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驱动桥习题

驱动桥习题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8. 差速器有几种类型?各起何作用? 1)差速器有轮间差速器,轴间差速器和抗滑差速器三种 2)轮间差速器的作用:汽车直线行驶或转向时,能使两侧驱 动轮有不同旋转角速度,以保证车轮纯滚动,而无滑磨 轴间差速器的作用:使多轴驱动汽车中的两驱动桥上的四个 驱动轮,不论是在直线行驶或转弯行驶中,都可以有不同的 旋转角速度,并且都能和地面做纯滚动而无滑磨。 抗滑差速器的作用:当左、右或前、后驱动轮中的某一驱动 轮打滑时,由差速器传来的转矩大部分或全部传给不打滑的 驱动轮,用以推动汽车继续行驶。
) 之间传递动力的实心轴。
10. 半轴的支承型式有( ) Hale Waihona Puke ( 全浮式半轴支承 半浮式半轴支承
) 两种。
二、选择题
1.行星齿轮差速器起作用的时刻为( )。 A.汽车转弯 B.直线行驶 C.A,B情况下都起作用 D.A,B情况下都不起作用。 C 2. 设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壳的转速为n0,左、右两侧半轴齿轮 的转速分别为n1和n2,则有( )。 A.n1+n2=n0 B.n1+ n2=2n0 C.n1+n2=1/2n0 D.n1=n2=n0 B 3. 设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壳所得到转矩为M0,左右两半轴的转 矩分别为M1、M2,则有( )。 A.M1=M2=M0 B.M1=M2=2M0 C.M1=M2=1/2M0 D. M1+M2=2M0 C 4. 全浮半轴承受( )的作用。 A.转矩 B.弯矩 C.反力 D.A,B,C A
一、填空题
1.驱动桥由( ) 、( )、( ) 和( )等组成。 其功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递给驱动 车轮,实现降速以增大转矩。 主减速器 差速器 半轴 驱动桥壳 2. 驱动桥的类型有( ) 驱动桥和( ) 驱动桥两种 断开式 非断开式 3. 齿轮啮合的调整是指( ) 和( ) 的调整。 齿面啮合印迹 齿侧间隙 4. 齿轮啮合的正确印迹应位于( ) ,并占齿面宽度的 ( ) 以上。 齿高的中间偏向于小端 60%
4. 为什么主减速器中的锥齿轮多采用螺旋锥齿轮而 不用直齿锥齿轮? 1)螺旋锥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比直齿齿轮 的齿数少,因此,
①在同样传动比的情况下,采用螺旋锥齿轮的主减速器 的结构就比较紧凑,使汽车的通过性能提高; ②在同样主减速器结构尺寸的情况下,采用螺旋锥齿轮 的主减速器,则可以获得较大传动比,提高其降速增扭 能力
7. 什么是轮边减速器?有何优缺点? 第一级锥齿轮副位于主减速器壳中,第二级传动齿轮副位于驱 动轮的近旁,这种特殊形式的双级主减速器称为轮边减速器。 优点:
1)驱动桥中主减速器的尺寸减小,保证了足够的离地间隙。 2)增大了主减速器的传动比。 3)半轴和差速器中各零部件所承受的转矩减少,使它们的尺寸减小, 结构紧凑,使用寿命延长。
9. 试述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和差速原理。 结构:该差速器由差速器壳、圆锥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 (十字轴)和圆锥半轴齿轮等构成。
l)差速器壳从中间剖分成两部分,剖分面通过十字轴各轴颈的中心 线,每个剖分面上均有相间90度四个座孔,两部分通过螺栓固紧 在一起,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用铆钉或螺栓固定在差速器壳左半 部的凸缘上。 2)十字轴的四个轴颈嵌装在差速器壳的相应的座孔内,十字轴的侧 面铣成平面以便容纳润滑油。 3)四个圆锥行星齿轮分别浮套在十字轴的四个轴颈上,为了保证润 滑,轮齿间钻有油孔,每个行星齿轮均与两个直齿圆锥半轴齿轮 相互啮合,行星齿轮的背面和差速器壳相应位置的内表面均做成 球面,并在二者之间装着软钢的球面垫片,以减少磨损并保证行 星齿轮对正中心,使其与半轴齿轮正确啮合。 4)半轴齿轮的轴颈分别支承在差速器壳相应左右座孔中,并借花键 与半轴相连。为减少齿轮和壳的磨损,在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之 间装着软钢的平垫片。
