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弹力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所受拉力12N时,长度变为A. 10cmB. 12cmC. 14cmD. 20cm【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
【解答】由题知,,,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得:::,整理得:8N::,解得:,弹簧的长度:。
故选C。
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 4N和8NB. 4N和4NC. 4N和0ND. 8N和8N【答案】B【解析】解: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拉力为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而此时墙面给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也是4N,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理,图乙中,当用两个4N的力同时向两侧拉弹簧测力计时,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其示数也应为4N,其效果与甲图相同.故选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此题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分析,要学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明确在拉弹簧测力计时,两端同时拉和一端固定拉另一端,其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这就是弹簧测力计受力的相互性.3.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 几个同学都一样大B. 手臂长的同学C. 体重大的同学D. 力气大的同学【答案】B【解析】解: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同样拉开三根弹簧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比较两位同学谁把弹簧拉得更长。
它们都将手臂撑直了,那么手臂长的同学当然就用了更大的力。
故选:B。
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弹簧的根数,同时与弹簧的伸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会越长。
都将弹簧拉开,这只是“现象”,谁将弹簧拉得更长,这才是“本质”,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4.关于物理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一定要用零刻度线对准待测物开始测量并且需要估读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一定要等天平横梁静止下来再读数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测力计一定要保持竖直D. 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的视线一定要与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相平【答案】D【解析】解:A、刻度尺的使用时可以从整刻度开始,故A错误;B、当天平指针两边偏转程度相同时,认为天平平衡可以测量天平质量;故B错误;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方向相同,不一定要保持竖直,故C错误;D、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的视线一定要与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相平,故D正确。
故选D。
刻度尺的使用时可以从整刻度开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判断天平平衡是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或指针两边偏转的程度相同;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方向相同;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此题考查了初中物理的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是中考常考题型。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 物体间由于形变产生的力是弹力C.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是弹力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答案】C【解析】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如果不相互挤压,也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就不会存在弹力作用,故A错误;B、物体间由于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是弹力,塑性形变不产生弹力,故B错误;C、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是由于茶杯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C正确;D、只有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才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C.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生活中的压力、支持力等均属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弹力的概念、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了解,属基础题.6.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 N和NB. N和NC. N和ND. N和N【答案】D【解析】解:测力计甲的示数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测力计乙的重为1N,所以测力计甲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量与物体B的重量之和,即;故选:D。
由图可知,测力计乙的重量为1N,当如右图所示使用时,测力计甲的示数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量与物体B的重量之和。
本题是一道有关测力计使用与读数的题目,当测力计倒挂时测力计的示数为测力计的自重。
7.小强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的关系”时,先把弹簧水平放在桌面上,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A、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由于弹簧自重,即使不挂重物,仍然有伸长量,故错误;B、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挂上重物有伸长量,故错误;C、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即:,故正确;D、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错误;故选C.首先弄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含义,在这里x代表的是弹簧的伸长量,即,最后综合判断选取答案.此题考查学生运用图象来处理数据的能力,关键是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8.关于弹簧秤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B. 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 使用过程中,弹簧秤指针不得与外壳摩擦D. 力不得超过弹簧秤的最大刻度【答案】A【解析】解: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其它方向的力,故A 错;B、使用前弹簧测力计必须“校零”,否则会影响读数的结果,故B正确.C、测量时,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主要是为了防止弹簧与外壳发生过多的摩擦,从而影响测量,故C正确;D、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测超过量程的力,故D正确.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记忆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如下: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调零.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弹簧、指针、拉杆都不要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卡发生摩擦.弹簧测力计非常常用,它的使用规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9.当弹簧不受拉力作用时我们称其长度为原长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弹簧的长度L的关系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弹簧的原长是10cmB. 当弹簧伸长了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外力为30N 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D. 当受到5N外力时,弹簧缩短了【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读图,弹力为0时对应的弹簧长度就是弹簧的原长;利用胡克定律,计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缩短长度和所受拉力。
本题考查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胡克定律,提高读图能力从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再结合胡克定律计算。
【解答】A.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所受弹力为0,则从图中可知,时,,故A正确;C.从图中可知弹簧长度时,弹簧伸长量,弹力F为10N,因为,所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故C错误;B.当弹簧伸长了15cm,受到的拉力为,故B正确;D.当受到时,弹簧缩短了,故D正确。
故选C。
10.弹簧秤的弹簧断了,拆去断掉的较短部分,把剩下的较长部分弹簧仍装在原来的弹簧秤上,零点校正后,用它测力,结果A. 测量值比实际值大B. 测量值比实际值小C. 测量值和实际值相等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弹簧的长度减小会使弹簧的劲度系数增大,所以在伸长相等长度时,所用的力是更大的,但指针仍指在原来位置的刻度即读数比实际的力要小一些,也就是说读数偏小了。
故选:B。
断掉一部分的弹簧同原来的弹簧相比,主要是改变了弹簧的有效长度,而弹簧的长度是会对弹簧的劲度系数产生影响的,因此,再使用相同大小的力,弹簧的伸长就会不同,如果继续用原来的刻度盘,示数必将不准确。
弹簧的长度会影响到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一知识是理解此题的关键,实践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重新标出弹簧秤刻度盘上的刻度才能继续使用。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1.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被测的力应作用在秤钩上B. 测力时,被测拉力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C.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能超过所测力的大小D.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方向上的力【答案】ABD【解析】解:A、为保证测量准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被测的力应作用在秤钩上此选项正确;B、测量过程中,要使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避免挂钩与其它部分存在摩擦,影响测量结果此选项正确;C、为测量准确,避免损坏弹簧测力计,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此选项错误;D、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的力此选项正确.故选ABD.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使用时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不能超出其最大量程,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等,对照使用规则就可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弹簧测力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必须熟知它的使用规则,并能学会熟练地运用它去测量力的大小.12.下列物体中可以产生弹力的是( )A. 被压弯的锯条B. 被拉开的橡皮筋C. 被挤压的皮球D. 被捏扁的橡皮泥【答案】ABC【解析】【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考查弹力产生的条件,还要明确物体是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解答】A.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符合题意;B.拉开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符合题意;C.被挤压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弹力,符合题意;D.捏扁的橡皮泥不具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3.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
【答案】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大【解析】【分析】常用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