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土方与基坑工程施工
万丈高楼从地起,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
常见土石方工程内容有:场地平整、浅基础(基槽、基坑)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深基坑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等,以及排水、降水、基坑支护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程。
土方工程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和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土方工程施工受气候、水文、地质、场地限制、地下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详细分析与核对各项技术资料(如地形图、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地下管道、电缆和地下地上构筑物情况及土方工程施工图等),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现有施工条件,制定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1.1 土方工程概述
1.1.1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种类繁多,从不同的技术角度,分类方法各异。
按施工时开挖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八类,其中前四类为土,后四类为岩石,具体见表1-1。
土的开挖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案、劳动量消耗和工程费用。
表1-1 土的工程分类
1.1.2 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组成
土一般由土颗粒(固相)、水(液相)和空气(气相)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着周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三者相互间比例不同,反映出土的物理状态不同,如干燥、稍湿或很湿,密实、稍密或松散。
这些指标是最基本的物理性质指标,对于评价土的工程性质,进行土的工程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土的三相物质是混合分布的,为了阐述方便,一般用三相图(图1-1)表示,三相图中,把土的固体颗粒、水、空气各自划分开来。
图1-1 土的三相组成
2.土的物理性质
(1)土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的百分比,反映了土的干湿程度,用 表示,即:
%100⨯=
s
w
m ω (1-1) 式中 w m —土中水的质量(kg ); s m —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kg )。
(2)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土的天然密度用ρ表示:
V
m
=
ρ (1-2) 式中 m —土的总质量(kg ); V —土的总体积(m 3)。
土的干密度是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用d ρ表示:
V
m s
d =
ρ (1-3) 式中 s m —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kg );
V —土的总体积(m 3)。
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
工程中常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土的干密度d ρ与土的天然密度ρ之间有如下关系:
d s s
s w s V
m V m m V m m V m ρωωωρ)1()1(+=+=+=+==
即
ω
ρ
ρ+=
1d (1-4) (3)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
孔隙比和孔隙率反映了土的密实程度。
孔隙比和孔隙率越小,土就越密实。
孔隙比是土的孔隙体积v V 与土的固体体积s V 的比值,用e 表示:
s
v
V V e =
(1-5) 孔隙率是土的孔隙体积v V 与总体积V 的比值的百分率,用n 表示:
%100⨯=
V
V n v
(1-6) (4)土的可松性与可松性系数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这种现象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 最初可松性系数:
1
2
V K s =
(1-7) 最后可松性系数:
1
3
'V V K s =
(1-8) 式中 s K 、'
s K —土的最初、最后可松性系数; 1V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 3) 2V —土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 3)
3V —土经回填压(夯)实后的体积(m 3)
土的可松性对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土方量的平衡调配、计算运土机具的数量和弃土坑的容积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如表1-2所示。
表1-2 各种土的可松性参考值
注:%10011
2⨯-=
V V V 最初体积增加百分比;%1001
13⨯-=V V V 最后体积增加百分比。
【例1】某工业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横截面面积为3.0m 2,地基土为干黄
土,现需要开挖基槽,基槽深度为2.0m ,底部宽度为2.5m 开挖长度为100m ,基础施工完毕后用土方将基槽填平,请计算基槽土方挖土方量、回填土量和弃土量(不考虑放坡,
3.1=s K ,05.1'=s K )。
解:
基槽挖土方量:3
m 5001005.20.2=⨯⨯=基槽体积V
条形基础体积:3
m 3001000.3=⨯=基础体积V
回填土方量(松散体积):3'36.2473.105
.1300
500m K K V V s s =⨯-=⨯=回填土量(松散) 弃土量(松散体积):
3)m 4.4026.247-3.1500=⨯=-⨯=回填土量(松散)(基槽体积)
弃土量(松散体积V K V V s (5)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以m/d 表示。
根据土的渗透系数不同,可分为透水性土(如砂土)和不透水性土(如黏土),它影响施工降水与排水的速度,一般土的渗透系数见表1-3。
表1-3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