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测试卷(C)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测试卷(C)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测试卷(C)一、选择题:1.小明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数要大于铁块中的体积数,则说明( )(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D)土壤容易形变2.植物根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来自( )(A)从土壤中吸收(B)土壤中微生物提供(C)自身光合作用产生(D)动植物的遗体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无土栽培法好处的()(A)节约土地种植面积(B)环保无污染(C)不适宜四季栽种(D)用水经济,产量高4.某地试行用“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酸性溶液)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①加强呼吸作用②加强光合作用③改良碱性土壤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5.家用洗涤剂中含有一种叫三聚磷酸钠的化学物质,因此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导致富营养化污染,必须除去(D)磷对人体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6.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A)医院污水(B)含某些重金属的工业废水(C)人造纤维(D)丢弃的橡胶、塑料7.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8.植物根毛吸水的途径是()(A)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液泡(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质9.阵雨过后,荷花宽大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水分没有渗到叶的内部,其原因是()(A)气孔关闭(B)叶表皮细胞排列非常紧密(C)细胞膜不透水(D)叶表皮上有一层不易透水的角质层10.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 )(A)减少风的阻力(B)减少水分的散失(C)促进光合作用(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11.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会失水,以下与之原理不同的是()(A)盐渍咸肉能存放更长时间(B)腌制蔬菜有利于保存(C)医务人员用浓盐水清洗病人的伤口(D)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12.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生产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减少了()(A)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B)土壤中的生物性污染(C)大气中的粉尘污染(D)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13.隆冬季节,百花凋零,但水仙花却不用土壤照样盛开,一盆清水就能让其开花,那么水仙花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 )(A)水中(B)叶的光合作用(C)鳞茎中(D)空气中14.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15.小明口腔发炎,医生叫他常用盐水漱口,这是因为()(A)盐水清洁,可冲洗掉口腔内细菌(B)盐水能溶解细菌(C)盐水pH较小,细菌无法存活(D)高浓度的盐水能使细菌因失水而死16.因为受酸雨的严重影响,某地土壤pH为3.5,改良这种土壤最可能被选用的是下列物质中的( )(A)CaCO3(B)NaOH (C)Ca(OH)2(D)稀盐酸17.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

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

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B)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C)保证气孔的通畅(D)增强光照18.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这些电流大多是在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猜猜看,植物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哪个活动有关( )(A)吸收水分(B)吸收无机盐(C)吸收二氧化碳(D)放出氧气19.下列各项中,叙述错误的是()(A)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掉(B)气孔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调节(C)植物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各组织(D)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叶细胞液浓度,所以水分从下到上运输20.在自然界,有一类生长在盐碱土壤中的植物叫盐生植物,这类植物特别能抗盐碱,而其他植物却不能在盐碱地生存,则原因主要是( )(A)前者能从土壤中吸水,而后者失水(B)前者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土壤中溶液浓度(C)前者细胞壁的保护功能超过后者(D)前者根呼吸作用的能力弱于后者21.成语有“藕断丝连”之说,小明同学把藕折断,发现连接处的丝可拉得很长,经过观察可认为这些丝来自( )(A)细胞壁(B)细胞膜(C)导管(D)液泡22.夏天的中午不宜给花浇水,其原因可能是()(A)温度剧烈变化,导致植物不能适应(B)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C)影响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D)会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23.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活中人们也发现烧草坪会有利于以后草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繁衍的生长需要( )(A)水分(B)空气(C)大风(D)矿物质元素24.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对植物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以下会导致气孔关闭的是( )(A)当植物失水过多时(B)蒸腾作用最强时(C)光合作用最强时(D)放出氧气最多时25。

如右图所示,这是江西省在不同年代水土流失的面积图,以下关于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原因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A)许多地方出现乱砍滥伐森林(B)人们对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开发(C)降水过于丰富,洪涝灾害濒发(D)强取耕地和把薪柴作为能源二、填空题:26.小明把校园草地中挖到的新鲜土壤装入____________塑料袋中,若扎紧袋口,过一会儿,塑料袋壁上会有水珠出现,请你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________或_____。

27.某池塘因污染而出现了黄绿色的“水花”现象,这属于_________污染,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大量增多,导致____________大量繁殖。

28.植物吸收的水分从根茎叶,则三者细胞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___散发掉。

29.黄山上的松树能在岩石间顽强地屹立生长,黄山松的根主要从岩石间吸收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30.植株出现暗绿带红现象是因为缺___________元素,植物要正常发育生长,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矿质元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1.农业上为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需要增施矿质肥料,主要是施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丰富和协调土壤养分,以提高土壤的_____________.32. 荒漠植物一般都具有强大的耐旱力,以下各项中属于荒漠植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根系发达②叶退化为毛或刺③一般有大的叶片④有的具有耐盐特性⑤根一般在沙地的表层⑥有的茎能大量存储水分33. 在学校的科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用以进行无土栽培。

(1)若要栽培成功,首先此装置应放置在_________的地方,以满足生物对____________的需要。

(2)培养液中至少应提供_________种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等元素,并且要及时补充。

(3)在利用此装置培育植物时,往往给培养液中通人空气,这一措施目的是用以_________,有利于对_______________的吸收。

(4)要使植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须的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生物体。

有机物会被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贮存在土壤中。

35.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来自空气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入植物体内。

三、分析说明题:36.很久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它那粗壮的树干和繁茂的树叶完全是“土壤汁”变化而来的。

1648年,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颗重2.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到—个木桶里,桶里装有事先称好质量的土壤。

在这以后,他只用清洁的雨水浇灌树苗。

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桶盖。

5年以后,柳树长大长高了。

经过称量,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0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60多克。

(1)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尔蒙特采用了在桶上加桶盖,只浇清洁雨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若树的生长完全靠“土壤汁”,则其实验结果应该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实验中,柳树质量增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各自—天内的吸水量(实验1)。

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吸水量(实验2)。

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C3、C4、C5、C6、A7、B8、A9、D 10、B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C 18、B 19、D 20、A 21、C 22、A 23、D 24、A 25、C26、水分,土壤生物27、富营养化,氮、磷元素,藻类28、叶,茎,根蒸腾作用29、水分,矿质元素30、磷,氮,钾31、氮肥,磷肥,钾肥,肥力32、①②④⑥33、(1)有阳光,光合作用(2)3,N、P、K (3)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矿质元素(4)二氧化碳34、排泄物,死亡,微生物,无机物35、气孔36、(1)验证植物中的物质是否全部来自土壤(2)防止尘埃等物质进入土壤中(3)柳树增加的质量等于土壤减少的质量(4)植物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5)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物质来自土壤中37、(1)对照(2)培养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减小,导致植物吸收量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