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充分就业 的增长路径
总量需求小于总量 供给: 通货紧缩、失业率 上升、低增长率
经济总量不平衡的原因
■供给和需求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生产者和消 费者都很难掌握完全、准确的信息,以及产品在流通、 交易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价格制约着供给和需求的相互转化。 价格涨落可调 节供求,但存在时滞,特别是供给能力和供给结构的调 整需要较长的时间。 ■多种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因素都会影 响供给和需求的总量和结构。由于各种因素作用于总供 给和总需求的方向、力度和敏感程度不可能完全一致,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就会出现差异,相互间的平衡也 会受到影响。
●进口与国内供给的关系。
调节消费品与投资品、国内供给与进口之间的关系,能够 调节总供给的数量和结构。
总需求的形成
社会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对本国产品和服 务的有效需求形成总需求。
着眼于总需求的形成,也有两个基本关系需要注意:
●调节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比例使两者保持适当的平衡关系, 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内需求与外部需求的关系。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 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
需求膨胀
【需求膨胀】需求膨胀是指总需求,即全社会货币支付能 力,远远大于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价值总量,而导致总 供求的严重失衡。需求膨胀的表现是价格的持续、普遍上 涨和产品与服务的严重短缺。 需求总量膨胀:在一定的时期内总供给的价值总量和实物 总量远远低于总需求的价值总量和实物总量,无论是消费 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均出现远远大于消费品和投资品供给的 情况,就形成需求总量膨胀。
实现的总供给
实现的总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上, 通过市场交换得到实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需求及其构成
【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全社 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或总支付能力。 总供给的构成 ■按照需求物形态,总需求可以划分为产品需求和服 务需求。 ■按照最终用途,总需求可以划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 需求。 ■按照来源,总需来可以划分为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
两者相互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对总 供给和总需求进行必要的管理,保持两者基本平衡,是 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
总供给及其构成
【总供给】 在价值形态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 国民经济各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总和;在物质 形态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 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第二节 经济总量平衡(知识要点)
“经济总量平衡”的概念
【总供给】 总供给的构成 潜在的总供给和实现的总供给 潜在的总需求与实现的总需求
【总需求】
总需求的构成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形成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总量平衡与宏观管理目标的关系
经济总量平衡的概念
【经济总量平衡】 经济总量平衡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 Nhomakorabea平衡与协调,
第一节 概述(知识要点)
【宏观经济管理】中央政府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 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系统、综合和全局的角度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调控。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 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逐渐完善的条件 下,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战略与规划)是实 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两个主要调控手段。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工程管理研究所 2003年12月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目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第二章 投资政策 第三章 产业政策
第四章 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
第五章 财政政策 第六章 其他管理政策
第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
第八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城镇化 第九章 地区发展与资源和环境规划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会出现生产能力闲置、 失业增加、通货紧缩等现象;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出现市场供应紧张、 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等现象。
经济总量不平衡的原因 【需求膨胀】 【需求不足】
总量平衡与宏观管理目标的关系
总量需求大于总 量供给: 通货膨胀、高就 业率、高增长率
总供给的形成
供给由生产形成,总供给就是总产出。国内总供给的统计 核算指标是以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一、二、三产 业增加值之和。按照产出的类型及来源划分,总供给包括国 内生产的消费品供给、投资品供给和进口三个组成部分。 着眼于总供给的形成,有两个基本关系需要注意: ●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之间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
潜在的总需求与实现的总需求
潜在的总需求
潜在的总需求是指全社会具有货币支付能力,能够支 持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欲望,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 平上可能的最大需求量。 实现的总需求 实现的总需求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价格水 平上,通过市场交换所获得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也 就是实际支付了的或者购买了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量, 是一个实现了的购买力总和。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宏观经济与管理
概述 经济总量平衡
第三节
第四节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第五节
宏观经济管理
大纲对本章考试内容的规定
(一)了解: 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第三节) (二)熟悉: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第一节) 主要调控手段(第五节) “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五节) “十五”期间主要目标(第五节) (三)掌握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第五节) 规划体系的结构以及规划编制的原则(第五节)
总供给的构成 ■按照供给物形态,总供给可以划分为产品供给和服务供 给。 ■按照最终用途,总供给可以划分为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 供给。 ■按照来源,总供给可以划分为国内供给和国际供给。
潜在的总供给和实现的总供给
潜在的总供给
潜在的总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一国的国民经济产品生产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完全发挥时能 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