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PC项目设计实施计划方案

EPC项目设计实施计划方案

设计实施方案1、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1.1.1场地位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XXX1.1.2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本工程周围区域规划有办公、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公用设施配套齐全。

本工程周边临市政道路,交通便捷,施工用材料及设备,生活用品可有这些道路直接运达基地部。

1.2规模和设计围1.2.1规模XXXXX集中安置区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66755.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75.64平方米,拟建21栋。

设地下车库,配套设施包括物业管理用房、公共设备用房等及商业配套用房,建设用地强度要求:容积率2.9,绿地率30.97%,建筑密度24.23%。

其中XXXXX集中安置区一期,总占地面积21464.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502.95平方米,现拟建6栋,为5#、9#、10#、11#、12#、13#楼。

设人防、地下车库、幼儿园和垃圾压缩站,建设用地强度要求:容积率3.83,绿地率33.33%,建筑密度24.19%o1.2.2设计围根据招标公告要求,设计围包括:发包人提供的整个项目规划总平面图各单体建筑1-21#楼(不包含6#、7#楼)及规划图上其它配套建筑、地下车库单体设计、人防施工图设计。

包括完成项目的技术设计(如需要)、施工图设计、清单格式的施工图预算、施工过程设计跟踪服务。

不包含室外配套工程及绿化部分设计。

2、建筑设计总说明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有关文件及设计资料(1)规划局批准的该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及与该项目有关的相关文件(2)市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新规条件2018-20号)(3)建设方的设计任务书。

(4)建设方确认的方案设计及修改意见,及相关会议纪要。

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规定及标准图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无障碍设计规》(GB 50763-2012)(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年版(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6)《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12(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 50067-2014)(9)《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10)《XXXX)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T 075-2016 (11)《XXXX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41/ 062-2017(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13)《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1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版(15)XXXXXE程建筑标准设计《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关于进一步做好推广应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工作的通知》豫建〔2015〕88号其他各专业相关技术规2.2节能与环保设计2.2.1. 本项目围护结构选用保证热工性能和热工参数的材料,做好节能建筑的保温及严密性措施,确保建筑的节能指标符合《XXXXX^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T 075-2016、《XXXXX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41/ 062-2017 。

2.2.2. 本项目规划时充分考虑高层住宅楼之间的间距,确保每栋楼之间有一个合适的卫生距离。

2.2.3. 参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充分利用太阳能,集中供应热水部分拟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每户阳台统一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建筑庭院应积极采用太阳能光伏技术照明。

2.2.4. 采用楼宇控制系统,有效监控各设备的运行情况,达到优化运行,以收节能效果。

2.2.5. 本项目将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严格执行相应的各项规,确保园区建筑的室空气质量、室环境噪声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机电设备用房的有害气体含量达到允许的浓度标准;整个建筑物各个部分在使用上满足各项安全标准。

2.2.6. 本项目须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原则。

2.3人防设计2.3.1设计依据及执行的主要规(1)市人防办关于修建本工程的批复文件。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3)《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RFJ013-2010)(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GB50098-2009)2.3.2人防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人防工程位于地下二层,人防建筑面积及设防等级根据市人防办关于修建本工程的批复文件确定;建筑耐火等级不小于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本工程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车库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人防掩蔽所。

2.4消防设计2.4.1概况本项目高层住宅部分为15层和19层为主,分别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管理用房和幼儿园及附属商业为多层民用建筑和裙房,耐火等为二级。

242总平面设计在总体规划上,小区部设有环形消防车道,车道宽度大于 4.0米,消防车道能承受消防车压力,以便消防车能方便到达各个建筑单体,每个高层建筑单体至少一个长边设有消防车道,车道边离建筑的距离大于5.0米,并沿建筑留有足够的消防登高面,满足消防扑救的要求。

2.4.3防火设置防火、防烟分区面积:本工程的高层住宅建筑,按每层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1500川,裙房部分防火分区面积在加喷淋的情况下不超过5000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的要求。

地下车库部分,防火分类为一类,停车位总数为1672个,在加喷淋的情况下,双层机械停车库防火分区不超过2600 〃,普通平层车库防火分区不超过4000 m2,地下室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不超过2000讥防火间距:规划中楼与楼之间宽松的布局充分考虑了消防间距。

高层与高层以及高层与多层及裙房,楼与楼之间的防火间距满足防火规的要求。

防火分区外墙处理:建筑各个防火分区之间在外墙的处理上,窗间墙距离》2m其它窗间墙窗槛墙大于1.2m,如实墙不满足上述距离时用防火玻璃窗代替。

装饰材料:本工程装修材料均为不燃或难燃,符合《建筑物部装修设计防火规》第3.3.1条规定。

其他设置:地下车库及地上部分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防排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2.5绿色建筑2.5.1设计依据(1)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JGJ/T 229-2010DBJ41/T (3)XXXXX工程建设标准《XXXXX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09-2015(4)《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3、结构设计总说明3.1主要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2015年版)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2016年版)GB 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 50007-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 79-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10其他相关国家现行规及标准;3.2基本参数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基本风压0.40KN/ m2基本雪压0.30KN/ m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标准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3.3主要材料及做法1. 钢筋混凝土部分基础强度等级:C30混凝土墙柱的强度等级:C30~C40混凝土梁(板)的强度等级:C302. 构造柱、统过梁、压顶梁、过梁、栏板等,除结构施工图中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C253. 基础垫层:100厚用C15素混凝土垫层;4. 钢材:阴表示HRB355钢筋(H级钢筋,fy=300 N/mm2)表示HRB40C钢I筋(皿级钢筋,fy= 360 N/mm2)。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钢丝,钢铰线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及国家有关其它规。

受力预埋件的钢筋应采用HPB235级(I级),HPB335级(H级),HPB400 级(皿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应采用HPB235(I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

3.4结构选型1#〜4# 14#~21#楼地上15层,主楼采用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二级5#、8#~13#楼地上19层,主楼采用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二级地下车库采用采用框架结构,主楼相关围部分框架抗震等级二级,相关围以外部分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其他地上附属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二级。

3.5基础选型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对多方案(二种以上)进行比较,对基础的选型,应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在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基础上降低项目投资额。

如:天然地基、水泥搅拌桩及CFG®复合地基、预应力管桩、钻(冲)孑L桩等等。

应根据现场地质变化情况分区域分别选用基础形式,对于能采用天然地基的应该首先采用天然地基。

地下车库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防水板或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并采用防水混凝土;4、给水排水专业4.1设计依据1. 已批准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2.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规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 —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GB5001 —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 —2006(2016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GB50974-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084-2001(2005年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XXXX)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JGJ/T229-20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住宅设计规》GB50096-2011《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GB50788-2012《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42-2014《旋流加强(CHT)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 271:2013《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5:2001《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GB/ T50349-200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42-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144.2设计围4.2.1. 本工程红线以的室外和室给水排水及消防给排水系统由本单位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