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小禾带你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教学设计小禾带你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小禾带你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高新区星河湾小学王云平
※背景分析
学校引进区本课程——机器人知识科普,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它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但意味着我们要重头开始学习。

我围绕第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了本节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小禾带你走进机器人的世界》是机器人相关课程的引入课,也是学生学习机器人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并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考虑这是学生学习机器人的第一课,所以教学内容选择了最简单的机器人概念,掌握机器人的分类,初步了解机器人发展史等,主要是看看学生的反应能力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旨在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激发学习科普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器人特征及发展史,激发学习机器人兴趣。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机器人的概念,学会根据机器人的特点对其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认识机器人,进一步激发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行为与创新: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机器人进行分类,并对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进行猜想。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根据机器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相关视频、学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先欣赏一段歌舞表演(播放冲向巅峰--机器人伴舞视频)。

边看视频,边提问:这场表演与平时看到的节目有何不同?
继续观看视频,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还看到了哪些不同的机器人?(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机器人?在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一下吧。

交流后,指名汇报。

(相机播放几张图片)
师:(出示机器人小禾)我请来了一位机器人朋友,大家和他打个招呼吧。

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小禾带你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互交流,为的是帮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唤起学生认知,相互交流可以感受机器人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任务。

1.提出问题。

师: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预设学生问题)
⑴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⑵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机器人?
⑶机器人有哪些分类?
⑷机器人有哪些应用?
……
2、明确学习目标。

将问题进行汇总归类,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师: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帮助他们梳理、归纳中心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步走,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大的效益。


三、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师:下面就请小禾带大家去见见他的机器人家族。

(课件出示机器人家族的不同种类)
1、初识机器人。

⑴什么是机器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机器人有什么相似特征?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

(适时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思维)
生:研究、讨论,回答
师在学生交流之后概括出机器人定义。

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来看段视频,看看他们是不是具有这些特征,与认识的物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尝试着来给机器人起“小名”。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视频的播放,以及相互讨论,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机器人】
2、掌握机器人分类。

(是本课教学重难点,采取合作探究法。


⑴师:我们观看了这么多机器人图片和视频,你们能不能将这些机器人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⑵小组合作,讨论机器人的分类。

教师参与,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⑶全班交流,分析讨论结果。

①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学生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

②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③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⑷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小结机器人分类。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有目的的播放不同类别机器人视频和图片,通过小组交流、全班研讨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在不
断探索中对机器人进行分类,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了解机器人发展史
师:机器人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那么这么多的机器人是怎么发展来的呢?
教师简介“机器人”一词的来源,前身,及“所代表的含义。

(出示木马流牛图)介绍这是我国最早的机器人,诸葛亮用它来运送军粮。

介绍外国的古希腊也曾经出现过“自动机”。

这些都属于古代机器人。

(教师介绍机器人发展史)从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到1959年他与英格伯格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再到机器人研制开发蓬勃发展的今天,机器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机器人是简单的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们基本上没有感觉也不会思考,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第二代机器人是感觉机器人,它具有一定的感觉系统,可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简单的判断并相应调整自己动作,以减少工作出错。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他们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治功能。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学习到这里,已经对机器人产生了兴趣,迫切想了解更多关于机器人的知识。

教师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时介绍机器人的历史,可增加学生对机器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另外,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着重介绍第三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四、巩固所学。

出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视频及图片,让学生以抢答方式说出机器人分类,并说明理由。

(这是对教学重难点的二次巩固和突破)五、总结与回顾。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接近了神秘的机器人,领略科技的神奇,同学们学的都非常认真,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又认识了哪些机器人朋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拓展提升。

(设计了三条主线活动)
1、请你找找身边有哪些机器人朋友在为我们服务。

(这是基础知识拓展,目的是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更多有关机器人的知识吧。

(这是能力拓展,目的是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的精神。


3、你是未来机器人设计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机器人呢?(这是创新提升,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