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项目二
模块二:
产品成本构成
要素的归集
和分配
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
6、制造费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归集与分配
7、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基本知识
成本核算的理论知识
成本分析理论知识
职业技能目标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的技能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严格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业务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为此《成本会计》课程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
1-2-3课时安排说明
该课程的总学时为64课时,理论课和实训课课时的比例为3:1,体现实训主导型的特点。
1-2设计思路:
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主干课程。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本课程教学中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成本会计》课程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课程目标
具体内容
知识目标
4、初步掌握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1. 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 情景模拟:采用仿真企业、车间、工段的成本会计资料,把仿真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仿真实训仿真环境中教、学、做有效结合,主动愉悦地完成成本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
4/2
1-1课程性质:
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以研究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重点,适用于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任务和目标是通过讲授工业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商品流通企业和施工企业及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成本计划编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岗综合实训与校外实习,其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专业核心课程链中,成本会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前期课程有《会计基础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财务会计实务》等。后续课程包括《管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和《审计实务》等。前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掌握会计核算循环的形式,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学习打好基础。后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方法和技能,以满足会计类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
1-2-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综合化与模块(项目)化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每一工作任务为一基本模块,每一模块与特定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整个实训过程以实训任务为载体将以上模块互相交融,以便学生踏入社会后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4
周课时数
4
总学时数
464
英文名称
Cost accounting
开课单位
财信系会计教研室
适用专业
会计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后续课程
《管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和《审计实务》
选用教材
《成本会计》翁玉良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 学时
理论
实践
项目一
模块一:
成本会计
基本理论
1、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熟悉支出、费用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和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2、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
3、熟悉企业生产费用的分类,理解工业企业费用要素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 作者:
———————————————————————————————— 日期: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编写人:娄永振审核人:刘淑珍 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2010年9月
课程代码
学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