四、名词解释题
1.断开式驱动桥 驱动桥壳制成分段式的,并通过铰链联接,且两侧车 轮分别独立地通过弹性元件悬挂在车架下面,使得两侧车 轮可以独立地相对车架上、下跳动的驱动桥。 2. 整体式驱动桥 驱动桥壳制成整体式的,且两侧车轮一同通过弹性元 件悬挂在车架下面,使得两侧车轮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不 能有相对运动的驱动桥。 3. 单级主减速器 只有一对传动齿轮副的主减速器,称为单级主减速器。 4. 双级主减速器 具有两对传动齿轮副的主减速器,称为双级主减速器。
差速原理:差速器壳3与行星齿轮轴5连成一体,形成行星架, 因它又与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6固连,故为主动件,设其角 速度为ω0。;半轴齿轮1和2为从动件,其角速度为ω1和 ω2。A、B两点分别为行星齿轮4与两半轴齿轮的啮合点, 行星齿轮的中心点为C,A、B、C点到差速器旋转轴线的距 离均为r。 当行星齿轮只是随同行星架绕差速器旋转轴线公转时,显 然,处在同一半径上的A、B、C三点的圆周速度都相等,其 值为ω0r。于是ω0=ω1=ω2,即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两 半轴角速度等于差速器壳3的角速度。 当行星齿轮除公转外,还绕本身的轴5以角速度自转时,啮 合点A的圆周速度为ω1r=ω0r+ω4r4,啮合点B的圆周速 度为 ω2r=ω0r-ω4r4。 于是 ω1r+ω2r=(ω0r+ω4r4)+(ω0r-ω4r4) 即 ω1+ω2=2ω0 若角速度以每分钟转数表示,则n1+n2=2n0 此即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运动特性方程式。它表明,左 右两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之和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而 与行星齿轮转速无关。因此,在汽车转弯行驶或其他行驶 情况下,都可以借行星齿轮以相应转速自转,使两侧驱动 车轮以不同转速在地面上滚动而无滑动。
2)螺旋锥齿轮传动还具有运转平稳、噪声低等优 点,所以目前主减速器中的锥齿轮多采用螺旋锥齿 轮而不用直齿圆锥齿轮。
5. 准双曲面齿轮主减速器有何优缺点?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优点: 1)传动平稳。 2)轮齿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高。 3)主动锥齿轮可相对于从动锥齿轮向下偏移,在保证一定 离地间隙的情况下,降低了主动齿轮和传动轴的位置,整车 重心下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提高。 缺点:齿面间的相对滑移量大,压力大,油膜易被破坏。 使用注意事项:必须添加具有防刮伤添加剂的齿轮油,以减 少摩擦,提高效率。
6. 什么是双速主减速器?它和双级主减速器有何区别?采用双速 主减速器的目的是什么? 1)具有两挡传动比的主减速器叫做双速主减速器。 2)双级主减速器是由两个齿轮副所组成,进行两次降速,主减 速器的传动比只有一个,而且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双速主减 速器输出的传动比有两个,根据汽车行驶情况,通过驾驶员 操纵来改变主减速器的传动比。 3)采用双速主减速器的目的是提高运输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5. 准双曲面齿轮式主减速器 主减速中的传动齿轮副采用准双曲面齿轮的主减速器。
6. 贯通式主减速器 传动轴把从分动器传来的动力串联式地传给相邻的两个驱 动桥的主减速器。 7. 轮间差速器 装于两驱动轮间的差速器,称为轮间差速器。
8. 轴间差速器 装于两驱动桥间的差速器称为轴间差速器。 9. 全浮式半轴 两端均不承受任何反力和弯矩的半轴。 10. 半浮式半轴 内端不承受任何弯矩,而外端承受全部弯矩的半轴。
