机金属材料制成的纤维(如不锈钢纤维) , 也可以是在金属纤维的表面涂一层塑料后制成的纤维, 还可以是外包金属的镀金属纤维。

这种织物的微波透射量仅为入射量的十万分之一, 具有防微波辐射性能好、质轻、柔韧性好等优点。

主要用做微波防护服和微波屏蔽材料等。

3.4.2 化学防护医用纺织品化学防护医用纺织品主要用于防护各种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所用的材料一般有3 种: 渗透性隔离材料、半渗透性隔离材料和非渗透性隔离材料。

渗透性防化织物由尼龙经平组织基布和聚氨酪泡沫材料组成, 内衬活性炭, 再覆一层外包织物。

这种织物能蒸发冷却使热量消散, 并具有优异的防御化学剂蒸汽的性能, 还具有适当防卸液体的功能。

半渗透性材料可以通过涂层和覆膜两种方式制造, 有无孔、超微孔和微孔3 种结构, 不同的结构会影响最终的使用性能。

无孔材料的紧密结构使得其防生化和抵御外部环境因素性能好, 但传送汗气性差。

微孔和超微孔材料的湿气传送能力强, 防生化效能优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