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业务核算是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之一,其目的是______。
A.预测成本变化发展的趋势B.迅速取得资料,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C.计算当前的实际成本水平D.记录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答案:B解答: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包括原始记录和计算登记表,如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进度登记,质量登记,工效、定额计算登记,物资消耗定额记录,测试记录等等。
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 下列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中,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的是______。
A.连环置换法B.相关比率法C.比重分析法D.动态比率法答案:A解答: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3. 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见表。
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______。
表项目单位目标实际产量 m3800 850 单价元 600 640 损耗率 % 5 3A.由于产量增加50m3,成本增加21300元B.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56320元C.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020元D.由于损耗下降2%,成本减少9600元答案:B解答:用因素分析法计算步骤如下:①目标数=800×600×1.05=504000(元)。
②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850替代800:850×600×1.05=535500(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640替代60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850×640×1.05=571200(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5替代1.03,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850×640×1.03=560320(元)。
③计算差额: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535500-504000=31500(元);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571200-535500=35700(元);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560320-571200=-10880(元)。
④由于产量增加50m3,成本增加31500元;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700元;由于损耗率下降2%,成本减少10880元。
⑤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31500+35700-1088=56320(元)。
4.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三算”对比分析,是指______的比较。
A.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B.概算成本、预算成本、决算成本C.月度成本、季度成本、年度成本D.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答案:A解答: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5. 施工项目年度成本分析的重点是______。
A.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落实情况B.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C.通过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成本降低水平D.针对下一年度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答案:D解答:施工项目年度成本分析的内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个方面以外,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6. 施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的会计要素包括______。
A.资产、负债、利息B.负债、存货、折旧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利息、存货、所有者权益答案:C解答: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六要素指标,主要是通过会计来核算。
7. 会计记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是______的重要依据。
A.施工成本控制B.施工成本分析C.施工成本计划D.施工成本核算答案:B解答: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六要素指标,主要是通过会计来核算。
由于会计记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所以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
8. 对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属于______。
A.会计核算B.业务核算C.动态核算D.统计核算答案:B解答: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记录和计算登记表。
业务核算的范围比较广,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正在发生或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
9. 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三者中,范围最广的是______。
A.会计核算B.业务核算C.统计核算D.三者相同答案:B解答: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
10.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相比,______。
A.统计核算计量尺度较宽B.会计核算计量尺度较宽C.两者计量尺度相同D.两者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答案:A解答:统计核算的计量尺度比会计核算宽,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计量。
11. 在比较法中,能够反映施工管理水平提高程度的是______。
A.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B.预算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C.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D.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答案:C解答:比较法的应用形式包括:①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以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目标完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②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③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提高本项目管理水平。
12. 能够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分析方法是______。
A.因素分析法B.差额计算法C.比率法D.比较法答案:D解答:比较法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3. ______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A.相关比率法B.比重分析法C.差额计算法D.动态比率法答案:C14. 某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产量、单价、损耗率。
当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时,分析顺序按规定应为______。
A.单价→损耗率→产量B.产量→损耗率→单价C.产量→单价→损耗率D.单价→产量→损耗率答案:C解答:因素的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本题中产量是实物量,单价是价值量,并且它们都是绝对值,而损耗率是相对值。
15. 某施工企业承包一工程,计划砌砖工程量为200m3,按预算定额规定,1m3耗用红砖510块,每块红砖计划价格为0.25元,而实际砌砖工程量为250m3,1m3实耗红砖为500块,每块红砖实际购入价为0.3元。
用连环置换法进行成本分析,得知由于红砖价格提高,引起差异数为______元。
A.625B.2550C.6250D.6375答案:C解答:连环置换法计算工程费用差额如表所示。
表顺序连环替代计算差异/元因素分析目标数200×510×0.25 第一次替代250×510×0.25 6375 由于砌砖工程量增加50m3,成本增加6375元第二次替代250×500×0.25 -625 由于实耗砖减少10块,成本减少625元第三次替代250×500×0.3 6250 由于单价提高0.05元,成本增加6250元合计 1200016. 产值和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的关系又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果用产值工资率指标来考核人工费的支出水平,这属于成本分析中的______。
A.相关比率法B.构成比率法C.动态比率法D.比较法答案:A解答:在相关比率法中,由于项目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因而可以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并以此来考察经营成果的好坏。
例如:产值和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的关系又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资支出完成最大的产值。
因此,用产值工资率指标来考核人工费的支出水平,就很能说明问题。
17. 通过______的分析,可看出量、本、利的关系,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
A.相关比率法B.构成比率法C.动态比率法D.静态比率法答案:B解答:构成比率法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
通过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成本总量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关系(即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
18.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是______成本分析。
A.单项工程B.单位工程C.分部分项工程D.月(季)度答案:C解答: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
19.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中,预算成本的资料来源是______。
A.施工预算B.投标报价成本C.施工任务单D.竣工决算书答案:B解答: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资料来源是:预算成本来自投标报价成本,目标成本来自施工预算,实际成本来自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程量、实耗人工和限额领料单的实耗材料。
20. 在进行月(季)度成本分析时,发现出现了属于预算定额规定的“政策性”亏损,则应该______。
A.采取增收节支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B.增加收入,弥补亏损C.从控制支出着手,把超支额压缩到最低限度D.停止生产,等待机会答案:C解答:在成本分析中,发现人工费、机械费等项目大幅度超支,就应该对这些费用的收支配比关系认真研究,并采取对应的应对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