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证结构之并列式
议论文是我们高中阶段所要重要练写的文体之一,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议论文的写作恰恰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之一。
议论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初中就有所涉及,高中阶段有了深化。
本课主要从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并列式)入手,通过师生共同品评学生议论文习作,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议论文常用的论证结构之一——并列式。
一、议论文的特点?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和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观点和主张。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 论点:即“需要证明什么”。
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必须做到正确、鲜明、新颖。
2. 论据:即“用什么来证明”。
要与论点密切相关,要可靠,要典型。
(有理有据)
3. 论证:即“怎样证明”。
要做到有效论证,结构合理,分析透彻、论证充分。
一篇议论文,如果只讲道理、不注重论据,未免空洞抽象、缺乏真实感;而只拘泥于事实而不说理,又会缺乏理论深度。
所以,议论文要有理有据。
除了有理有据,还要结构合理,必须有条有理、层次清楚。
三、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主体,论证中心论点
结论———结尾
整体的结构布局:总——分——总。
四、主体:常见的论证结构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分析说理,首先就要解决好说理的角度和说理的层次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合理地切割和建立分论点。
如果能够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再对各个分论点进行有层次的分析论述,形成合理的论证结构,议论文写作中“论证难”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我们来看看议论文常见的论证结构之一——并列式。
1. 并列式(预习重点)
(1)概念:又叫总分式。
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解成几层意思,逐层加以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加以小结。
(2)特点:是面(横向)的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
说“思”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主体,论证中心论点: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①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多少个分论点最合适?
(2个以上,最好有3-4个)。
②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其分论点在内容上有何要求?
(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
(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以保证内容相对集中。
)
③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其分论点在语言上有何要求?
(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
④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其分论点在结构上有何要求?
(尽量保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
小试牛刀
10月8日,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了一场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从学生那里没收来的手机或被扔进水桶或被用锤子砸烂。
学校工作人员说,他们也是没办法,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
你对学校砸手机的做法怎么看?
2. 对照式
提出中心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剖析、论证,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例如: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主体,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1:遭遇挫折时,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正面论据:(1)直面挫折的王勃;
(2)笑对痛苦的李白。
分论点2: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
反面论据:刘备做出错误决定,造成“白帝托孤”的悲剧。
结尾:遭遇挫折时,不应该放大痛苦,而应该笑对痛苦。
(总结归纳全文)
2.递进式
(1)后边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关系。
(2)是点的深入(纵向),用的是纵向思维,其层与层之间,有较为严格的顺序。
例如:
照镜子的启示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也应该经常“'照镜子”——坚持开展自
我批评,力求不断上进。
(总论点)
主体,论证中心论点:“照镜子”首先要选择一面合适的镜子(递进分论点一)
要懂得照的方法(递进分论点二)
照镜子看到不干净之处要及时洗刷并整理。
(递进分论点三)结尾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以上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单列出来了;其实,在实际运用中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
3.综合式
良好的习惯让你终身受益
对照为什么
恶习将对你遗害无穷
递进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
并列怎么做
克服恶习要有坚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