10. 试写出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运动特性方程,此运动特 性方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1) 运动特性方程式为: n1+n2=2n0 2)它说明了: (1)左右两侧半轴齿轮(或驱动轮)的转速之和等于差 速器壳转速的两倍。借此两侧驱动轮可以顺利转弯,与地 面做纯滚动。 (2)任何一侧半轴齿轮(或驱动车轮)转速为零时,另 一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为差速器壳转速的2倍。 (3)当差速器壳转速为零时,若某一侧驱动轮向前转动, 则另一侧驱动轮必然向后转动,二者转速的绝对值相等。
五、问答题
1.驱动桥的功用是什么?每个功用主要由驱动桥的哪个部分实 现和承担? 1)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的转矩传给驱动车轮,由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承担。 2)实现降速增扭,由主减速器实现。 3)实现两侧驱动轮的差速运动,由差速器实现。 2. 以EQl090E汽车驱动桥为例,具体指出动力从叉形凸缘输入 一直到驱动车轮为止的传动路线(写出动力传递零件名称)。 减速器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 →行星齿轮→左、右半轴齿轮→左、右半轴→左、右驱 动轮。 3. 主减速器的功用是什么? 1)增大转矩,降低转速。 2)当发动机纵置时,改变转矩的旋转方向。
12. 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对两侧驱动轮的扭矩是如何分配的? 在不考虑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MT的情况下,无论左、 右驱动轮的转速是否相等,差速器总是把扭矩平均分配给 两驱动车轮。 若考虑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MT时,分配给转速较慢的驱动 车轮的转矩大,分配给转速较快的驱动轮转矩较小,二者 差值等于MT。
13. 试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平均分配扭矩特性分析采用此 种差速器的汽车当一侧车轮陷到泥坑里或在冰雪路面上时, 而出现的误车现象。 当汽车的一个驱动车轮接触到泥泞或冰雪路面时,即使另 一车轮是在好路面上,往往汽车仍不能前进,此时在泥泞 路面上的车轮原地滑转,雨在好路面上车轮静止不动。这 是因为,在泥泞路面上车轮与路面之间附着力很小,路面 只能对半轴作用很小的反作用转矩,虽然另一车轮与好路 面间的附着力较大,但因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平均分配转 矩的特点,使这一侧车轮分配到的转矩只能与传到滑转的 驱动轮上的很小的转矩相等,以致总的牵引力不足以克服 行驶阻力,汽车便不能前进。
11. 试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运动特性方程来分析采用 此种差速器的汽车行驶中出现的下列现象: 1) 当用中央制动器制动时,出现的汽车跑偏现象。 2)—侧驱动轮附着于好路面上不动,另—侧驱动轮悬空 或陷到泥坑而飞速旋转的现象。 1)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运动特性方程为n1+n2=2n0,其 中n1,n2为左、右两半轴转速;n0为差速器壳(即传动轴) 的转速。从此式可以看出:当n0=0时,则n1=-n2。当汽 车用中央制动器制动时,则传动轴的转速等于零,即n0=0。 由运动特性方程知n1=-n2,即此时两侧驱动轮的转速相等, 但方向相反,使汽车出现原地旋转的趋势,但由于车轮与 地面间的摩擦阻力及车轮制动器的作用,使其没有原地旋 转,而出现汽车跑偏的现象。 2)由运动特性方程n1+n2=2n0知,当n1=0时,则n2=2n0, 所以在汽车行驶中,—侧驱动轮的转速为零时,则另一侧 驱动轮的转速为差速器壳转速的2倍,所以这一侧驱动轮 飞速旋转。
相关主题